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胶体金纳米球状颗粒,并利用自组装方法在石英玻璃衬底上镀制了金纳米薄膜。在室温下测得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在吸收光谱中观察到两个吸收峰,其中610nm处的吸收峰来源于凝 聚金纳米颗粒纵向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在荧光发射光谱中也观察到与纵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有关的长波段的发射峰。增加激励光强度或增加薄膜中金粒子数密度都将导致新荧光发射峰的产生,这表明金纳米薄膜中存在循环多重散射,并由此引发了荧光发射峰数目和强度的变化。
关键词:金纳米薄膜、荧光光谱
摘要 (2)
关键词 (2)
第一章绪论 (4)
消防管道防冻第二章实验部分 (5)
2.1仪器与试剂 (5)
2.2金胶体的制备 (5)
2.3金纳米薄膜的制备 (5)
第三章结果与讨论 (7)
第四章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经过一个学期对纳米材料的学习,不仅让我对这一学科有了深入的了解,更让我明白了它的重要性。现在我就依据自己的所学对这门学科做一些简单的阐述和探讨。
将贵金属纳米颗粒镶嵌在不同的基底中得到的纳米薄膜具有与体相材料不同的光电特性,从而在微光电器件的研发领域表现出了诱人的应用前景。例如 研究镶嵌有Ag微粒BaTiO薄膜的光学特性,并发现基底结构对Ag粒子的吸收
3
光谱特性影响很大。将Cu,Ag等贵金属纳米颗粒沉积在多孔铝基底上得到纳米结构薄膜,并在其吸收光谱中观察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峰随颗粒尺寸的增大而红移。利用磁控管溅射法制备了Ag纳米薄膜,
并研究了溅射压力等实验因素对薄膜光学特性的影响。在Si基底上制备Cu,Ag纳米薄膜,并研究了其二阶非线
性光学效应。利用溅射法将Ag微粒沉积在SiO基底中得到复合纳米薄膜,发现
2
其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随着Ag颗粒直径的减小而减弱并蓝移,并利用Mie氏理
负离子节能灯论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自组装方法将直径为6nm的Au颗粒沉积在玻璃基底上,并发现该薄膜的光学、电学响应具有非金属特性。前人的工作中大多研究了贵金属纳米薄膜的吸收光谱特性,而本文则测得了金纳米薄膜的荧光发射光谱,观察到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对应的荧光发射峰。发现在金纳米薄膜中存在循环多重散射,并由此引发了荧光峰数目和强度的变化。
2.1仪器与试剂
(1)LS-55型荧光分光光度计
(2)UV-250IP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3)JEM-200CX透射电子显微镜
电网监测
光固化打印(4)DH1716-60直流稳压电源
(5)KQ-2500B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
2.2金胶体的制备
利用类似Yu等所报道的电化学方法制备胶体金纳米颗粒。用10ml超纯水作溶剂,加入四辛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丙酮配置成电解液。用纯金片和铂片分别作为阳极和阴极。将电解完成后的溶液滴在铜网上晾干后,通
手机盒
。
过透射电镜可观察到平均直径为20nm的球状金纳米颗粒,见图2-1
2.3金纳米薄膜的制备
利用石英玻璃片作为组装金纳米粒子薄膜的衬底。将清洗好的石英玻璃片
内蒙古大学本科论文
浸入静置在室温中的金胶体溶液中24h ,取出涂膜后的玻璃平放在室温环境中的
干燥皿里自然凉干,重复以上浸镀过程,可以在衬底上组装成不同层数的金纳米粒子薄膜。
、上入学。点风、习做,员。确政全会神
毛毯清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