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知识考试(下)》真题及详解

阅读: 评论:0

2020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知识考试(下)》真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城市供水管网中设置水塔的作用,以下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可以调节二泵站供水量与用户用水量之差
B.可以提高水泵效率,节省二泵站的电耗
C.可以减小管网最高日最高时的设计流量
D.可以减少最高日最高时二泵站的供水水量
【答案】C
【解析】A选项,主要任务是调节二级泵站供水流量和管网实际用水量之间的差异。
B选项,设置水塔的给水系统,二级泵站可以分级运行。
C选项,管网的最高日最高时设计流量由用户决定。
D选项,当城市管网内设有水塔(或高位水池)的时候,在最高日最高时用水的条件下,水塔作为一个独立的水源,和二级泵站一起共同向管网供水。
2.关于城市供水系统中清水池和水塔容积,以下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清水池的调节容积是根据最高日平均时供水量及二泵站的供水曲线计算确定的
B.水塔的调节容积是根据二泵站的供水曲线与用户用水量曲线计算确定的
C.城市供水系统中清水池与水塔调节容积之和是常数
D.确定水塔容积时,需要考虑储存消防用水量
【答案】C
【解析】A选项,清水池用来调节一级泵站供水量和二级泵站送水量之间的差值。清水池调节容积根据水厂净水构筑物的产水曲线和二级泵站的送水曲线计算,一级泵房和水厂内的净化构筑物通常按照最高日平均时流量设计。
B选项,水塔的调节容积根据水厂二级泵站的送水曲线和用户的用水曲线计算。
挡风抑尘墙D选项,水塔(高位水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二级泵站供水量和用户用水量之间的差值,同时备用一部消防水量。
3.关于输水管网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铸造脱模剂
A.管网布置成环状不仅可以提高供水的可靠性,也可以减轻因水锤对管网产生的危害
B.枝状管网末端可能出现水质变差,主要原因是水流单向流动、水锤作用较大导致管垢脱落
C.枝状管网供水的可靠性较差,管网中任一管段损坏时,会导致整个管网断水
D.企业内的生产用水管网和生活用水管网必须分别设置
【答案】A
【解析】A选项,环状管网中任一段管线损坏时,可以关闭附近的阀门,然后进行检修,水还可以从另外管线供应用户,从而增加了用水的可靠性。环状管网还可以大大减少因水锤作用而产生的危害B选项,在枝状管网的末端,因用水量已经很小,管中的水流缓馒,甚至停滞不流动,因此水质容易变坏,有出现浑水和“红水”的可能。
C选项,枝状管网的供水可靠性较差,因为管网中任一管段损坏时,在该管段以后的所有管段就会断水。
D选项,根据企业内的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对水质和水压的要求,两者可以合用一个管网,也可分建成两个管网。
4.某供水管网由两座泵站和一座水塔供水(如下图所示),拟釆用建立虚环进行水力平差计算,问此时管网计算管段数应为下列哪项?()
题4图
A.20
B.21
C.22
D.23
【答案】D
【解析】多水源管网的计算也可采用建立“虚环”按照环状网计算方法求解。所谓虚环即是在各水源间设一个虚节点O,用线连接各水源形成虚环。由图可知,此时管网计算管段数应为23。
5.下列关于水泵及其安装的叙述,正确的是哪项?()
A.当起重设备采用固定吊钩或移动吊架时,泵房层高不应小于3m
B.真空泵抽吸时的最大真空值应按吸水井最低水位到最大水泵泵壳顶垂直距离计算
C.离心泵单泵进水管抽气充水时间不宣小于5min
D.调速前后水泵的效率始终不变
【答案】B
【解析】A选项,当采用固定吊钩或移动吊架时,泵房净高不小于3m。考核净高。
B选项,真空泵抽吸时的最大真空值H vmax由吸水井最低水位到最大水泵泵壳顶垂直距离计算。
C选项,如果水泵非自灌式引水,需要有抽出泵壳内空气的引水设备,引水时间不大于5min。
D选项,在一定范围内,水泵的工况点发生变化,水泵的效率并不下降。
