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目标:
1、能用协商、轮流、合作、推选的方法合理分配角,正确反映角的社会职责和角相互之间的关系。
2、能大胆利用各种半成品材料,创造性地制作、设计各种食物。 3、能够通过同伴合作、协商,解决游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有效迁移原有生活经验,不断发展游戏情节,生成游戏主题。
5、尝试货币在生活中的运用,能正确付钱、钱、学会有计划地花钱。
6、能简单评价自己及同伴的游戏行为,促进良好游戏习惯的养成,遵守游戏规则。
bipic第一阶段:(9月--10月中旬)
游戏特点:
幼儿处在中班到大班的过渡期,注意的稳定性提高,认识范围扩大,个人经验逐渐丰富起来。在游戏中会根据兴趣爱好选择角,角意识增强,但在角的分配上仍旧容易发生矛盾,同时受生活经验的局限,对一些角职责并不清楚。语言能力和同伴之间的交往能力明显增强,但交往之间使用的角语言仍旧较少。喜欢结伴游戏,在假想的游戏情景中,能按照游戏的要求进行协商、配合。使之符合角的“身份”和游戏的需要,实现相互合作。
游戏内容:制作食物、烘焙食物、简单招待客人。
阶段目标:
1、尝试用协商轮流的方法合理分配角,能基本了解各角的工作职责。
2、能够大胆摆弄各项操作材料,掌握一些基本的食物制作方法,熟悉工具的使
用。
3、喜欢与同伴游戏,能主动使用简单的角语言迎接客人、征询顾客意见等有礼貌地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实地参观或通过观看视频,了解烘培坊里有哪些工作人员,及其基本的工作职责;烘焙的基本步骤;一些饼干、蛋糕的制作方法。
2)了解基本的角语言,如:“欢迎光临!请问你需要吃点什么?欢迎下次光临”等等。
2、材料准备:
1)提供废纸板、各种类型的纸、泡沫、超轻黏土等各种材料;双面胶、剪刀等。2)自制烤箱、点餐单、各类烘焙工具等。
指导要点:
1、观察工作人员之间角分配的过程,以及烘焙师、制作员、服务员的工作步骤,顾客的就餐程序等,引导幼儿逐渐明确各自的角职责。
2、观察制作员对材料的使用情况,使用半成品材料组合装饰制作各种食物,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带动其他幼儿,给予榜样示范。
3、引导幼儿使用角语言有礼貌地进行交流,如:“请问你需要吃点什么?”“请慢用!”“欢迎下次光临!”工作人员为顾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4、服务员及顾客对菜单的正确使用情况:在相应菜品的格子里勾画份数,结束时,及时将菜单擦干净,方便下位顾客使用。
第二阶段:(10月中旬--11月中旬)
游戏特点:
通过上阶段的玩耍以及参观生活中的店铺,幼儿对周围成人的社会活动的认识逐渐精细和完整,社会经验逐渐变得丰富。幼儿对区域各角职责分工明确,对活动不再局限于动作和工具、材料等,开始关注人们的活动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职业中的工作责任和职业规范,游戏行为趋向逼真,角语言逐渐丰富起来,同时萌发对“按价收费”的坚持。制作师能够大胆尝试利用各种的半成品材料制
大厦扇作食品,但与顾客和厨师的沟通较少,没有按需制作的意识,以物代物的能力以及创造性制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游戏内容:
船用靠球按需制作各种食品、热情周到地招待客人、按价收费、工作人员商量推出促销活动;
阶段目标:
1、会用协商、轮流、合作、推选等交往策略分配角,并较为逼真地反映所扮演角的工作情况。
2、尝试解决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尝试使用替代物,不断发展游戏情节。
3、能大胆选择各种材料,按实际需要,创造性地设计、制作各种食物。
4、服务员能够按顾客的点餐内容,统计数量与价格,简单计算食品总价,按价收费。
5、烘焙师、制作师、服务员能够共同商量、合作,推出各种促销活动。
6、能够使用较为丰富的语言,进行角间的交往。如:详细介绍菜品、征询顾客意见、向顾客推销菜品等。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进一步丰富交往的角语言,了解怎样向客人详细介绍菜品。如:形状、颜、味道、包含哪些材料、营养价值等。
