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油脂提取方法;
2、学习实际样品的分析方法,通过对食用植物油脂主要特性的分析,包括试样的制 备别离提纯、分析条件及方法的选择、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标准曲线的制作以及数据处理等内容,综合训练食品分析的基本技能; 3、掌握鉴别食用植物油脂品质好坏的基本检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与相关知识
食用植物油脂品质的好坏可通过测定其酸价、碘价、过氧化值、羰基价等理化特性来判断:
1、油脂酸价:酸价〔酸值〕是指中和1.0g油脂所含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
克数。酸价是反映油脂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同一种植物油酸价越高,说明其质量越差越不新鲜。测定酸价可以评定油脂品质的好坏和贮藏方法是否恰当。
中国《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规定:酸价,花生油,菜子油,大豆油≤4,棉子油≤1。
2、碘价:测定碘价可以了解油脂脂肪酸的组成是否正常有无掺杂等。最常用的是氯
化碘—乙酸溶液法〔韦氏法〕。其原理:在溶剂中溶解试样并加入韦氏碘液,氯化碘则与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起加成反应,游离的碘可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从而计算出被测样品所吸收的氯化碘〔以碘计〕的克数,求出碘价。常见油脂的碘价为:大豆油120~141;棉子油99~113;花生油84~100;菜子油97~103; 芝麻油103~116;葵花子油125~135;茶子油80~90;核桃油140~152;棕榈油44~54;可可脂35~40;牛脂40~48;猪油52~77。碘价大的油脂,说明其组成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或不饱和程度高。
3、过氧化值:检测油脂中是否存在过氧化值,以及含量的大小,即可判断油脂是否
新鲜和酸败的程度。常用滴定法,其原理:油脂氧化过程中产生过氧化物,与碘化钾作用,生成游离碘,以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计算含量。中国“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16-85〕”规定:过氧化值〔出厂〕≤0.15%。
4、羰基价:羰基价是指每千克样品中含醛类物质的毫摩尔数。用羰基价来评价油脂
中氧化产物的含量和酸败劣度的程度,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我国已把羰
基价列为油脂的一项食品卫生检测项目。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羰基价作为评价油脂氧化酸败的一项指标。常用比法测定总羰基价,其原理:羰基化合物和2,4—二硝基苯胺的反应产物,在碱性溶液中形成褐红或酒红,在44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可计算出油样中的总羰基价。中国《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规定:羰基价≤20 mmo l/kg。
三、仪器与试剂
〔一〕实验室提供以下仪器和试剂
1、仪器:
碘量瓶、250mL各种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10ml具塞玻璃比管、常用玻璃仪器。
2、试剂
〔1〕酚酞指示剂〔10g / L〕:溶解1g酚酞于90 mL〔95%〕乙醇与10 mL水中。〔2〕氢氧化钾标准溶液[C〔KOH〕=0.05mol/L]。
〔3〕碘化钾溶液〔150g/L〕:称取15.0g碘化钾,加水溶解至100 mL,贮于棕瓶中。
〔4〕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1mol / L〕:按GB601配制与标定。
〔5〕韦氏碘液试剂:分别在两个烧杯内称入三氯化碘7.9g和碘8.9g,加入冰醋酸,稍微加热,使其溶解,冷却后将两溶液充分混合,然后加冰醋酸并定容至1000mL。
〔6〕〔分析纯〕。
〔7〕环己烷〔分析纯〕。
〔8〕冰乙酸〔分析纯〕。
〔9〕可溶性淀粉〔分析纯〕。
〔10〕饱和碘化钾溶液:称取14g碘化钾,加10 mL水溶解,必要时微热使其溶解,冷却后贮于棕瓶中。
西花蓟马
〔11〕精制乙醇溶液:取1000mL无水乙醇,置于20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5g 铝粉、10g氢氧化钾,接好标准磨口的回流冷凝管,水浴中加热回流1h,然后用全玻璃蒸馏装置,蒸馏收集馏液。
〔12〕精制苯溶液:取500mL苯,置于1000mL分液漏斗中,加入50mL硫酸,小心振摇5min,开始振
摇时注意放气。静置分层,弃除硫酸层,再加50mL硫酸重复处理一次,将苯层移入另一分液漏斗,用水洗涤三次,然后经无水硫酸钠脱水,用全玻璃蒸馏装置蒸馏收集馏液。
〔13〕2,4-二硝基苯肼溶液:称取50 mg2,4-二硝基苯肼,溶于100mL精制苯中。
〔14〕三溶液:称取4.3g固体三,加100mL精制苯溶解。
〔15〕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称取4g氢氧化钾,加100mL精制乙醇使其溶解,置冷暗处过夜,取上部澄清液使用。溶液变黄褐则应重新配制。
〔二〕学生自配及标定试剂
1、氢氧化钾标准溶液〔0.05mol / L〕的标定:〔按GB601标定或用标准酸标定〕。