6.江河中推移质泥沙颗粒的起动速度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河流水深
B.水的密度
C.沙粒密度
D.悬沙粒径
【答案】D
【解析】泥沙原来在河床上是静止不动的,如果接近河底的水流速度增加到一定数值时,作用于泥沙颗粒的力开始失去平衡,泥沙便开始运动,这时的临界流速称为起动流速。作用于河床上泥沙的力包括水压力和泥沙自重等,水压力与河流水深和水的密度有关,泥沙自重与沙粒密度有关。
7.关于平原地区地表水取水构筑物位置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A.不宜设置在宽广河滩处或可能移动的边滩下游处
B.应距离河道排污口150m以上
C.距河段支流汇流口应大于50m
D.不得设在凸岸处
【答案】A
【解析】A选项,取水构筑物不宜设在可能移动的边滩、沙洲的下游附近。取水构筑物也不宣设在有
宽广河滩的地方。
B选项,取水构筑物应设置在污水排放口的上游100~150m以上。
C选项,取水构筑物设置在支流汇入口下游时应大于150m。
D选项,河岸凸岸,岸坡平缓,容易淤积,深槽主流离岸较远,一般不宜设置取水构筑物。
纸制品加工
8.下列理想平流式沉淀池构造因素对沉淀效果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哪项?()
A.建设在同一水厂水源相同、表面负荷相同,长宽比不同的两座沉淀池的沉淀去除率不同
B.因受沉淀时间长短影响,沉淀池采用指形集水槽集水时起端和末端集取水的浑浊度存有差别C.设计的沉淀池处理水量越大,则水平流速越大,沉淀池长度越大
D.沉淀面积为F的沉淀池,长宽比增大后,水流稳定性增加
数控卧式滚齿机【答案】D
【解析】沉淀池面积固定,长宽比增大,水平过水断面面积减小,使得水力半径降低的同时增大了水平流速,长宽比增加,水流稳定性增加。
9.下列有关斜板(管)沉淀池沉淀原理和斜板(管)构造问题叙述中,正确的是哪一项?()A.斜管沉淀池中斜管净出口处上升流速即为斜管沉淀池的液面负荷
B.处理水量为Q,沉淀池面积为F的斜板沉淀池中,不计斜板材料所占面积,斜板间轴向水流速度v0的大小和斜板间距离d值设为大小无关
C.根据沉淀理论分析,斜管沉淀池中斜管净出口以上清水区对沉淀颗粒不再具有沉淀作用
D.斜板(管)沉淀底部配水均匀程度和配水区域流速大小无关
【答案】B
【解析】A选项,斜管沉淀池中斜管净出口处上升流速与斜管沉淀池的液面负荷不同。
B选项,清水区上升流速不变,则板间轴向流速不变。
C选项,截留速度和清水区面积A原及斜板水平投影面积A斜有关。
D选项,流速不同,则配水区末端恢复水头不同,配水均匀性不同。
10.以下关于活性炭工艺的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A.在炭滤前若不投加臭氧时。则无需对室外活性炭吸附池水防护或隔离措施
B.分子量低于500的有机物一般具有较强极性,与活性炭的亲和力较大,易于去除
C.水中杂质一旦被活性炭网格结构界面自由能捕获吸附,便不会脱落,可视为去除
D.活性炭的使用有利于减少采用氯消毒后水中产生的三卤甲烷,其效果与水质和活性炭特性有关【答案】D
【解析】A选项,根据《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 50013—2018)第9.11.9条规定,室外设置的颗粒活性炭吸附池面应采取隔离或防护措施。
B选项,饮用水水源中分子量<500部分的有机物主要为极性物质,不易被活性炭吸附。
C选项,颗粒活性炭吸附水中污染物质是一种动态平衡,表面已被吸附的难吸附物质会被后面水流中容易吸附的物质置换下来。
D选项,活性炭对三卤甲烷前驱物的去除效果取决于原水水质、活性炭吸附能力及活性炭的吸附周期。
11.下列关于膜法软化与除盐的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A.操作压力不变,反渗透膜两侧的渗透压差越大,水的过膜通量也相应变大
B.纳滤膜对水中二价离子具有很高的截留去除效果,可用于水的软化处理
C.为促使水中阳、阴离子分别过膜,EDI的淡水室内宜分别填充阳离子或阴离子交换树脂
D.电子工业纯水生产中的深度除盐,宜采用先离子交换、后反渗处理的方式
【答案】B
【解析】A选项,J W=W P(Δ3-Δπ),Δπ为膜两侧的渗透压差。渗透压差越大,水通量越小。
