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
技
术
规
格
书
***煤矿
20**年**月
人员精准定位管理系统(WIFI6)
技术规格书
一、基本要求
目前矿井人员管理系统(******型号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窄带定位技术实现对井下人员的定位及管理,无法实现人员的精准定位,无法实现基于定位数据的行为分析、轨迹分析等大数据分析应用;人员通过区域定位卡实现双向通信时,标识卡必须处于读卡器信号覆盖半径内,受设备布置点位的限制,井下部分区域为信号盲区,双向报警功能在信号盲区无法实现。 矿井拟建设基于UWB技术的精准人员定位系统,实现矿井的人员及车辆高精度定位、人员活动及车辆轨迹跟踪与分析、出入重点区域/限制区域管理;精确定位的要求内置WiFi6无线通信模块,实现矿井井下无线通信网络覆盖。为基于WiFi无线网络的安全生产子系统提供网络传输支持。
1.建设项目环境要求
2.1 大气压力:80~116kPa:
2.2 环境温度:0~+40℃;
2.3 相对湿度不大于95%;
2.4 具有甲烷混合物及煤尘爆炸危险的煤矿井下。
2.项目建设设计规范及标准
设计和安装调试满足最新版国家标准(GB)和关于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的标准,或高于下述标准的行业标准、规范。
《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
《煤矿安全生产在线监测联网备查系统通用技术要求和数据采集标准》(试行)(安监总厅规划〔2016〕138号)
《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
《**省煤矿智能化建设验收办法(试行)》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2887-2011
超滤膜清洗
《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GB 3836.1-2010
《爆炸性环境 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GB 3836.2-2010
《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10
《煤矿通信 检测 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MT 209-90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MT 286-1992
《煤矿用直流稳压电源》MT/T 408-1995
《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MT/T 899-2000
《矿用分站》MT/T 1005-2006
《矿用信息传输接口》MT/T 1007-2006
3d打印机制作《井下移动目标标识卡及读卡器 》MT/T 1103-2009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标识》AQ 1043-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48-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AQ 6210-2007
上述标准和规范仅规定了通用要求,在符合本技术规格书中所列出的各具体技术指标和要求的基础上,投标者可以采用高于或相当于上述国家标准。
二、技术参数
1.系统功能和要求
1.1系统性能要求
1.1.1 最大监控容量
系统允许接入读卡分站256台,本安型读卡器1024台,标识卡 65535 张,每台读卡分站通过远程本安供电方式接入的读卡器数量不少于4台。
1.1.2并发识别数量
并发识别数量 200 张。 拉配
1.1.3 最大位移速度
最大位移速度不小于 10m/s。
1.1.4 漏读率
漏读率不大于 10-4
1.1.5 信号覆盖范围
UWB信号覆盖半径不小于400米 (无遮挡视距) 【提供安标检验报告佐证】 ;
1.1.6 最大传输距离
★读卡器至读卡分站之间应采用远程本安供电方式,最大本安供电距离应不小于2km;(采用 MHYV 1×4 通信电缆,单芯截面积 1.5mm2);【提供安标检验报告佐证】;
读卡分站与交换机之间最大传输距离应不小于20km;
1.1.7 识别距离与精度
在无遮挡无近频干扰条件下,在400m范围内,UWB静态识别精度不超过 30cm【提供安标检验报告佐证】;
1.1.8 最大巡检周期
系统最大巡检周期应不大于5s。
1.1.9 误码率
误码率应不大于10-8。
1.1.10存储时间
携卡人员出/入井时刻、出/入重点区域时刻、出/入限制区域时刻、进入识别区域时刻、出/入巷道分支时刻及方向、超员、超时、工作异常、卡号、姓名、身份证号、年龄、职务或工种、所在区队班组、主要工作地点等记录应保存3个月以上。当主机发生故障时,丢失上述信息的时间长度应不大于5min;读卡器存储数据时间不小于2h,待通讯恢复时再将数据 上传。地面监控主机能保存5年以上的监测数据;
1.1.11 画面响应时间
调出整幅画面85%的响应时间应不大于2s,其余画面应不大于5s。
1.1.12双机切换时间
从工作主机故障到备用主机投入正常工作时间应不大于1min。
1.1.13 车辆标识卡电池工作时间
1)采用可更换不可充电锂电池时,电池寿命不小于12个月;
2)如采用充电电池时,单次充电后的工作时间不小于3个月。
1.1.14 备用电源工作时间
在电网停电后,备用电源能保证系统连续监控时间不小于4h;具备电源智能化管理功能。
1.1.15 ★系统抗电磁干扰能力【提供安标检验报告佐证】:
地面设备3级静电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
2级电磁辐射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
