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制作类创新课程——制作钟表表盘”主题活动方案设计

阅读: 评论:0

主题名称:制作钟表表盘
课程类型:学校课程资源
适用年级:二、三年级学生
主题说明:
本课程资源是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推荐的“设计制作活动——劳动技术”主题,自主开发的一门适合二至三年级学生开展实践体验活动的创意设计制作类课程。
微肽胶原蛋白钟表的发展历史是人类探索自然中面对计时的客观需要不断创新发展得到的,经过日晷、沙漏、滴漏计时、打更、座钟、怀表、机械手表、石英表、电子表等方式的系列演化。体现了人类智慧的不断发展。通过创设“制作钟表表盘”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到钟表的计时文化,认识传钟表这一必要的计时工具,了解它们的用途,学习正确的用法,并通过亲身体验实践,自主设计,完成一件表盘创意作品。在这项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完成一件作品,还能培养出专注、耐心、精益求精的匠人品质,发展美术、数学、三维空间相结合的、融会贯通的思维模式,提高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良好的技术素养。
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对象是数学课堂上已经学习了初步认识钟表知识后的二至三年级的学生。教师可按照学生年级,实施与该年级相适应的具体活动方案。
学情分析:
二至三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直观、有趣的活动比较感兴趣,其动手能力、理解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控制能力也都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逐渐加强。在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同学们可以通过操作学习和作品设计制作过程满足动手欲望,提升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兴趣爱好,同时,还能感受到完成自主设计制作作品带来的成就感和美感,体验工匠精神,为今后职业规划奠定基础。
主题目标:
一、价值体认:
1、学生在了解传统计时工具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对制作活动产生浓厚兴趣,从而
对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工匠们产生敬佩之情,提高民族自豪感。
2、在制作体验中感受手工艺的魅力,在制作过程中学到“精益求精,坚持做好一件事”的匠心品质。
二、责任担当:
1、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活动形式,培养自学自律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2、在活动中体会表盘制作与文化、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继承民族文化和发展现代工艺的责任感。
三、问题解决:
1、在老师引导下,探索传统的计时工具和现代计时工具的用途,学习正确的用法。并用获得的模型制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制作中的实际问题。
2、运用美术、数学、三维空间的融会贯通的思维模式,在自主学习中形成自己或小组的设计理念,并付诸行动。
四、创意物化:
1、能够运用所学技能,通过亲身操作实践,自主设计,完成一件创意作品。
2、在活动中,提升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创造能力。
3、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制作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美化生活的能力。
主题构架
空心砌块
主题评价:
本主题活动从目标要求的四个维度进行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各环节中的教师点评、评比环节中屋顶采光带
的学生互评、活动小结时的学生自评,活动结束后,学生还可以在教室留言墙上留下学习体会。每次活动都会评选“优秀学员”,对获奖的作品拍照留影,并颁发优秀学员小奖章。最后由教师记下学生的姓名、班级,在学校宣传窗里张榜公布。
一、价值体认:陶瓷膜过滤系统
磨光片
主要针对此项活动中学生多方面的感受和理解进行评价,学生能体会到什么是工匠精神,有兴趣参与制作,能专注和有耐心地完成一件作品,发自内心地产生对劳动人民智慧的敬佩之情。评价方式可以是教师随机鼓励,学生交流发言,学生课后写下感言体会贴在留言区。
二、责任担当:
主要针对学生在此项活动中基本能力的评价,能认真学习基本技能,同时提高了动手能力,初步养成自学自律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评价方式主要是学生自评,教师点评。
三、问题解决:
主要针对学生学习创新能力的一项评价,能在老师引导下,理解活动过程中的操作要领,较好地掌握基本的表盘设计、指针设计等技能,灵活地运用到制作环节。评价方式为学生自评、讨论交流、老师点评等。
四、创意物化:
主要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能有创意的自主设计及制作作品,完成一件符合要求的精致木工创意作品。评价方式主要为学生互评,优秀作品评选、拍照等。
实施条件:
一、环境创设
1、墙面设计:主题墙、知识墙、互动区、留言区等。
2、场所布置:教室桌椅、展示柜、操作台。
3、设备准备:西沃教学一体机、教学PPT、教学视频。
二、材料准备:
1. 展台:表盘样品展示。
2. 材料:说明书、硬纸板、圆木条、铅笔、彩笔、橡皮、小木块、胶带、装饰材料等若干。
3. 工具:剪刀、大头钉等。
教学设计
《创意表盘制作》
学情分析:
低年级的学生有了基本的自我探索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初步具备了参与制作活动的条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一般未接触过实践,对这项活动充满了好奇,很容易激发兴趣。在老师引导下,家长帮助下,学习了解计时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并且尝试去完成一件简易表盘的制作,能很好的培养自学能力、自律意识、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耐心、细致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
1、认识计时工具的种类、用途。
2、学习表盘数字与大小格子的设计方法,了解其意义。
无触点开关3、顺利完成一件表盘作品的制作。
教学难点
1.如何保持表盘刻度的平分操作。
2、遇到需要沿图案拐弯涂画刻度时的技术要求。
活动时间:90分钟
活动过程组织设计:
一.激趣导入
古代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公鸡打鸣计时。后来因为现实需要,出现了日晷、漏、钟表等。教师出示图片并讲解。
请学生思考:通过钟表的发明历史,你感受到什么?
古人勤于思考、大胆探索、勇于发明、敢于创新、精益求精、乐于奉献的精神传承了几千年,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下面我们就通过设计表盘来感受古人的智慧。
二.探索表盘结构
教师出示表盘实物,引导生仔细观察盘面结构。
发现指针结构、表盘刻度结构。
引导学生体会到在盘面设计时把表盘分成指针结构、盘面刻度两个类别分步骤设计。
(一)设计盘面。
如何设计圆形的盘面?
讨论发现可以用光盘、碗等圆形物体覆盖在硬纸板上,摁紧后用铅笔描线后用剪刀小心的剪开,或者摁紧后用刀沿边沿划开。
如何设计非圆形的盘面?
生讨论发现依然可以先描出一个圆,在圆的外部再改进形状。
(二)设计盘面刻度。
观察样本盘面刻度特点。
思考:怎么较规范的画弯曲的刻度?
探讨后发现把盘面平均分成四份,即先画12、3、6,9这四个数字对应的位置,只需要画一组相互垂直的线就行了。(引导抓住核心问题,化繁为易)
如何把这四个直角分别三等分?
探讨发现用三角板画30度角突破。
每大格里用另一种颜画小格,用颜有效区分。(每个大格里有平均分布的四个短线)大格边上标上数字。
(三)设计指针。
只要求设计出时针和分针。
探讨发现可用硬纸板剪出时针、分针,或者用小木棍。
生讨论设计中发现:指针的一端要挖个合适大小的空洞。时针要剪的或选的短粗一些,分针要较细长一些。
用大头钉或钉子穿过时、分针的空洞,大头钉的钉尖部分会露出来,不安全怎么办?
把大头钉扎入(一)设计的盘面垂直直线的交点(即圆心),透出后的钉尖部分再扎入一个小木块,如同戴了个帽子。
生用手指波动指针、验证。调试中发现要保证时分针的不松不紧互不影响的自由转动。(四)互认时间。
师说某一时间,生用手指波动指针到正确的位置,检验作品“灵敏度”,生互相检查拨的是否正确。
(五)鼓励改进表盘设计。
(六)生分组自行设计一些装饰材料或简化盘面元素。如对橡皮的引入保证了安全,胶带的固

本文发布于:2023-06-22 02:34: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478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活动   设计   学生   制作   表盘   能力   计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