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总练习题及答案

阅读: 评论:0

建筑材料总练习题
第一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一、是非题:(正确者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软化系数越大的材料,其耐水性能越差。(  )
2、吸水率小的材料,其孔隙率一定小。(  )
3、材料受潮或冰冻后,其导热系数都降低。(  )座便盖
4、具有粗大孔隙的材料,其吸水率较大;具有细微且连通孔隙的材料,其吸水率较小。(  )
5、材料的孔隙率越大,其抗冻性越差。()
6、材料的抗冻性仅与材料的孔隙率有关,与孔隙中的水饱和程度无关。()
7、相同种类的材料,其孔隙率越大,强度越低。()
8、在材料抗压试验时,小试件较大试件的试验结果偏大。()
9、材料进行强度试验时,加荷速度快者较加荷速度慢者的试验结果值偏大。(  )
10、把某种有孔的材料,置于不同湿度的环境中,分别测得其密度,其中以干燥条件下的密度最小。()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
1、当材料的润湿边角θ为( a )时,称为憎水性材料。
a、>90° b、≤90° c、0°
2、当材料的软化系数为( a )时,可以认为是耐水材料。
a、>0.85 b、<0.85 c、=0.75
3、颗粒材料的密度为ρ,视密度为ρ′,松散容重为ρ 0′,则存在下列关系(c)。
a、ρ>ρ 0′>ρ′ b、ρ′>ρ>ρ 0′ c、ρ>ρ′>ρ 0′
4、含水率为5%的砂220g,其干燥后的重量是(  )g。
a、209 b、209.52 c、210
5、材质相同的A、B两种材料,已知容重γA>γB,则A材料的保温效果比B材料(b)。
a、好 b、差 c、差不多
三、填充题
1、材料的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材料的容重(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材料的吸水性大小用(吸水率)表示,吸湿性大小用(含水率)表示。
3、材料的耐水性是指材料在长期( )作用下,(强度)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4、材料的耐水性可以用(软化 )系数表示,其值=(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
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该值越大,表示材料的耐水性(越好 )。
5、同种材料的孔隙率越( ),其强度越高。当材料的孔隙一定时,(闭口孔 )孔隙越多,材料的保温性能越好。
6、影响材料强度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有(试件尺寸大小 )、(试件受压面平整度 )、(试件高厚比 )和(试验时加荷速度)等。
四、名词解释
1、密度 2、容重(表观密度) 3、松散容重 4、视密度 5、孔隙率 6、空隙率 7、亲水性 8、憎水性 9、吸水性 10、吸水率 11、含水率 12、耐水性 13、软化系数14、抗渗性15、抗冻性 16、弹性 17、塑性 18、脆性 19、韧性 20、导热系数 
五、计算题:
1、某材料的密度为2.60g/cm3,干燥表观密度cm3为1600kg/m3 ,现将重954g的该材料浸入水中,吸水饱和时的重为1086g。求该材料的孔隙率、重量吸水率、开口孔隙率和闭口孔隙率。
解:P=(1-ρ0/ρ)×100%=(1-1600/2600) ×100%=38.5%,
Wm=(m1-m)/m×100%=(1086-954)/954×100%=13.84%
ρ0=m/V0,得1.6=954/V0, V0=954/1.6=596.25(cm3),
由Vk=(1086-954)/1.0=132(cm3)
得Pk=Vk/V0×100%=132/596.25×100%=22.14%,
  Pb=P-Pk=38.5%-22.14%=16.36%.
2、碎石的密度为2.65g/cm3,松散堆积密度为1.68Kg/L,视密度为2.61g/cm3,求该碎石的空隙率和孔隙率。
解:P=V/    V=(1-ρ潜流湿地堆/ρ表)×100%=(1-1680/2610)×100%=35.6%,
智能定位
P=V/    V=(1-ρ/ρ×100%=(1-2610/2650)×100%=1.5%。
对于密实的碎石,由于开口孔很少,这里就忽略不计了。
3、普通粘土砖进行抗压试验,干燥状态时的破坏荷载为207KN,饱水时的破坏荷载为172.5KN。若受压面积F=11.5cm×12cm ,问此砖能否在常与水接触的部位使用?
解:因为Kr=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强度/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强度=(172.5/(11.5cm×12cm)/(207/(11.5cm×12cm)=172.5/207=0.83<0.85,
所以该砖不能用于常与水接触的部位
4、一质量为4.10kg、体积为10.0L的容积筒,内部装满最大粒径为20mm的绝干碎石,称得总质量为19.81kg。向上述装石子的容量筒内注水,待石子吸水饱和后再注满水,称得此时的总质量为23.91kg。将此吸水饱和的石子用湿布擦干表面,称得石子的质量为16.02kg。求该碎石的堆积密度、质量吸水率、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和空隙率?
六、问答题
1、何谓视密度,它与材料的密度的区别是什么?
2、何谓材料的孔隙率?它与密实度有什么关系?二者各如何计算?
3、材料的吸水性、吸湿性、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的含意是什么?各用什么指标表示?
4、什么是材料的强度,强度等级(标号)、和比强度?