3级脉冲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水利u型槽成型机
3级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
1.2 WiFi6无线通信功能要求
1.2.1快速漫游
每个的WiFi信号全部一致,形成同一个网络,采用统一规则执行,与之间应支持快速漫游协议。
1.2.2安全管理功能
未经确认和授权的接入点(AP)或无线终端无法接入到本系统中。支持802.11ax 标准,支持从WEP、TKIP到AES的加密协议。可将应用层设备的管理地址与管理地址完全分开,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增强网络安全性。
1.2.3标准开放式网络
采用标准的802.11ax协议,具备标准的WiFi设备接入能力,任何IP型的设备,或者设备通过IP化接口,可以直接与系统相连接,无需编制任何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即可实现该设备的无线化、互联化。
1.2.4频率要求
覆盖2.4GHz/5.8GHz,完整涵盖低速与高速设备;覆盖区域信号质量不低于-80db,通讯协议支持IEEE802.11b\n\g\ac\ax,wifi接入带宽不低于600M(终端设备支持802.11ax协议,并在5G频段下应用)。
1.2.5语音通信功能
在信号覆盖范围内,可实现手机与手机、手机与调度台之间的语音通信及短信通信。通过智能手机,可实现视频、图像及各类APP 应用。通过中继可实现与矿有线调度电话互联互通,实现井下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的语音通信。
后埋式止水带
1.2.6数据传输功能
无线网络具备较高的无线数据业务承载能力,可为其它无线终端设备提供传输通道,实现数据及视频图像的无线传输。在设计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线WiFi网络信号全覆盖,提供通用无线传输平台,为矿井无线语音、无线视频、监控数据的传输提供无线传输通道。应采用WiFi6无线通信技术。
1.2.7主要业务功能
系统具有语音调度、视频监控、即时消息、访问互联网、数据采集等功能。
手机与手机通讯:可实现系统内部手机之间的相互通讯;
手机与固定电话通讯:系统可以与矿上已有的调度机对接,实现手机与固定电话的通讯;
调度功能:可实现对井下无线手机的强插、、强接、广播、电话会议等调度功能;
状态查询显示:能够通过图标颜和文字指示出用户状态,当用户处在呼入、呼出、通话这三种状态时,可监控此用户正在通话的对方号码;
短信功能:可实现点对点短信及漏接电话提醒功能;
支持网页浏览、在线视频播放、即时通讯、企业信息化与自动化监控平台应用;
录音功能:最大可支持全线路用户的实时录音功能;
通话记录:支持无线手机和有线电话的用户通话记录查询;
分组对讲:可实现分组的动态管理,井上调度员或有权限的手机用户可灵活地划分对讲组。
1.3网络管理软件要求
无线内置网管型千兆交换机板卡,应提供交换机板卡网管软件,具备以下功能:
1)独立网管软件支持浏览器管理,具备拓扑信息显示、单台设备配置、在线设备统计、批量设备配置等各项功能。
2)拓扑信息
通过列表方式实时显示当前拓扑内的所有,显示实际名称,各之间链路连接
顺序,形成直观的链路连接图,能够在拓扑信息界面内手动添加,具备远程控制设备重启功能,具备拓扑链路测试功能。
1.4精准人员定位系统功能要求
1.4.1 系统登录及管理功能
登录系统的用户分为多种权限,根据用户岗位划分权限,只有具有系统设置权限的用户才可以对系统进行参数设置、修改等操作。
1.4.2 分类统计与管理
实时对煤矿人员/车辆入井时间、升井时间、工作时长等进行统计、查询;能实时对各单位人员下井班数、班次、实工、虚工等情况进行监测和分类统计;能实时对井下各监测区域工作人员/车辆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行分类统计。能自动汇总、存储、自动生成报表和打印以上各信息。
系统提供以下数据的存储功能:
a)携卡人员位置及其时刻;
b)携卡人员出/入井时刻;
c)携卡人员出/入重点区域时刻;
d)携卡人员出/入限制区域时刻;
e)携卡人员出/入作业地点时刻;
f)携卡人员超层越界起/止时刻;
g)携卡人员临近老空区起/止时刻;
h)携卡人员临近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起/止时刻;
i)携卡人员临近冲击地压危险区起/止时刻;
j)超员总数、起止时刻及人员;
k)超时人员总数、起止时刻及人员;
l)超层越界人员总数、起止时刻及人员;
m)临近老空区人员总数、起止时刻及人员;
n)临近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人员总数、起止时刻及人员;
o)临近冲击地压危险区人员总数、起止时刻及人员;
p)工作异常人员总数、起止时刻及人员;
q)卡号、姓名、身份证号、出生年月、职务或工种、所在区队班组、主要工作地点等。
r)监测区域历史任意一时刻人员总数、起止时刻及人员;
s)监测井下历史任意一时刻人员总数、起止时刻及人员;
系统提供以下查询功能:磁流变阻尼器
a)按人员查询;
b)按时间查询;
c)按地域查询;
d)按定位分站查询;
e)按超时报警查询;
f)按超员报警查询;
g)按限制区域报警查询;
h)按超层越界报警查询;
i)按工作异常报警查询;
j)按人员分类查询;
k)按部门查询;
m)按工种查询等;
r)按时刻查询区域人员总数、起止时刻及人员;
r)按时刻查询历史人员总数、起止时刻及人员.
检卡显示:在系统配置唯一性识别装置硬件的情况下,系统具备考勤和唯一性检测功能,可在大屏上显示经过人员姓名、卡号、部门、职务、出入井时间以及井下各部门人员等信息,大屏直接接入即可显示。
下井人数查询:可按条件统计全矿或某部门、某一天或某一个月的下井总人次; 便于相关管理部门了解特定时间段的全矿下井情况,方便制定相关安全等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