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原因 | 解决方法 |
树脂从 模具接缝处 流出 导致注塑品 外观变化 | 1. | 注塑压力高 | 2. | 形体力不足 | 光端机箱3. | 树脂投入量太多. | 4. | | 5. | 模具之间有异物 | 6. | 注塑时树脂粘度低 | | |
| 1. | 降低注塑压力 | 2. | 提高形体力 | 3. | 减少投入量 | 4. | 调低汽缸温度 | 5. | 清洗模具 | 6. | 更换MI低的产品 | | |
|
注塑品表面 收缩形成 凹凸型 | 1. | 注塑压力低 | 2. | 注塑压力维持时间短 | 3. | 注塑速度慢 | 4. | 树脂温度高 | 5. | 模具开启太快 | 6. | 模具温度高或不均匀 | | |
| 1. | 提高注塑压力 | 2. | 延长第二次注塑时间 | 3. | 加快注塑速度 | 4. | 调低汽缸温度 | 5. | 延长冷却时间 | 6. | 调低模具温度或检查油路 | | |
|
内部 产生气泡 | 1. | 注塑压力低 | 2. | 树脂温度低 流动性不良 | 3. | 树脂温度高 产生气体? | 4. | 排气不良 | 5. | 模具温度低 | 6. | 材料中有水分 或挥发成份? | | |
| 1. | 提高注塑压力 | 2. | 调高汽缸温度 ? | 3. | 调低汽缸温度 ? | 4. | 修理模具 | 5. | 调高模具温度 | 6. | 充分将树脂 预先干燥 | | |
|
注塑品上有 树脂流动痕迹 | 1. | 树脂流动性不良 | 2. | 注塑速度慢 | 3. | 喷嘴太小 | 4. | 第2次注塑压力不足 | 5. | 模具温度低 | 6. | 树脂流动不良 | | |
| 1. | 调高汽缸温度 | 2. | 加快注塑速度 | 3. | 扩大喷嘴 | 4. | 调高第2次注塑压力 | 5. | 调高模具温度 | 6. | 更换MI高的树脂 | | |
|
龟裂现象 (内部应力或喷射器不均匀,外部应力集中) | 1. | 注塑压力高 | 2. | 树脂温度低 流动性不良? | 3. | 树脂投入量过多 | 4. | 离型不良 | 5. | 离型时中心为真空状态 | 6. | 树脂被污染 | | |
| 1. | 调低注塑压力 | 2. | 调高汽缸温度 ? | 3. | 减少计量 | 4. | 加入离型剂 | 5. | 检查通风情况 | 6. | 调低再生产品使用比例 | | |
|
注塑品 未从模具中 脱落 | 1. | 注塑压力高 | 2. | 树脂温度高 流动性大 | 3. | 第2次注塑压力大 | 4. | 材料投入过多 | 5. | 冷却不够,注塑品粘在模具上 | | |
| 1. | 调低注塑压力 | 2. | 调低汽缸温度 ? | 3. | 调低次注塑压力 | 4. | 减少计量 | 5. | 降低模具温度 或延长冷却时间? | | |
|
注塑品上有 银白条纹 | 1. | 注塑容量和注塑性能差 | 2. | 过热引起树脂分解 | 3. | 模具温度低 | 4. | 铸口位置不良 | 5. | 模具表面残有水分、油污 和润滑剂? | 6. | 树脂中有水分 或挥发成份? | | |
| 1. | 更换注塑机器 | 2. | 调低汽缸温度 | 3. | 调高模具温度 | 4. | 检查铸口设计 | 5. | 清洗模具 ? | 6. | 充分将树脂 预先干燥? | | |
|
树脂不能 完全进入 模具的空穴中 | 1. | 注塑容量和注塑性能差 | 2. | 树脂供给量不足 | 3. | 树脂温度低 流动性差? | 4. | 喷嘴阻力大,导致压力损耗大 | 5. | 铸口不均衡 ? | 6. | 排气不良 线圈盘 | | |
| 1. | 更换注塑机器 | 2. | 调高计量 | 3. | 调高汽缸温度 ? | 4. | 检查喷嘴大小 | 5. | 铸口扩大的面积 调整均衡? | 6. | 设置AIR VENT | | |
|
注塑品表面 没有树脂 原有的光泽 | 1. | 树脂熔融不均,导致出现部分过热现象 | 2. | 因过热引起树脂分解 | 3. | 树脂流动性差 | 4. | 模具温度低 | 5. | 离型剂过多使用 | | |
| 1. | 检查汽缸加热机接头 ? | 2. | 调低汽缸温度 | 3. | 调高汽缸温度 | 4. | 调高模具温度 | 5. | 减少离型剂的使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