第三章 气硬性胶凝材料
一、是非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水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水中硬化。()
2、建筑石膏最突出的技术性质是凝硬化快,且在硬化时体积略有膨胀。()
3、石灰“陈伏”是为了降低熟化时的放热量。()
4、石灰硬化时收缩值大,一般不宜单独使用。()
5、水玻璃的模数n值越大,则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
1、石灰硬化的理想环境条件是在( C )中进行。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a、水 b、潮湿环境 c、空气
2、石灰硬化过程中,体积发生( C )。
a、微小收缩 b、膨胀 c、较大收缩
3、水玻璃中常掺用的促硬剂是( C )。
a、NaF b、Na2S0 4 c、Na2SiF6
三、填充题
1、石灰熟化时放出大量( ),体积发生显著(膨胀);石灰硬化时体积产生明显(收缩 )。
2、建筑石膏凝结硬化速度(),硬化时体积(微膨胀),硬化后孔隙率(),容重(),强度(),保温性(),吸声性能(好)。
四、名词解释
1、胶凝材料 2、气硬性胶凝材料 3、水硬性胶凝材料 4、建筑石膏 5、生石灰
6、消石灰 7、欠火石灰 8、过火石灰 9、石灰陈伏 10、水玻璃模数
五、简答题
1、既然石灰不耐水,为什么由它配制的灰土或三合土却可以用于基础的垫层、道路的基层等潮湿部位?
答:石灰土或三合土是由消石灰粉和粘土等按比例配制而成的。加适量的水充分拌合后,经碾压或夯实,在潮湿环境中石灰与粘土表面的活性氧化硅或氧化铝反应,生成具有水硬性的水化硅酸钙或水化铝酸钙,所以灰土或三合土的强度和耐水性会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适于在潮湿环境中使用。再者,由于石灰的可塑性好,与粘土等拌合后经压实或夯实,使灰土或三合土的密实度大大提高,降低了孔隙率,使水的侵入大为减少。因此灰土或三合土可以用于基础的垫层、道路的基层等潮湿部位。
2、建筑石膏及其制品为什么适用于室内,而不适用于室外使用?
解:建筑石膏及其制品适用于室内装修,主要是由于建筑石膏及其制品在凝结硬化后具有以下的优良性质:(1)  石膏表面光滑饱满,颜洁白,质地细腻,具有良好的装饰性。加入颜料后,可具有各种彩。建筑石膏在凝结硬化时产生微膨胀,故其制品的表面较为光滑饱满,棱角清晰完整,形状、尺寸准确、细致,装饰性好;(2)  硬化后的建筑石膏中存在大量的微孔,故其保温性、吸声性好。(3)硬化后石膏的主要成分是二水石膏,当受到高温作用时或遇火后会脱出21%左右的结晶水,并能在表面蒸发形成水蒸气幕,可有效地阻止火势的蔓延,具有一定的防火性。(4)建筑石膏制品还具有较高的热容量和一定的吸湿性,故可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改变室内的小气候。
在室外使用建筑石膏制品时,必然要受到雨水冰冻等的作用,而建筑石膏制品的耐水性差,且其吸水率高,抗渗性差、 抗冻性差, 所以不适用于室外使用.
第四章 水泥
一、是非题(在正确的题后括号内打“+”,不正确的打“-”)
1、硅酸盐水泥中C2S的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高,而C3S正好相反。(  )
2、硅酸盐水泥中含有CaO、MgO和过多的石膏都会造成水泥的体积性不良。(  )
冰鲜台3、用沸煮法可以全面检验硅酸盐水泥的体积性是否良好。(  )
4、硅酸盐水泥的细度越细越好。(  )
5、抗渗性要求高的混凝土工程,不能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  )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
1、在硅酸盐水泥中掺入适量的石膏,其目的是对水泥起(  )作用。
a、促凝 b、缓疑 c、提高产量
2、引起硅酸盐水泥体积性不良的原因之一是水泥熟料(  )含量过多。
a、CaO b、游离CaO c、Ca(OH)2
3、硅酸盐水泥水化时,放热量最大且放热速度最快的是(  )矿物。
a、C3S b、C3A c、C2S d、C4AF
4、硅酸盐水泥熟料中,(  )矿物含量最多。
a、C4AF b、C2S c、C3A d、C3S
5、用沸煮法检验水泥体积性,只能检查出(  )的影响。
  a、游离CaO b、游离MgO c、石膏
手动调速永磁耦合器
6、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  )。
a、硅酸盐水泥 b、矿渣水泥 c、普通水泥
7、对干燥环境中的工程,应优先选用(  )。
  a、火山灰水泥 b、矿渣水泥 c、普通水泥
8、对硅酸盐水泥强度贡献最大的矿物是(  )
  a、C3A b、C3S  c、C4AF d、C2S
三、填充题
1、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水化产物是( )、( )、( )、    和( )。
2、生产硅酸盐水泥时,必须掺入适量的石膏,其目的是( ),当石膏掺量过多时会导致( )。
3、引起硅酸盐水泥体积性不良的是( )、( )和( )。
4、引起硅酸盐水泥腐蚀的内因是( )和( )。
5、矿渣水泥与硅酸盐水泥相比,其早期强度( ),后期强度( ), 水化热( ),抗蚀性( ),抗冻性( )。
6、矿渣水泥比硅酸盐水泥的抗蚀性( ),其原因是矿渣水泥水化产物中含量少。
7、活性混合材料中均含有( )和( )成分。它们能和水泥水化产生的( )作用,生成( )和( )。

本文发布于:2023-06-27 03:26: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545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材料   水泥   石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