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的使用条件(注意事项)
制造参照标准,技术参数
说明:制造参照标准《国家木质门行业标准》(后附)
一:本说明所指的货物包括套装门的门扇、门套、饰线、减震条、锁具、合页、门吸等项目;
二:木门的主要技术指标:①所有货物所用的木材含水率均控制在8—12%之间。②通乳器
门扇:门扇厚度为40mm,门边用55mm*33mm的优质松木集成材,门芯为桥洞力学板结构:所用材质为东北产松木齿接材,解除木材的异向性应力,防止木门变形、翘曲;木门边框留有通气孔,保证木门使用过程中质量稳定;芯板表面热压制厚度为5mm的高密板作为面基基材,③门套:采用18mm密度板吸覆PVC,直接染料④饰线:竖饰线厚度为12mm,横饰线厚度为9mm,宽度60mm;安装时采用90°直顶。⑤减震胶条:采用硅胶防撞条,三面缓冲,不易老化,防撞条卡槽式安装,牢固、易安装,经久耐用。⑥五金:锌合金锁具、合页要求304A国标不锈钢。
二:木门在使用过程中的方法及注意事项:①正常使用木门时切忌在门上悬挂重物或让小孩悬在门上玩耍,以免减短使用寿命。② 开关门时,切忌用力过猛,或开启角度过大,这样不仅会损坏木门,严重时会伤及人身;同时木门不宜处长时间处于半开状态,这样对于合页的受力有影响,容易松动。③ 开关门时,要用手轻推(或拉)木门,不能用硬物撞击,防止木门油漆保护层损坏。④ 不可长时间使木门处于潮湿的环境中,以免木门变形; 木门不可长时间被强烈的阳光直射,这样会使油漆变、老化或剥离。⑤ 木门溅上水时用干净的布擦拭干净,以免产生局部膨胀。擦拭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把油漆刮花。
三:木门的日常维护:①清除木门表面污迹时,采用软的棉布擦拭,用硬部很容易划伤表面。污迹太重时,可使用中性洗剂、牙膏或家具专用清洗剂,去污迹后,再干擦。切忌用清水冲洗。②、注意木门不能有强酸或者强碱的化学物品的侵入,否则容易导致油漆脱落,甚至木头腐烂。③ 合面、锁是活动配件,发生松动时,应立即拧紧,合页位置发生响声应及时注意,锁开启时不灵活可往钥匙孔加入适量的铅笔芯末,不可随便注油。④ 由于木材有干缩、湿胀的特性,在温湿度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如出现轻微的开裂或收缩,这是正常的自然现象,随着季节性的变化,这种现象会自然消失。⑤ 为保持木门的光亮泽,应定期打蜡为其保养。
附木质门行业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木质门的分类、规格、标记、材料、要求、检验与实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31 木材含水率测定方法(gb/t 1931-1991,neq iso 3130:1975)
gb/t 4897.1 刨花板 第1部分:对所有板型的共同要求
gb/t 4897.3 刨花板 第3部分:在干燥状态下使用的家具及室内装修用板要求
gb/t 5824 — 1986 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
gb/t 5825 — 1986 建筑门窗扇开、关方向和开关面的标志符号 (neq iso r1226:1970)
gb/t 9846— 2004(所有部分) 胶合板
gb/t 11718 中密度纤维板
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 总则
gb 18580 — 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
gb 1858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b 18583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
gb 18584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木质门 wood door
由木质材料(锯材、胶合材等)为主要材料制作门框(套)、门扇的门。
wb/t 1024——2006
3.2
锯材 sawn lumber;lumber
由原木锯制而成的成品材或半成品材。
3.3
胶合材 glued lumber
以木材为原料通过胶合压制成的柱形材和各种板材的总称。
3.4
全实木榫拼门 solid wood door
以锯材加工制成的门,简称全木门。
3.5
实木复合门 wood composite door
以锯材、胶合材等材料为主要材料复合制成的实型(或接近实型)体,面层为木质单板贴面或其他覆面材料的门。
3.6
夹板模压空心门 hollow core and laminate door
以胶合材、锯材为骨架材料,面层为人造板或高分子材料等经压制胶合或模压成型的中空门称为夹板模压空心门,简称模压门。
4 分类、规格及标记
4.1 分类
4.1.1 按开启形式分
表1开启方式与代号
开启形式 平开门 推拉门 折叠门 弹簧门
代号 p t z h
• 固定部分与平开门或推拉门组合时为平开门或推拉门。
wb/t 1024——2006
4.1.2 按构造分
构造及代号应符合表 2规定。
表2构造与代号
构造 全实木榫拼门 实木复合门 夹板模压空心门
代号 q s k
4.1.3 按饰面分
饰面及代号应符合表 3规定。
表3饰面与代号双桨叶干燥机
饰面 木皮 人造板 高分子材料
代号 m r g
