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电液自由锻锤
使
用
说
明
目 录
1.电液锤的组成
4.气路系统
5强电井.电气控制系统
6.1T锤的主要性能参数
7.试车
8.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9.可能的故障及处理
10.易损件明细表
11.附图
1T电液锤使用说明书
一.电液锤的组成
1T电液锤由基础,砧座部份、锤身、动力驱动系统、液压系统、气路系统、电气控制系统
、冷却及过滤系统所组成。其中基础,锤身,砧座部份的使用与维修见C13-1型蒸汽锤说明书的相关章节。
二.驱动系统的主要结构及动作原理
电液驱动头的基本结构参见“电液驱动头装配示意图”,其主要组成部份是连缸梁、组合阀、蓄能器、主缸、二级阀、保险阀、副气罐、下封堵及锤杆锤头组件。 连缸梁内部装有主缸衬,其下部有两个孔,分别与二级阀和保险阀相通,二级阀另一端接组合阀下部,保险缸接蓄能器气路,连缸梁内部空腔起油箱的作用。
主缸内的锤杆活塞将下部的油液与上部的氮气分隔开,锤杆下部靠下封堵密封,端头通过连接套与锤头连接,上部氮气与副气罐相通。
组合阀是特殊设计的随动阀,它的作用是用小的操纵力,使大通径的滑阀得到准确的动作,滑阀有中位、回程、打击三个工作位置。从液压系统来的高压油液经管路到达组合阀与蓄能器,手动操纵组合阀,控制二级阀的状态即可实现锤的回程、任意位停锤、压住工件与打击。具体动作为:控制组合阀使二级阀关闭,让高压油作用在主缸活塞下部,则锤
头上升(回程);控制组合阀使二级阀关闭,同时使组合阀控制阀芯处于中位,则锤头可停于行程范围内的任意位置;控制组合阀使二级阀开启,让作用在主缸活塞下部的高压油卸荷并快速放出,则锤头下降(打击);
特别说明:只要二级阀一开启,则锤头将快速下行,锤头的其它动作都是在二级阀开闭的情况下进行的。组合阀控制阀芯处于中位时,锤头可停于行程范围内的任意位置;阀芯从中位进入1mm,锤头开始下滑,进入越多锤头下滑速度越快,当进入2.5mm以上时就可发生打击,进入3—4mm就可满足打击要求,最多可进入5mm;阀芯从中位向外拉出1mm时,锤头开始回程,开口越大回程速度越快,回程时最多可拉出12mm,但一般操作到所要求的回程速度即可。
注意:在调整锤头位置时,特别是在使锤头低速下行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好阀芯移动距离,宁少勿多,宁慢勿快,否则容易发生意外打击。
三.液压系统与循环冷却系统
液压系统的组成有油箱,电机,高压齿轮泵,阀体,单向阀,电磁溢流阀,滤油器及相应管路、仪表等。电机与齿轮泵的使用与维护见相应随机说明书。液压系统原理图见附图。
液压系统额定工作压力为10-11Mpa,由蓄能器气压决定。
液压系统最高工作压力为12Mpa,由电磁溢流阀调定。
液压系统工作用油液为N46液压油。液压油温度应控制在30℃-50℃之间。
本系统液压元件配置如下表:
名称 | 型号 | 数量 | 备注 |
电机 | Y—180L—4 | 2 | 22KW |
齿轮泵 | CBF-E71 | 促进剂ns2 | 逆时针 |
单向阀 | DF-B32K1 | 2 | |
电磁溢流阀 | Y2E1I2-Hb32B | 2 | |
吸油口滤油器 | WU-250F*80-J | 2 | |
磁性回油滤油器 | GP-A500*40Q2S | 1 | |
全自动文具盒 | | | |
循环冷却系统由循环油泵、水泵、冷却塔、冷却器、回油磁性滤油器及相应管路所组成。
循环油泵电机功率为5.5KW;水泵电机为单相0.75KW;冷却塔电机为1.1KW。循环油泵、水泵、冷却塔的使用与维护见相应随机说明书。
循环冷却系统主要完成对系统油液的精过滤及对油液的冷却工作,当循环冷却系统的磁性回油滤油器堵塞时,其发讯器将发出信号,此时应即时关闭循环油泵并清洗或更换磁性回油滤油器滤芯。通过对系统管路中的三个截止阀的状态的相应调整,可实现对油箱的充油与抽油工作。
四.气路系统
气路系统由蓄能器,外接气瓶,四通阀,气源气瓶及汇气管所组成。
蓄能器内部为光缸筒,筒中有活塞将上腔的高压氮气与下腔的高压油液隔开,蓄能器顶部有行程开关(霍尔开关),其作用是自动控制电磁溢流阀在蓄能器油满时通电卸荷,未满时断电加压。实验室用实验台
三角形算法>悬挂式指示牌
外接气瓶的数量愈多,容积愈大,则蓄能器的压力波动愈小,系统的工作愈稳定,一般为3个。
四通阀是气路的总开关,它的上面有四个截止阀,分别与气源气瓶、外部空气、蓄能器(汇气管)及主缸相通。通过控制不同截止阀的开闭,可实现对蓄能器的充气与放气,对主缸的充气与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