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电线束过孔橡胶护套(EPDM)的术语和定义、评价标准和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用电线束过孔胶套(EPDM)(以下简称过孔护套)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216-2004外径千分尺GB/T 9174-2008 一般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21389-2008游标带表和数显卡尺QC/T238-1997汽车零部件储存和保管Q/JL J100003-2009 汽车零部件永久性标识规定Q/JL J125010-2009 汽车用三元乙丙橡胶(EPDM)材料Q/JLYJ711175-2009车内非金属件气味等级限值技术条件Q/JLY J7110335A-2011汽车非金属材料阻燃性限值要求及试验方法Q/JLY J7110456B-2012汽车产品禁用、限用物质要求智能操作票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过孔护套在车身过孔处,为保证获得良好的防水性能或者使线束易于弯曲而应用的橡胶或者弹性零件。3.2 塑料骨架一种可以增强过孔护套插入感觉并相应的增加密封性、安装便利性的塑料零件。 3.3 金属压板增加过孔护套密封性及安装便利性的金属仮金。
3.4 试验用钢板表面防护、厚度和护套的过孔与实车条件下都相同的钢板。
3.5 内锁将塑料骨架固定在钢板上的结构。
3.6 覆盖物用于捆扎或者保护线束的零件。
3.7 填充物用于密封线束和过孔护套之间缝隙的物质,如防水胶泥。
4 技术图纸上需标注的内容技术图纸上应标注的内容如下:a) 过孔护套的材料;b) 过孔护套的形状和尺寸;c) 过孔护套的颜;d) 内置件的材料、颜和外廓尺寸;e) 可以适配的仮金的厚度;f)试验用钢板的表面防护技术规范、厚度和护套过孔尺寸;g)安装要求;h)插入过孔护套的线束的技术规范(导线类型、导线直径以及覆盖物)和布线路径;i)过孔护套应用位置的标识(前后门过孔护套、后背门过孔护套和穿过前围的过孔护套);j)门过孔护套连接的两部分的折页中心、开启角度、固定间距以及固定仮金的厚度;
5 技术要求5.1 一般要求5. 1. 1过孔胶套的基体材料为三元乙丙橡胶(EPDM),性能应符合Q/JLJ125010-2009的规定。5.1.2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应符合Q/JLYJ7110456B-2012的规定。5.1.3气味散发性应符合Q/JLYJ711175-2009表1的规定。5. 1.4材料标识和标
记应符合Q/JLJ100003-2009的要求。5.1.5阻燃性能符合Q/JLY J7110335A-2011表1中的要求.
5.2性能要求5.2.1过孔护套的性能要求应遵照表1。表1性能要求
评价项目 | 性能要求 | la-5试验方法 |
外观 | 外观质量 | 表面光滑、无变形、裂纹、毛刺和收缩现象 | 6. 2. 1 |
外廓尺寸 | 应满足供货方图纸所示的尺寸和公差 | 6. 2. 2 |
| 自攻丝 过孔护套的装配性能 | 不能有卡滞。阻塞现象 | 6. 3. 1 |
过孔护套的插入力 | 20°C | 最大值60N | 6. 3. 2 |
-ior | 最大值80N |
强度和装配 性能 | 过孔护套的 分离力 | 带有塑料 骨架 | D≥35mm | 最小值50N | 6.3.3 |
D<35mm | 最小值30N |
不带塑料 骨架 | D≥35mm | 最小值70N |
D<35mm | 最小值30N |
耐环境性 | 防水性 | 无漏水现象 | 6.4.1 |
易弯曲性 | | 6.4.2 | 弹簧线
| a.无完全折断的导线b. 在过孔护套表面上,无影响使用的裂 纹和磨损c. 压降的记录表提交给JY进行判定 | 6.4.2 |