B选项,纳滤膜的特点是对二价离子有很高的去除率,可用于水的软化。
C选项,电去离子技术(EDI)又叫填充床电渗析,就是在电渗析器的淡水室中装填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结合离子交换树脂和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实现去离子过程的新型水处理技术。
D选项,在电力工业锅炉补给水和电子工业纯水生产中,反渗透一般作为预除盐工艺,再经混合床离子交换或其他去离子设备进行深度除盐处理。
12.关于冷却塔热力性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
A.冷却塔特性数与冷却水流量有关
B.冷却塔出水温度越接近空气的湿球温度,则冷却效果越好
C.对于逆流式机械通风冷却塔,加大风量,则冷却推动力变大
D.冷却塔特性数越大,则说明冷却塔冷却性能越差
【答案】D
【解析】A选项,冷却塔特性数与淋水填料的特性、构造、几何尺寸、散热性能以及气、水流量有关。
B选项,湿球温度代表在某一地点某一时间,水通过蒸发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即水在冷却塔中可能被冷却到的最低温度,即冷却塔出水温度的最低极限值,因此出水温度越接近湿球温度,则冷却效果越好。
C选项,提高水面空气流动的速度,使逸出的水蒸气分子迅速扩散,降低接近水面的水蒸气分压P q值,提高蒸发的推动力。
D选项,冷却塔特性数越大,则塔的冷却性能越好。
13.下列不属于城市雨水防涝规划目标的是哪项?()
A.发生城镇内涝防治标准以内降雨时,不能出现内涝灾害
B.超大型城市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为100年,特大型城市为50年
C.发生城镇雨水管网设计标准以内降雨时,城镇地面不应有明显积水
D.发生超过城镇内涝防治标准以内降雨时,城镇运转基本正常,不得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答案】B
【解析】ACD选项,城市雨水防涝规划的目标:发生城镇雨水管网设计标准以内的降雨时,地面不应有明显积水;发生城镇内涝防治标准(如积水深度、范围和积水时间)以内降雨时,城镇不能出现内涝灾害。发生超过城市内涝防治标的降雨时,城镇运转基本正常,不得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B选项,根据《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 51222—2017)第3.2.3条第4款表3.2.3可知,城镇内涝防治标准:超大城市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为100年,特大城市50~100年,大城市30~50年,中等城市和小城市20~30年。
14.关于合流制管道设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A.按满流计算,要按照旱季最大流量进行校核,校核旱季最小流速为0.7m/s
B.按非满流计算,要按照旱季最大流量进行校核,校核旱季最小流速为0.6m/s
C.按满流计算,要按照旱季平均流量进行校核,校核旱季最小流速为0.6m/s
D.按非满流计算,要按照旱季平均流量进行校核,校核旱季最小流速为0.7m/s
【答案】C
【解析】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第4.2.4条第2款规定,雨水管道和合流管道应按满流计算。应用旱流流量进行校核,检查是否满足不淤流速要求。也可根据《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合流管道充满度按满流计算。按旱季流量校核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量的计算方方法,同污水管道。因此选择C选项。
15.关于道路上雨水口的设置,以下描述正确的是哪项?()
A.布置间距一般为30~70m,宜横向串联,不应横、纵向一起串联
B.布置间距一般为25~50m,宜横向串联,也可横、纵向一起串联
