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标准
GB/T24503-2009矿用圆环链驱动链轮国家标准。
(一) 、拆卸
1造纸废水处理工艺、 对检修链轮进行外观清洗,拧掉螺塞放油后将链轮组件放置在工位架子上。 2、 拧去两边端盖上的紧固螺栓。
3、 拆掉挡盖及护盖,用专用工具将两边套筒及轴承拆卸。
4、 拆卸链轮体
4.1、用压力机将链轮体压出。
4.2、拆卸螺钉,将轴键取出。
5、 将套及链轮的密封圈,浮封环组件分别进行拆卸。
1、 检查各挡盖,端盖完好情况,检查螺孔是否有损伤,如果有损伤进行维修或者更换。
2、 对各件密封部位,浮封环组件安装部位进行检查,发现损坏,进行维修。。
3、 通过超声波探伤仪检查链轮轴是否有损伤或弯曲,有损伤进行修复,如果损伤严重更换。
3.1、轻微磨损:允许喷、刷镀,但厚度不得大于0.3mm。
3.2、链轮组件轴磨损严重:经技术负责人现场检查测量批准,可小面积堆焊。堆焊后,应退火消除焊接应力,再切削加工至配合尺寸。 4、 链轮体检查修复后的要求。
4.1、链轮的维修应符合下列要求。
4.2、链轮用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下表要求。
4.3、链轮硬度应达到HB260-300,链窝和齿形表面硬度应达到HRC50〜HRC55。
链轮用材料机械性能 | 抗拉强度%(≥/mm2) | 延伸率% | 冲击值[(≥•m)/cm2] |
小于或等于18×64 | 验证码自动输入≥610 | ≥39p612 | ≥50 |
22×86~26×92 | ≥1000 | ≥9 | ≥50 |
大于或等于30×108 | ≥1000 | ≥12 | ≥50 |
| | | |
尺寸小于或等于18×64圆环链用链轮硬度层深度不低于3mm,尺寸范围
22×86到26×92之间的圆环链用链轮硬度层深度不低于5mm,尺寸大于或等于聚乙烯醇树脂30×108圆环链用链轮硬度层深度不低于8mm。
4.4、链轮如按垂直轴线平分成两半制造,然后焊接合成时,两半链轮组合的整体链轮不应有影响啮合运转的偏移。所有焊缝应平整,不应出现裂纹或其他缺陷。
4.5、链窝平环底面不平度应不大于1mm。
4.6、铸造链轮表面应无明显的砂眼、缩孔、夹渣、气泡、裂纹等铸造缺陷,锻造链轮表面
应无明显的裂纹。
4.7、链轮磨损进行检查,用链窝规进行检查,发现磨损超过3mm,对其进行补焊后修复打磨,并用链窝规检查是否合格
4.8、补焊根据材质要求选取相应焊材进行焊接,链轮体的材质为42CrMo,选用GHS-70直径1.2mm焊丝,焊接前对链轮体加热240-280摄氏度,减少焊件与熔池的温差,减少组织的淬硬倾向,防止出现焊接热裂纹和焊接后冷裂纹,焊接完成后立即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350至400摄氏度。
sgt
4.9、相邻两链窝槽的中心线的角度偏差应不大于士30度。
4.10、同轴两链轮间中心距的偏差不应超过土1mm,链轮滚筒外圆与刮板下平面应有不小于5mm的间隙。
4.11、链窝量规置于链窝底平面上时,应有三点与链窝量规接触,用塞尺测量第四点与量规底面之间的间隙,应不超过1mm。
4.12、链窝量规两端的r:半径区与链轮四个齿的立槽两侧R:圆弧区接触时,应有三个齿接触,第四齿的间隙应不超过1mm。
4.13、两个链窝量规放人相邻的链窝中时,其中心点的高度差不应超过2mm。
4.14、链轮体需要焊接,首先对链轮体材质进行化验,根据化验成分选择相近
的焊接材料进行焊接,焊接后进行调质处理。
5、 所有零部件修复后进行喷砂除锈处理,然后进行刷漆防腐作业
(三)、组装
1、装链轮体。
1.1、将一边链轮体加热后装入固定好键的轴上。如果是花键连接应将花键进行彻底清洗清理后装入。
1.2、 将距离套装好,用O形密封圈密封。
1.3、 将另一边链轮体装入,保证装配尺寸。
2、 装浮封环组件。
2.1、将浮封环组件安装在链轮体和套筒上。
2.2、加注适量的润滑油脂。
3、 装轴承。
3.1、轴承压装到套筒上,轴承安装面上涂少许润滑脂。
3.2、装轴承时注意隔套的安装。
4、 将两边套筒与轴承压装到链轮轴上,检查轴承的游隙应在0.05至0.15mmlc谐振放大器
之间。
5、 将端盖进行装配。
(四)、空转运行
1、将修好的链轮组件加注≥460#润滑油,检查油位。
2、将链轮组件安装到试车架子上。
3、对电机、减速器、联轴器紧固。
4、送电试车,时间不少于3小时。
5、观察各部温度、声音,不得有异响,轴承温度不超65°C,接口面及转动部位不漏油。
6、将修理好的链轮组件放入成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