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复习笔记
【通关提要】
本章详细介绍了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应力分析、带的弹性滑动和打滑、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张紧轮的布置、滚子链传动的受力分析和设计计算以及链传动的布置等。学习时需要重点掌握以上内容。关于带传动和链传动的受力分析及计算,多以选择题和计算题的形式出现;关于带的弹性滑动和打滑,多以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关于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及张紧轮的布置,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关于链传动的多边形效应,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复习时需重点理解记忆。 【重点难点归纳】
一、带传动的类型和应用
1.带传动的类型(见图13-1-1)
图13-1-1带传动的分类结构图2.带传动的参数和特点(见表13-1-1)
表13-1-1带传动的参数和特点
二、带传动的受力分析(见表13-1-2)
表13-1-2带传动的受力分析
三、带的应力分析(见表13-1-3)
ca3660表13-1-3带的应力分析
四、带传动的弹性滑动、传动比和打滑现象(见表13-1-4)
表13-1-4带传动的弹性滑动、传动比和打滑现象
五、V带传动的计算
1.V带的规格和单根普通V带的许用功率(见表13-1-5)
表13-1-5V带的规格和单根普通V带的许用功率
2.带的型号和根数的确定(见表13-1-6)
表13-1-6带的型号和根数的确定
复印机碳粉
3.主要参数的选择
ar台
②大带轮的基准直径为i=d2=n1d1(1-ε)/n2;去污剂
③带速为ν=πd1n1/(60×1000)。对于普通V带,一般应使ν在5~30m/s的范围内。
(2)中心距、带长和包角
①初步确定中心距,即0.7(d1+d2)<a0<2(d1+d2);
②计算初定的V带基准长度L0=2a0+π(d1+d2)/2+(d2-d1)2/(4a0);
③根据以上计算结果以及带型选取最相近的带的基准长度L d;
④确定中心距a=a0+(L d-L0)/2;
⑤中心距变动范围(a-0.015L d)~(a+0.03L d)。
⑥小带轮包角计算公式α1=180°-(d2-d1)×57.3°/a;一般应使α1≥120°,否则可加大中心距或增设张紧轮。
(3)初拉力F0=500P c(2.5/Kα-1)/(zν)+qν2。
(4)作用在带轮轴上的压轴力F Q=2zF0sin(α1/2)。
自动充电电动车六、V带轮的结构
1.带轮的材料
带轮常用铸铁制造,有时也采用钢或非金属材料(塑料、木材)。 2.带轮的结构形式
(1)带轮直径较小时可采用实心式;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
(2)中等直径的带轮可采用腹板式;
(3)带轮直径大于350mm时可采用轮辐式。
3.V带轮的轮槽角
V带轮的轮槽角规定为32°的、34°的、36°的和38°的,随带轮直径而定。
七、同步带传动简介(见表13-1-7)
表13-1-7同步带传动简介
八、链传动的特点和应用(见表13-1-8)
表13-1-8链传动的特点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