C.布置间距一般为30~70m,宜横向串联,也可横、纵向一起串联
D.布置间距一般为25~50m,宜横向串联,不应横、纵向一起串联
【答案】D
【解析】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第4.7.2条规定,雨水口间距宜为25m~50
m。连接管串联雨水口个数不宜超过3个。雨水口连接管长度不宜超过25m。第4.7.2条文说明规定,为保证路面雨水宣泄通畅,又便于维护,雨水口只宜横向串联,不应横、纵向一起串联。
16.下列关于雨量分析的说法,错误的是哪项?()
A.暴雨强度重现期为其降雨频率的倒数
B.降雨历时是指一场雨全部的降雨时间或其中个别的连续时段
C.年最大日降雨量是指多年观测所得的各年最大一日降雨量的平均值
D.暴雨强度重现期是指在一定长的统计期间内,等于或大于某统计对象出现一次的平均间隔时间【答案】C
【解析】年最大日降雨量是指多年观测所得的一年中降雨量最大一日的雨量。
油田专用设备
17.下列关于雨水量确定与控制的设计做法,错误的是哪项?()
A.当某地区的综合径流系数高于0.75时,需要建设渗透、调蓄等设施
擦鞋纸B.某城镇有23年自动雨量记录,设计暴雨强度公式采用年多个样本法编制
C.整体改造后的地区,同一设计重现期的暴雨径流量不得超过改造前的径流量
D.在规划大型城市的雨水管网系统时,应采用数学模型法计算雨水设计流量
【答案】B
【解析】A选项,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第3.2.2条规定,应严格执行规划控制的综合径流系数,综合径流系数高于0.7的地区应采用渗透、调蓄等措施。
B选项,第3.2.3条规定,具有20年以上自动雨量记录的地区,排水系统设计暴雨强度公式应采用年最大值法,并按本规范附录A的有关规定编制。
C选项,第3.2.2A条规定,当地区整体改建时,对于相同的设计重现期,改建后的径流量不得超过原有径流量。
D选项,第3.2.1条规定,采用推理公式法计算雨水设计流量,应按下式计算。当汇水面积超过2km2时,宜考虑降雨在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和管网汇流过程,采用数学模型法计算雨水设计流量。
18.下列关于污水处理厂采用自然生物深度处理的工艺选择、规划和设计,正确的是哪项?()A.污水厂出水经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地面水水质标准时,可排入饮用水源地的河、湖、水库中,作为生态补水
B.在地下水位埋深小于1.5米的地区,可采用土地处理系统代替稳定塘系统
C.采用表面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相结合,人工湿地距公共通道和高速公路的距离应大于1000米
D.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系统相结合时,应选择相同的、耐污能力强、去污效果好的本土植物
【答案】A
【解析】A选项,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第6.11.15条条文说明规定,经过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可以达到地面水水质标准,因此它实际上是一种深度处理的方法。处理后的水可以直接排入饮用水源或景观用水的湖泊、水库或河流中。因此,特别适合饮用水源或景观用水区附近的生活污水的处理或直接对受污染水体的水进行处理,或者为这些水体提供清洁的水源补充。
B选项,第6.11.14条规定,污水土地处理地区地下水埋深不宜小于1.5m。
C选项,第6.11.16条规定,土地处理场地距住宅区和公共通道的距不宜小于100m。
D选项,人工湿地植物选择与种植:人工湿地可选择一种或多种植物作为优势种搭配栽种,增加植物

本文发布于:2023-06-23 12:27: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497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选项   管网   计算   雨水   采用   设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