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剪力墙的分类及性能研究

阅读: 评论:0

钢板剪力墙的分类及性能研究
作者:邱腾蛟 曾志成 王红娜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2
        要:对不同形式的钢板剪力墙,即非加劲钢板墙、加劲钢板墙、开竖缝钢板墙、组合钢板墙及低屈服点钢板墙的构造特点及工作性能分别加以说明,并介绍它们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概括了加劲和非加劲钢板墙在单向静力荷载和往复荷载下的受力特性及国外相关的设计理论和规范。
        关键词: 钢板剪力墙 滞回曲线 拉力带 防屈曲钢板墙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mppt算法高层建筑是近现代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的产物。由于高层建筑需要有较大的侧向刚度,因此设计中,抗侧力结构的设计是关键。基本的抗侧力结构体系有以下三种:梁柱刚接的纯框架结构、框架)支撑结构和框架)剪力墙(或框架-筒体)结构。其中, 梁柱刚接的纯框架完全依赖梁柱节点的刚性连接来抵抗水平力(风、地震作用),当结构超过20层以后,需要非常大的梁柱截面控制结构侧移,经济性很差。
测向天线        结构达到40层时,android退出应用支撑框架被证明是有效的抗侧力体系,但缺点是支撑在往复荷载作用下易发生屈曲。要避免上述现象,支撑必须做得相当强壮,不仅导致较大的地震作用,自动排焊机而且导致结构在某个方向的侧移刚度不便自由调整。
        在目前超高层结构设计中流行的框剪及筒中筒体系自身就存在着缺陷,即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或核芯筒与钢框架的延性及刚度严重不匹配。强震作用下,由于作为第1道抗震防线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或核心筒承担了85%的水平地震力,很快因开裂、压碎而导致刚度及延性急剧退化,不利于后期地震能量的消耗。
        1 钢板墙的构成与优点
        钢板墙结构单元由内嵌钢板及边缘构件(梁、柱)组成,其内嵌钢板与框架的连接由鱼尾板过渡防洪板,即预先将鱼尾板与框架焊接,内嵌钢板再与鱼尾板焊接(双面角焊)或栓接。当内嵌钢板沿结构某跨连续布置时,即形成钢板墙体系。钢板墙的整体受力特性类似于底端固接的竖向悬臂板梁:竖向边缘构件相当于翼缘,内嵌钢板相当于腹板;水平边缘构件则可近似等效为横向加劲肋。
异形

本文发布于:2023-06-24 17:36: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514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钢板   结构   框架   加劲   剪力墙   荷载   作用   体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