4.1.4 门扇开、关方向和开关面的标志符号
门扇开、关方向和开关面的标志符号应符合 gb/t 5825 — 1986的规定;既顺时针方向关闭,用“5”表示(见图1);逆时针方向关闭,用“6”表示(见图2);门扇的开面用“0”表示,门扇的关面用“1”表示。
图 1顺时针方向关闭“5” 图2逆时针方向关闭“6”
4.2 规格
4.2.1 门洞口的尺寸
门洞口的尺寸应符合 gb/t 5824 — 1986的规定。推荐700㎜×2000㎜、760㎜×2000㎜、800㎜×2000㎜、900㎜×2000㎜、700㎜×2100㎜、760㎜×2100㎜、800㎜×2100㎜、900㎜×2100㎜、1200㎜×2100㎜。
4.2.2 门的构造尺寸
门的构造尺寸可根据门洞口饰面材料、附框尺寸、安装缝隙确定。
4.3.3 门扇的厚度
wb/t 1024——2006
门扇的厚度分为 30㎜、35㎜、38㎜、40㎜、42㎜、45㎜、50㎜。
4.2.4 门框(套)厚度
门框(套)厚度依墙厚相应确定。
4.3 标记及示例
4.3.1 标记
木质门的标记由开启方式、构造、饰面、开关方向和洞口尺寸顺序组合而成。(见图3)
洞口尺寸
开关方向饰 面
饰面构造、开启方式
图 3 木质门的标记
4.3.2 示例
平开实木复合门,木皮饰面,顺时针关闭,洞口宽 900㎜,高2100㎜。
标记为 psm5 — 0921
5 材料
5.1 木材
5.1.1 品种、材质
选用木材品种、材质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规定材质等级时,全木榫接门所用木材质量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5.1.2 木材含水率
选用木材的含水率应不大于 12%。在高湿地区和高湿月份含水率允许值可略大些,但不得大于当地当月平衡含水率。
5.2 胶合材
5.2.1 中密度纤维板
wb/t 1024——2006
选用的中密度纤维板应符合 gb/t11718中规定的一级品要求,密度不低于0.68g/cm3 。
5.2.2 刨花板
选用刨花板时,应符合 gb/t 4897.1和gb/t 4897.3 中规定的要求。
5.2.3 胶合板
选用胶合板,应符合 gb/t 9846.1~9846.8 — 2004中规定的ⅱ类胶合板要求。
5.2.4 甲醛释放量
选用的各种胶合材甲醛释放量应符合 gb18580 — 2001中规定的e1级要求。
拉碗 5.3 胶粘剂
网络视频传输 胶粘剂质量应符合相关品种胶粘剂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规定。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 gb18583中规定的要求。
5.4 油漆
油漆质量应符合相关品种油漆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规定。油漆中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 gb18581中规定的要求。
5.5 玻璃
玻璃质量应符合相关品种玻璃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规定。玻璃应根据功能要求选取适当品种、颜,宜采用安全玻璃。
5.6 饰面材料
饰面材料可选用木皮、三聚氰胺浸渍纸贴面、 pvc贴面等,应按设计要求和功能要求选用。
选用木皮做饰面材料时,厚度应不小于 0.2㎜。
选用非木质材料时,应达到环保要求。
5.7 密封材料
密封材料质量应符合相关品种密封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规定。
5.8 五金件、附件、紧固件
五金件、附件、紧固件应满足功能要求。符合相关品种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规定。
6 要求
wb/t 1024——2006
6.1 允许偏差
木质门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4的规定。
表4木质门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单位为毫米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框、扇厚度 +1.0 -1.0 用千分尺检查
框高度与宽度 +3.0 +1.5 用钢尺检查
扇高度与宽度 -1.5 -3.0 用钢尺检查
框、扇对角线长度差 3.0 用钢尺检查,框量里角,扇量外角
框、扇截口与线条结合处高低差 1.0 用钢直尺和塞尺检查
扇表面平整度 2.0 用 1米靠尺和塞尺检查
扇翘曲 3.0 在检查平台上,用塞尺检查
框正、侧面安装垂直度 1.0 用 1米垂直检测尺检查
框与扇、扇与扇接缝高低差 1.0 用钢直尺和塞尺检查
6.2 留缝限值
组装木质门的留缝限值应符合表 5的规定。
表5木质门的留缝限值和检验方法 单位为毫米
项目 留缝限值 检验方法
门扇与上框间留缝 ≥1.5 ≤4.0 用塞尺检查
门扇与侧框间留缝 ≥1.5 ≤4.0
门扇与地面间留缝 外门 ≥4.0 ≤6.0
内门 ≥6.0 ≤8.0
卫生间 ≥8.0 ≤10.0
6.3 装饰面贴面表面外观要求
装饰面贴面表面外观应符合表 6的规定。
表6装饰面贴面表面外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