2)观察了解生活中食品店的有哪些促销活动,如买2送1等、特价销售等;什么食品会进行促销,如:
新食品、即将过期的食品、深受顾客喜欢的食品等。
2、材料准备
制作食品任务卡。
提供“文明服务员”奖章。
新增“百宝箱”,提供各种废旧材料,满足幼儿解决问题所需。
指导要点:
1、师生共同讨论制定要求:游戏中遇到困难时,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没有客人需要的食品怎么办?”教师观察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情况,并给予适时的引导和肯定。
2、制作师观察食品区的食材,制定任务,按需制作食品。在游戏过程中,能根据顾客及烘焙师的需要,及时调整制作需要的食物。同时观察其制作食物的方法,并提出新的要求:鼓励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及制作方法。
3、观察服务员是否收取正确数量的钱,引导其利用辅助材料进行操作,感知4以内数的加减。
4、引导工作人员之间,相互商量、合作,推出各种促销活动,不断发展游戏情节。
5、服务员能够用较为丰富的语言向顾客介绍菜品、征询顾客意见,礼貌送客等,如:“这是披萨,有草莓味的,有牛奶味的....草莓味的里面有许多草莓和芝麻,吃起来香香甜甜的!请问你需要点一份吗?/请问你需要哪种味道的?”,活动结束,可评选“文明服务员”。
第三阶段:(11月中旬--1月上旬)
游戏特点:
汽车膨胀水箱经过前两个阶段的游戏,幼儿的游戏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之间的交往频繁,角语言较为丰富,游戏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提高,能够协调商量合作,解决游戏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如:没有客人需要的食物怎么办?没有客人光顾怎么办?怎样才能让工作更顺利?等等。幼儿在游戏中生活细节越来越丰富,能够较为逼真地反映工作情况。同伴合作能力增强,自主出现“领导”,商量生成游戏的游戏情节逐渐明显起来。
游戏内容:
烘焙食物、制作食品、推新菜品、发传单、制作海报、招待客人、按价收费;阶段目标:
1、能主动发现游戏中的问题并尝试与同伴商量、合作解决问题。
2、能对自己和同伴的游戏行为作简单的评价。
3、进一步尝试货币在生活中的运用,能正确付钱、钱、学会有计划地花钱。
4、能够迁移生活中的原有经验,生成更富创意的游戏情节,如:推新菜品;根据节日活动及主题活动的内容,推出特别活动。
5、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礼貌待人、遵守规则等良好的品德行为。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请幼儿观察周围食品店有什么宣传优惠措施,记录下来与同伴交流。如:“张贴海报、发传单”等。
2)了解该时间段有哪些节日,以及生活中食品店里有哪些庆祝活动。
2、材料准备:
增添优惠海报、宣传单、优惠券等。
提供“优秀员工”奖章。
烷基铝指导要点:
1、观察幼儿在游戏中遇到问题时,能否主动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
按摩鞋垫2、客流不足时,教师以角身份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推出各类新措施,如:发宣传单、制作优惠海报、发优惠券等。
3、观察顾客、服务员付钱、钱的情况,是否是按价收费,并能正确回相应数量的钱币,鼓励顾客有计划地进行消费。如“根据已有钱的多少来决定消费的菜品及数量,尽量能够保证自己能多消费几次。”
3、活动结束,评选“优秀员工”,鼓励幼儿对自己和同伴的游戏行为进行评价,激发幼儿的热情服务、积极制作、履行职责的意识。
6、引导服务员利用辅助材料进行操作,感知6以内数的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