防水性 | PH试纸测试,无漏水现象 | 6.4.1.2 |
耐高低温循环 | | 6.4.3 |
外观质量 | 无磨损性变形、裂纹、毛边和收缩现象 | 6.2.1 |
防水性 | PH试纸测试,无漏水现象 | 6.4.1 |
| | | | | |
| 耐高温性 | | 6.4.4 |
外观质量 汇聚路由器 | 无磨损性变形、裂纹、毛边和收缩现象 | 6.2.1 |
防水性 | PH试纸测试,无漏水现象 | 6.4.1 |
耐低温性 | | 6.4.5 |
外观质量 | 无磨损性变形、裂纹、毛边和收缩现象 | 6.2.1 |
防水性 | PH试纸测试,无漏水现象 | 6.4.1 |
耐冰冻性 | | 6.4.6 |
刷镀液外观质量 | 无磨损性变形、裂纹、毛边和收缩现象 | 6.2.1 |
防水性 | PH试纸测试,无漏水现象 | 6.4.1 |
耐化学试液 | | 6.4.7 |
外观质量 | 无磨损性变形、裂纹、毛边和收缩现象 | 6.2.1 |
防水性 | PH试纸测试,无漏水现象 | 6.4.1 |
耐综合环境 | | 6.4.8 |
外观质量 | 无磨损性变形、裂纹、毛边和收缩现象 | 6.2.1 |
防水性 | PH试纸测试,无漏水现象 | 6.4.1 |
绞线破损 | 无绞线断裂 | 目测 |
| | | |
6 试验方法6.1试验条件6.1.1测试的标准大气条件a)环境温度:(23±5)°C;b)空气相对湿度:(60±15) %;c)大气压力:(96±10)kPa。
6.1.2样件耐环境性的测试条件6.1.2.1把带有过孔护套的一段线束作为测试样件,将其安装在测试用钢板上,在进行耐环境性试验前,前后弯曲线束5次(见图1 )图1耐环境试验6.1.2.2对于耐环境试验,过孔护套前后的线束需分别固定(见图2)。a)固定面的安装倾斜度:模拟实车环境;b)固定面的位置和方向:模拟实车环境;
C)固定件:选择与实车上相同的件(即线束紧固件);d)线束长度:从固定面量起大约100mm;e)线束直径:等同于该过孔护套可通过的最大直径;f)过孔护套固定方向:模拟实车环境。图2耐环境性试验的固定
6 1.3防水试验中水为肥皂水/碱水。
6.1.4试验项目组合参照附录A。
6.2 外观6. 2. 1外观质量目测检查是否有变形、裂纹和其它缺陷的岀现,不允许有杂质和喷霜现象。
6.2.2外廓尺寸使用三坐标测量仪、GB/T 21389-2008中规定的游标卡尺或者GB/T 1216-20
04中规定的千分尺测量每一个零件的尺寸,尺寸偏差应符合图纸要求。
6.3 强度和装配性能6.3.1过孔护套的装配性能对带有塑料骨架的过孔护套进行本试验。按照图纸要求,在模拟实车条件下,将过孔护套垂直插入试验用钢板并进行测试。
6.3.2过孔护套的插入力对带有塑料骨架的过孔护套进行本试验。a) 按图3所示将线束插入过孔护套,在20^和T0°C的环境下,用推拉力计以(20〜200) mm/min TO的速度将过孔护套垂直插入试验用钢板的护套孔内,并测量插入力b)将过孔护套插入试验用钢板时,利用推拉力计推压内锁顶部(见图3)过孔护套南插入力测试
6.3.3过孔护套的分离力 a)将过孔护套插入试验用钢板,如图4所示。在20°C的环境下,用推拉力计以(20〜200)mm/min的速度垂直推压过孔护套。当过孔护套(或其塑料骨架)从试验用钢板中脱离岀来时,测量分离力。b)“D”表示过孔护套的孔径,椭圆形过孔护套的“D”应为短轴。
图4分离力试验图示
6.4 耐环境性6.4.1防水性6.4.1.1按图5方式固定过孔护套,将过孔护套置于碱水下150mm深处,并放置24个h。用PH试纸检查是 否出现漏水现象;带有金属压板的胶套需要按照相应力矩要求固定。图5浸渍试验6.4.1.2按图6方式固定过孔护套,在表2所列的条件下,对过
孔护套喷碱水,时间为1min。用PH试纸 检查是否岀现漏水现象。图6喷水试验
表2喷水试验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