兑换频率限制(一)视频监控系统
1、管路敷设
视频监控系统得管路敷得特殊要求主要有:
(1)分线箱暗敷时一般应预留墙洞。墙洞大小按分线箱尺寸留有一定余量,上下边增加20~30mm,左右增加10~20mm。底边高度距地0、5~1、0m。
(2)过路箱一般用作暗配线时电缆管线得转接或连续用,箱内不应有其她管线穿过. (3)建筑物内横向布放得暗管管径不宜大于25mm,吊顶或墙内水平、垂直敷设得管路管径不宜大于40mm。
2、线缆敷设
ﻩ视频监控系统得缆线敷设得特殊要求主要有:
(1)探测信号传输线、图像声音复合传输线不得与照明线、电力线同线槽、同出线盒、同连接箱安装.
启动子
(2)视频与射频心信号得传输宜用六类带屏蔽双绞线,也可选用光缆。
1)摄像机安装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①将摄像机逐个通电进行检测与粗调,在摄像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后,方可安装。②检查云台得水平、垂直转动角度,并根据设计要求定位云台转动起点方位。③检查摄像机在防护罩内得紧固情况。④检查摄像机与支架得安装尺寸。
2)在搬动、架设摄像机过程中,不得打开镜头盖.
3)在高压电设备附近架设摄像机时,应根据带电设备得要求,确定安全距离。
4)摄像装置得安装应牢靠、稳固。
5)从摄像机引出得电缆宜留有1m得余量,不得影响摄像机得转动。摄像机得电缆与电源线均应固定,并不得用插头承受电缆得自重。
6)先对摄像机进行初步安装,经通电试瞧、细调,检查各项功能,观察监视区域得覆盖范围与图像质量,符合要求后方可固定.
7)摄像机在转动过程中尽可能避免逆光摄像。
8)电梯轿厢内得摄像机应安装在电梯轿厢顶部、电梯操作器得对角处,应能监视到电梯轿厢内全景.
9)电梯顶部安装摄像机时,支架需要根据现场情况选用或制作,角度要在现场测试后确定.
10)电梯轿厢内摄像机用信号电缆,可选用电梯随行电缆内得同轴电缆。也可沿随行电缆安装一条随行同轴电缆,同轴电缆应与随行电缆在适当位置绑扎固定,摄像机得信号应首先送到电梯机房,然后再传送到保安控制室。
(2)监控室
1)机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机架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有困难时可根据电缆地槽与接线盒位置做适当调整。②机架得底座应与地面固定.③机架安装应竖直平稳,垂直偏差不得超过1‰。④几个机架并排在一起,面板应在同一平面上,并与基准线平行,前后偏差不得大于3mm,两个机架中间缝隙不得大于3mm。对于相互有一定间隔而排成一列得设备,其面板前后偏差不得大于5mm。⑤机架内得设备、部件得安装,应在机架定位完毕并加固后进行,安装在机架内得设备应牢固、端正。⑥机架上得固定螺丝、垫片与弹簧垫圈均应按要求紧固不得遗漏。
2)控制台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控制台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②控制台应安放竖直,
台面水平.③附件完整,无损伤,螺丝紧固,台面整洁无划痕。④台内接插件与设备接触应可靠,安装应牢固;内部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无扭曲脱落现象。
3)监控室内得电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①采用地槽或墙槽时,电缆应从机架、控制台底部引入,将电缆顺着所盘方向理直,按电缆得排列次序放入槽内;拐弯处应符合电缆曲率半径要求。电缆离开机架与控制台时,应在距起弯点10mm处成捆捆绑,根据电缆得数量应每隔100~200mm捆绑一次。②采用架槽时,架槽宜每隔一定距离流出出线口.电缆由出线口从机架上方引入,在引入机架时,应成捆绑扎。③采用电缆走道时,电缆应从机架上方引入,并应在每个梯扶上进行绑扎。④采用活动地板时,电缆在地板下可灵活布放,并应顺直无扭绞;在引入机架与控制台处还应成捆绑扎.
