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人工湿地的定义 (1)
荧光寿命测试2 人工湿地的分类及结构 (1)
2.2按湿地功能定位和用途 (2)
2.2.2 生境支持型人工湿地 (3)can总线电路
2.2.3 景观游憩型人工湿地 (3)
2.2.4 雨洪调蓄型人工湿地 (4)
2.3按水的流动状态 (4)带风扇的安全帽
2.3.1 表面流湿地 (4)
2.3.2 水平潜流湿地 (5)
2.3.3 垂直潜流湿地 (6)
人工湿地的分类及结构
1人工湿地的定义
湿地是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早、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作用。《湿地公约》将其定义为: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水域。 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两类湿地。美国湿地专家博士Hammer等将人工湿地定义为:“一个为了人类利用和利益,通过模拟自然湿地,人为设计与建造的由饱和基质、挺水与沉水植被、动物和水体组成的复合体”。具体地,人工湿地就是通过模拟天然湿地的结构与功能,选择适宜的地理位置、地形,根据人们的需要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的湿地。因此,人工湿地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人工湿地是指人类为满足生产、生活、防灾、污水处理等目的人工修的湿地(如塘坝、鱼塘、水景、稻田、水库、潜流湿地等)。它以人类利益为主要目标,以社会服务为主要功能,不仅可以用于污水处理,还可以用于营造景观、恢复自然湿地等,因此可称为“功能性人工湿地”。其中,主要用于实现水质改善功能的人工湿地,可以称为水净化人工湿地。它可以分为水生植物系统(包括浮水植物系统、沉水植物系统、挺水植物系统)和湿生(耐湿)植物系统。
本文所指的人工湿地是狭义的人工湿地,即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人工建造的、可控制的和人工化的湿地系统,其设计和建造是通过对湿地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优化组合来进行污水处理。人工湿地对水的净化是填料、植物和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
2 人工湿地的分类及结构
2.1 按湿地植物种类
保健椅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人工湿地可分为不同种类。如按湿地植物种类可分为
挺水植物人工湿地系统、浮生植物人工湿地系统和沉水植物人工湿地系统。
图2-1 按湿地植物种类分
2.2 按湿地功能定位和用途
流氓猫
若按湿地的功能定位和用途,人工湿地又可分为水质处理型湿地、生境支持型湿地、景观游憩型湿地及雨洪调蓄型几种类型。
2.2.1 水质处理型人工湿地
水质处理型人工湿地是适用于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农田退水和地表径流等的人工湿地。该类型小微湿地选取特殊的填料作为基质,并采用针对性的结构设计,为水质处理型植物及微生物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从而使其可以极大地发挥湿地的生物净化能力,使水中的有机物、氮、磷、重金属和一些有毒有害物质沉淀、降解或进入生物循环链,实现污水的低成本生态处理。
图2-2 水质处理型人工湿地
2.2.2 生境支持型人工湿地
因湿地处于水陆系统的过渡地带,湿地中动植物的性质、结构兼有两种系统的部分特征,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生境支持型人工湿地的营造主要通过对湿地中水源、地形、土壤、动植物因子的设计,以期为当地的动植物提供适宜的生境。生境支持型小微湿地适用于人为活动较少,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的区域。耳机绕线器
图2-3 生境支持型人工湿地
2.2.3 景观游憩型人工湿地
景观游憩型人工湿地的建设侧重于为当地居民提供游玩嬉戏的场所,适用于人口较为集中、景观需求较高的区域。景观游憩型小微湿地在实现生境支持、水质净化、雨洪调蓄等湿地功能的同时融合人文景观,具有生态、科学、教育以及历史文化等多重价值。
图2-4 景观游憩型人工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