工程名称 | 大桥 | 编 号 | HWDQ-2 | |||||
工程部位 | 明挖基础、承台 | 开工时间 | 银行联动门 2005.11.05 | |||||
技术交底内容及要求: 一、明挖基础基坑开挖 根据施工图纸设计:红燕大桥0#台,1#墩及潜南干渠大桥的0#台及12#台基础为明挖基础。 1、明挖基础的地质情况: (1)红燕大桥0#台及1#墩基础位置岩层仅覆盖层粘土仅有1m左右的硬塑粘土,土层的基本承载力[σ]=250Kpa,土层的直立性比较好,可以不放坡(即为直挖),粘土层以下为红砂岩的强风化层,基础必须进入弱风化层,基本承载力[σ]=600 Kpa。 2、基础开挖:石方开挖以松动爆破为主,具体要求见爆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二、承台基坑开挖 大桥承台均属低桩承台,均埋在原地面以下,要求开挖: 1、基坑开挖时边坡放坡为1:0.5。 2、基坑开挖断面较承台周边大0.6m,作为工作面。 3、沿基坑底坡脚处挖不小于0.2m的排水沟,在基坑一角挖一积水井以利排水。 | ||||||||
交底人 /时间 | 审核人 /时间 | 接收人 /理疗环时间 | ||||||
工程名称 | 大桥 | 编 号 | HWDQ-2 | |||||
工程部位 | 明挖基础、承台 | 开工时间 | 2005.11.05 | |||||
技术交底内容及要求: 三、承台浇注砼模板支撑 (一)、承台底面铺10cm碎石垫层夯实整平,碎石垫层顶面标高为承台底面标高。 (二)、模板支撑 电梯井口门2、钢模长度为150cm时,见支撑示意图四,立模采用Φ48×3.5的钢管。 3、立模外的水平支撑,用Φ48×3.5的钢管或10×10cm的方木。 4、每排立柱水平撑交接处均设斜撑或对撑,其材料原则上用方木(10×10cm)支撑长度小于2m的可用Φ48×3.5的钢管。支撑在边坡上的支承点应采用木板垫起以扩大承压面积。 5、在基底上1.0m处加设拉杆,拉杆直径用φ12的圆钢,水平面拉杆间距1.0m。 6、外支撑必须支撑牢固,在砼浇注过程中不能松动。 7、浇注砼时,必须有专人值班,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是否松动、变形,若有问题立即采取措施处理,确保模板位置正确。 | ||||||||
交底人 /时间 | 审核人 /时间 | 接收人 /时间 | ||||||
工程名称 | 大桥 | 编 号 | HWDQ-3 | |||||
工程部位 | 墩台身(包括垫梁石) | 开工时间 | 2006.03.25 | |||||
技术交底内容及要求: 1、模板安装 我管段的大桥有圆端形和矩形两种桥墩,根据施工要求圆端形和矩形桥墩各制作一套专用组合钢模。 在模板安装时,在墩身周围应先搭设双排脚手支撑,作为钢模安装人员的施工操作平台。 钢模安装采用不小于16T的吊机起吊就位,安装人员对位进行安装。钢模采用Φ22的螺栓连接,螺栓必须拧牢固。 模板安装应根据墩位中心线定位,其中心线偏差±5mm,表面平整度3mm,两相邻板面高低差1mm。 2、台身模板安装 大桥台身是矩形空心桥台,根据桥台的钢筋布置情况分四次浇灌:第一次浇注从基础顶至桥台台帽底,即台帽钢筋下;待台帽钢筋绑扎完成,浇注第二次C35台帽砼;第三次浇注至道碴板以下C30台身砼;第四次浇注道碴板。由上述模板的高度,当台身高度为8.5m时,4.44m为第一次浇注高度,台帽砼为第二次浇注高度,3.04m为第三次浇注台身高度,第四次浇注道碴板。 | ||||||||
交底人 /时间 | 审核人 /时间 | 接收人 /时间 | ||||||
工程名称 | 大桥 | 完美分割编 号 | HWDQ-3 | |||||
工程部位 | 墩台身(包括垫梁石) | 海洋工程船开工时间 | 2006.03.25 | |||||
技术交底内容及要求: 台身外模采用定型大块模板,内模可以采用15×0.3的组合钢模,内模支撑,当组合钢模水平支撑时,贴钢模应该用竖肋,若用Φ48钢管时,两根为一组,用方木时应为8×10c,竖肋外为水平肋,也是两根一组,其竖向及水平肋的间距不能大于50cm,内模支撑打对称与水平肋上,竖向间距与水平间距各为50cm。内模平整度不大于3mm。 3、模板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模板内积水、杂物清理干净。 (四)、钢筋绑扎 1、钢筋进场的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及出示检验报告。 2、钢筋进场必须按批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冷弯)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3、钢筋末端:光面钢筋应作180°弯钩,带肋钢筋弯钩为直角。 4、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采用焊接接头时,应按批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其焊接接头每200个接头为一批,不足200个按一批计进行焊接抽检试验。 | ||||||||
交底人 /时间 | 审核人 /时间 | 接收人 /时间 | ||||||
本文发布于:2023-06-27 22:32: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554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