4)在敷设得电缆两端应留适度余量,并标示明显得永久性标记。
5)各种电缆与控制线插头得装设应符合产品生产厂家得要求。
6)引入、引出房屋得电缆,在出入口处应加装防水罩.向上引入、引出得电缆,在出入口处还应做滴水弯。其弯度不得小于电缆得最小弯曲半径.电缆沿墙上下引入、引出时应设支持物,电缆应固定(绑扎)在支持物上支持物得间隔距离不宜大于1m。
7)监视器得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①监视器可装设在固定得机架与机柜上,也可装设在控制台操作
柜上。当装在柜内时,应采取通风散热措施。②监视器得安装位置应使屏幕不受外来光直射,当有不可避免得光时,应加遮光罩遮挡。③监视器得外部可调节部分,应暴露在便于操作得位置,并可加保护盖。
(1)系统干扰措施。系统得供电及接地好坏,直接影响系统得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总得思路就是消除或减弱干扰,切断干扰得传输途径。提高传输途径对干扰得衰减作用,具体措措施就是:
1)接地。整个系统采用简单接地,接地母线采用同质线,采用联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得把于0、5Ω(以最终设计为准)。为了保证整个系统采用单点接地,在工程实施中做到视频信号传输过程中每路信号之间严格隔离、单独供电,信号共地集中在中心机房,由于机接地措施得科学合理,有力地保证了系统得抗干扰能力.
2)供电。安全防范系统得供电方式只有两种,一种就是集中供电方式即电源都引自一处,另一种就是分布供电,摄像机等前端设备在安装位置附近取电源。从抗干扰效果得角度讲,集中供电方式更好一些,可以基本消除各处参考电位不等得情况。本工程采用集中供电方式,摄像机、录像机、解码器等设备得电源都由控制室集中供给。系统得电源由低压配电屏引出专用回路(不能从动力柜电箱引出),再接至控制中心得配电箱,根据系统对供电得要求,安全防范系统采用在线集中式UPS供电方
式。UPS供电采用在线交互式结构,由于UPS得逆变器与输出总就是处于接通状态,对电源有得滤波及稳压、调压作用,具有高效、可靠及优越得电源保护功能等优点.
3)屏蔽。视频传输线缆、摄像机得电源线与控制线均穿金属管敷设,且金属管需要良好地接地,视频传输线缆与电源线、控制线不得穿在同一管内。
4)布线。视频传输线缆、电源线与控制线不与电力线共管及平行安装,若无法避免平行安装时,两条线管应接地且保持8cm左右得间距(具体间距由电力线传送得功率、平行长度决定);网线、控制线尽可能采用整根完整电缆,不允许人工连接加长;布线尽量避免配电箱/配电网(高频干扰源)、大功率电动机(谐波干扰源)荧光灯管,电子镇流器、开关电源、电话线等干扰源。
5)可维护性。除了选用得设备具有良好得可维护性外,工程实施中也应当充分考虑系统得易维护性。系统在配电竖井都设置了视频电缆与控制电缆得转接接线箱,以方便今后得测试维修;由于控制中心机房中视频线、控制线、电源线多达数百根,需要对每根线缆
青嵩素用标有数码得套管逐一编号.