2、中性乙醚—乙醇〔2+1〕混合液:按乙醚—乙醇〔2+1〕混合,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所配的KOH溶液中和至刚呈淡红,且30s内不退为止。
3、—冰乙酸混合液的配制:量取40ml,加60ml冰乙酸,混匀。
4、淀粉指示剂〔10g / L〕配制:称取可溶性淀粉0.50g,加少许水,调成糊状,倒入50ml沸水中调匀,煮沸至透明,冷却。
5、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0020mol / L〕配制:用0.1mol / 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稀释。
现金管理终端四、实验内容
〔一〕酸价测定〔参照GB/T5009.37—2003〕
1、分析步骤
称取3.00g—5.00g混匀的试样,置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中性乙醚—乙醇混合液,振摇使油溶解,必要时可置于热水中,温热使其溶解。冷至室温,加入酚酞指示剂2-3滴,以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初现微红,且0.5min内部退为终点。
2、结果计算
式中:
X——试样的酸价〔以氢氧化钾计〕,单位为毫克每克〔mg/g〕;
V——试样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溶液体积,单位毫升〔mL〕;
C——氢氧化钾标准溶液实际浓度〔mol/L〕;
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56.11——与1.0mL氢氧化钾标准溶液[C〔KOH〕=1.000mol / L]相当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二〕碘价测定〔韦氏法〕
1、分析步骤:
金银花采摘机试样的量根据估计的碘价而异〔碘价高,油样少;碘价低,油样多〕,一般在0.25g左右。将称好的试样放入500mL锥形瓶中,加入20mL环己烷—冰乙酸等体积混合液,溶解试样,准确加入25.00mL韦氏试剂,盖好塞子,摇匀后放于暗处30min以上〔碘价低于150的样品,应放1h;碘价高于150的样品,应放2h〕。反应时间结束后,加入20mL 碘化钾溶液(150/L)和150mL水。用0.1mol / L硫代硫酸钠滴定至浅黄,加几滴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剧烈摇动后蓝刚好消失。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做一空白实验。
2、结果计算
移动管式喷砂机式中:——试样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空白试剂消耗硫代硫酸钠的体积,mL;
C——硫代硫酸钠的实际浓度,mol / L;
m——试样的质量,g;
0.1269——1/2的毫摩尔质量,g/mmol。
〔三〕过氧化值的测定〔参考GB/T5009.37—2003第一法〕
1、分析步骤导尿管原理
称取2.00g—3.00g混匀〔必要时过滤〕的试样,置于250mL碘瓶中,加30mL —冰乙酸混合液,使试样完全溶解。加入1.00mL饱和碘化钾溶液,紧密塞好瓶盖,并轻轻摇匀0.5min,然后再暗处放置3min。取出加100mL水,摇
匀,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0.0020mol/L〕滴定,至淡黄时,加1mL 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消失为终点,用相同量—冰乙酸溶液、碘化钾溶液、水,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2结果计算
试样的过氧化值按式〔3〕和式〔4〕进行计算
X1=m×100
X 2=X
1
×
式中:
X
1
——试样的过氧化值,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X
2
—
—试样的过氧化值,单位为毫摩尔每千克〔mmol/kg〕;
V
1
哺乳服装——试样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
2
——试剂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C——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 / L〕;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0.1269——于1.00mL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1.000 mol / L]相当的碘的质量,单位为克〔g〕;
78.8——换算因子。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四〕羰基价测定〔参考GB/T5009.37—2003〕
1、分析步骤
精密称取约0.025—0.5g试样,置于25mL容量瓶中,加苯溶解试样并稀释至刻度。吸取5.0mL,置于25mL具塞试管中,加3mL三溶液及5mlL2,4-二硝基苯肼溶液,仔细振摇混匀,在60°C水浴中加热30min,冷却后,沿试管壁慢慢加入10m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使成为二液层,塞好,剧烈振摇混匀,放置10min。以1cm比杯,用试剂空白调节零点,于波长440nm处测吸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