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放大电路设计报告

阅读: 评论:0

音频放大电路设计报告
客户端开发设计目的
运用集成运算放大器和集成功率放大器,设计一个具有高保真的小型音箱音频放大电路。
总体设计框图
图1
mppt算法设计电路图
图2
电路原理
一、稳压电源
                                      图3
核桃剥壳机
如图3所示电源电路包含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三部分,主要采用7815三端集成稳压器。,220V交流电经变压器降压后,通过由D1、D2、D3和D4构成的全桥整流,采用双电源输出,经三端稳压器7815稳压。
图中,C1和C2 、C3和C4起旁路高频干扰信号作用,C5和C6则是改善负载瞬态响应,二极管D5和D6则是利用其限幅功能保护稳压器,防止输入短路时损坏稳压器。仿真测试可得一组正负15V稳压电源。
二、前置放大电路
                                      图4
前置放大电级主要完成小信号的电压放大任务。由于从信号源输出的信号非常微弱,仅5—230mV,一般在音调控制器前面加一个前置放大器,只有经过放大后,这种信号才能激励功率放大器,以实现对音频信号的放大。
电路如图4所示,电路采用LF353比例运算放大电路对微弱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在输人端
加载电压信号后,C7、R4组成低通滤波器,减少杂波干扰,降低输入电阻,匹配阻抗的作用。
水情监测    对于前置放大的设计,第一级、第二级的前置增益预置为15倍
旋转喷嘴音量控制电路是通过调节电位器来实现的,其与运放组成电压并联负反馈。电位器RV1置于最左端时对信号衰减最低,反之对信号衰减最大。
三、功率放大电路
图5
如图5所示。为了克服交越失真,由R7、R8和二极管D7、D8共同组成两对复合管偏置电路,使输出级工作于甲乙类状态。R7与R8的阻值要根据输出级输出信号的幅度和前级运算放大器的最大允许输出电流来考虑。同时应保持电路的对称性。
其中由晶体管Q1、Q2、Q3、Q4组成的复合管为功率输出级。三极管Q1,Q2都是NPN管,仍组成NPN管,Q3,Q4为不同类型的晶体管,所组成的复合管的种类由第一只管子决定,即为PNP管。由运算放大器组成反相放大器。最终形成由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典型的OCL功率放大器。
仿真结果:激光熔覆工艺
                            图6 仿真测试
      如图6所示在加上正弦信号之后电路的输出波形除了波幅明显变大,并有一定延时,基本达到了无失真放大输出的目的。
问题分析
由于不熟练如何通过protues对电路进仿真测试,所以电路在信号、功率放大方面可能还存在某些纰漏,最大不足在于无法模拟在有干扰的环境下电路的工作的情况从而直观的查看电路去噪滤波的性能。

本文发布于:2023-06-25 10:09: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523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电路   信号   放大   输出   组成   运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