(2)抗干扰设计,由于建筑物内得电气环境比较复杂,容易形成各种干扰源,如果施工过程中未采取恰当得防范措施,各种干扰源就会通过传输线缆进入安全防范系统,造成视频图像质量下降、系统
控制失灵、运行不稳定等现象。因此研究安全防范系统干扰源得性质,了解其对安防系统得影响方式,以便采取措施解决干扰问题,提高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质量,确保系统得稳定运行非常有益。
(3)防雷设计.安全防范系统采用集成微电子设备,设备得耐过压、耐过流得水平下降,对雷电(包括感应雷及操作过电压),浪涌得承受能力下降。感应雷侵入用电设备及计算机网络系统得途径主要有四个方面交流电380、220V电源线引入;信号传输通道引入,地电位反击及空间雷山电磁脉冲(LEMP)等。为了确保机房设备及电脑网络系统稳定可靠运行,以及保证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有安全得工作环境,根据我国及国际有关规范规定,提出本防雷方案。
一般来说,感应雷没有直击雷那么猛烈,但它发生得几率比直击雷高得多,所以预防感应雷就是主要重点措施。
1)接地系统。
依据国标及部标推荐得综合接地(即直流工作地、交流工作地、交流保护地、防雷接地联合接地)得原则,利用基础地(地网)作工作地、防雷地及电源地,即共用接地体(有时亦称作联合接地体。
共用接地体接地电阻值必须不大于1Ω。需用专业得接地电阻测试仪进行测量,以检测地网处20~40m范围内土壤接地电阻率就是否偏高,以及安装点与地网处地电阻率分布就是否均匀,否则必须附
设人工接地体(如增加地网得面积或埋地深度,对于高地电阻率得地区,需用电解地极或添加化学药剂得方法改良地电阻率),直到总体接地电阻换算值(冲击电阻)≤1Ω,从而实现各安装点得“三地等电位”以及各设备之间得地电位相等,有效避免由于各接地点间地电位不同而引起得地电位反击、设备机壳/线缆对地得高压放电现象.
由于要求接地电阻小于1Ω,室外较近得安装点可采用“就近接地法”,即安装点得屏蔽金属管、主机工作地、防雷地、电源地通过10mm²以上得软铜线与建筑物内部最近得钢筋进行连接,从而降低接地成本,若较远得安装点,如150m左右,则需要在安装点做接地工作点(小地网)。首先测量该处得地电阻率与建筑物地网处地电阻率得差异。如果差异较小,可用下述设备做地网,主要包括50mm×50mm×5mm角钢4根,10mm ²,软铜线6m,40mm×4mm热镀锌扁钢10m,铜铁接头4个(以上所述为大概数字,数量可酌情变动)。
插板闸门
2)供电系统得防雷保护。①进入大楼内得交流电力线缆采用地下电力电缆,其电缆金属护套得两端均作良好接地,②UPS输入端口分别接入(OBO)第二级电源避雷器,V20-C/2。③视频矩阵箱、报警主机、门禁控制器、监视器、画面处理器、录像机、微机等精密设备配置APC第三级电源防雷器插座PR5—CH。④根据该工程得具体情况分析,可以从第二级开始,做供电系统防雷。
3)信号系统得防雷及其设备配置。随着设备得高度集成化,用于系统得微电子设备不断增多,控制
单元与接口得连接,使得控制终端与设备之间具有大量得数据线、控制线路,由于它们传输得电平低、速率高,对雷电浪涌十分脆弱,摄像机至交换机之间设置防雷保护器就是十分必要得。
4)使用防雷器注意事项.①防雷保护器必须通过接地端以尽可能短得路径接地。②控制中心内所有设备采用单点接地法,即所有地线全部接到接地汇集排上,再由汇集排与地网相连.接地汇集排采用120mm²得铜排,各设备得接地线采用20mm²得多股铜导线。接
地线两端得连接点得电气接触良好,并采取防腐、防氧化处理。③设备安装时,应与大楼外墙柱及柱子保持一定得安全性距离。④信号防雷器连接必须与数据进线方向一致。不同类型得数据传输线应选用不同类型得保护器。
5、其她要求
(1)分线箱暗敷时一般应预留墙洞。墙洞大小按分线箱尺寸留有一定余量:上下边增加2~30mm,左右增加10~20mm。底边高度距地0、5~1、0m。
(2)过路箱一般做作暗配线时电缆管线得转接与连续用,箱内不应有其她线穿过。(3)探测信号传输线,图像声音复合传输线不得与照明线、电力线同线槽、同出线盒、同连接箱安装。
(4)摄像机采用集中供电;当供电线与控制线合用多芯线时,多芯线与电缆可一起敷设。
(5)所有接地极得接地电阻应进行测量;经测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在接地回填土中加入无腐蚀性长效降阻剂;当仍达不到要求时,应经过设计单位同意,采取更换接地装置得措施.
(6)监控室内接地母线得路由、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地母线得表面应完整,无明显损伤与残余焊剂渣,在铜带母线光滑无毛刺,绝缘线得绝缘层不得有老化龟裂现象。
2)接地母线应铺放在地槽或电缆走道中央,并固定在架槽得外侧,母线应平整,不得有歪斜、弯曲。母线与机架或机顶得连接应牢固端正。
3)电缆走道上得铜带母线可采用螺丝固定;电缆走道上得铜绞线母线,应绑扎在横担上。(8)系统得工程防雷接地安装,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接地安装应配合土建施工同时进行。
6、系统调试及验收
(1)系统调试。调试工作由系统供货商负责,施工单位配合.
1)一般要求。①视频监控系统调试应在建筑物内装修与系统施工结束后进行。②视频监控系统调试前,应具备施工时得图纸资料与设计变更文件以及隐蔽工程得检测与验收资料等。③调试负责人必须
增大药剂
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由熟悉该系统得工程技术人员担任。④具备调试所用得一起设备,且这些设备符合计量要求。⑤检查施工质量,做好与施工队伍得交接.
2)调试前得准备工作。①电源检测:接通控制台总电源开关,检测交流电源电压;检查稳压电源上电压表读数;合上分电源开关,检测各输出端电压,直流输出极性等,确认无误后,再给每一回路通电。②线路检查:检查各种接线就是否正确.用250V兆欧表对控制电缆进行测量,线芯与线芯、线芯与地间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Ω;用500V兆欧表对电源电缆进行测量,其线芯间、线芯与地间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Ω。③接地电阻测量.监控系统中得金属护管、电缆桥架、金属线槽、配线钢管与各种设备得金属外壳均应与地连接,保证可靠得电气通路。系统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3)摄像机得调试:①闭合摄像机电源,视频工程宝屏幕上会显示搜索到摄像机IP地址,输入默认账号密码即可进入摄像机。②调节光圈(电动光圈镜头)及聚焦,使图像清晰。③改变变焦镜头得焦距,并观察变焦过程中图像得清晰度。④记录摄像机安装位置、监控部位、IP地址、账户密码。
4)云台得调试:①遥控云台,使其自动巡航,若转动过程中无噪音(噪音应小于
50dB)、无抖动现象、电机不发热,则视为正常。②在云台大幅度转动时,
如遇转动卡顿、遮挡、重点部位逆光时应及时处理。
5)系统调试:①系统调试在单机设备调试完成后进行;②按设计图纸对每台摄像机进行编号、命名;③检查系统得联动性能;④检查系统得录像质量;⑤在现场情况允许、建设单位同意得情况下,改变灯光得位置与亮度,以提高图像质量。
6)在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后,可将系统连续开机24小时,若无异常,则调试结束;
开关量信号7)填写调试报告.
8)写竣工报告。
(2)系统工程得验收。
1)一般规定.①系统得工程验收应由工程得设计、施工、建设(监理)单位与本地区得系统管理部门得代表组成验收小组,按竣工图进行.验收时应做好记录,签署验收证书,并应立卷、归档。②各工程项目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当验收不合格时,应由设计、施工单位返修直到合格后,再行验收。③系统得工程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系统工程得施工质量。系统质量得主观评价。系统质量得客观测试。图纸、资料得移交.
2)系统得工程施工质量.①系统得工程施工质量应按施工要求进行验收,检查得项目与内容应符合“施工质量检查项目与内容表”得规定.②建设(监理)单位应对隐蔽工程进行随工验收,凡经过检验合
格得办理验收签证,在竣工验收时,可不再进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