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水线结构的8位MCU设计

阅读: 评论:0

摘要
摘要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SOC(片上系统)的设计方法也逐渐普及。这对嵌入式MCU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80C51是一款非常经典的8位MCU,至今仍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它较低的指令执行速度大大限制了在高速控制中的应用。流水线的设计方法对提高系统工作速度是非常有效的。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流水线结构并且与80C51指令兼容的MCU。
本文主要对如何在复杂指令集MCU中采用流水线结构作了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碟片播放机1)根据流水线工作方式的基本原理,对51指令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3级流水线的方案:取指,译码和执行。
2)根据3级流水线对MCU结构进行划分并提出实现方法。译码模块采用了微程序的译码方式。指令的执行过程实际上是数据在数据通道的流动过程,详细探讨了数据通道的建立和主要指令执行过程中数据流动的路径。
3)对ALU单元做了全新的设计。和80C51有很大不同的是ALU中取消了两个输入暂存器以加快数据传输速度,ALU的输入操作数直接从寄存器取出:ALU的输出扩展大16位以便于在执行控
制转移类指令时可以直接将计算得到的程序转移地址传送给程序计数器;在ALU中还使用了超前进位加法器和阵列乘法器来提高运算速度。咖啡加工
4)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用Verilog建立了MCU的寄存器传输级模型,经过综合编译后下载到FPGA上进行了模拟。分析了综合后的时序和面积结果。
防尘服
根据软件仿真和FPGA模拟的结果证实,本文设计的MCU在指令平均执行速度上比传统80C51提高了7倍。
关键词:复杂指令集;流水线;数据通道;超前进位加法器
兰壹堡:.兰查兰堡主主竺笙苎
ABSTRACT
WiththedevelopmentofVLSI(Very
largeScaleIntegration),SOC(SystemOnChip)becomesapopularmethodfordesign.ItneedsthefasterEmbeddedMCU(MicroprogrammedControlUnit)toreal青梅1H
izethesystem.80C51isaclassic8-bitMCUthatisstillappliedinmanyfieldstoday,butithaslowinstructionexecutionefficiencythatlimittheapplicationinhigh—speedsystem.ThepipelinedesignmethodisknowntOhavethehighperformanceinspeed.Inthisdissertation,weproposeasynchronousprocessoriscompatiblewith80C51_
Theresearchofthisdissertationisfocusedonhowtodesignahigh—speedMCUbasedonpipelinestructure.Themaincontentissuchaspect:
1)Accordingtothetheoryofpipeline,weanalyzedtheinstructionsetof
80C51andproposeda3-stagesynchronouspipelinearchitectureasfollow:instructionfetch(IF),instructiondecode(ID)andexecution(EX).
21WedividedtheMCUstructureintothreemodulesaccordingtothethreestagespipeline.Eachmodule’Sarchitectureisintroducedrespectively.Micro—programcontrollerisadoptedforinstructiondecoding.Theprocessofinstructionexecutionisactuallythecourseofdataflowthroughdatapath.Wediscussedhowtoestablishofdatapathanddepictedthemaininstructions’dataflowindetail.
3)WeproposedanewALUarchitecturebasedondatapath.ThetwotemporaryinputregistersofALUareomittedinordertOreducethedatapathdelay.TheoperandsofALUarefetchedfromdatapathdirectly.TheoutputofALUexpandto16bitswhichcanprovidethenewprogrampointertOIFmoduledirectlywhenexecutingtheprogrambranchinginstructions.TheCarryLookaheadAdderandArrayMultiplieraredesignedinordertOgethighspeedperformance.
4)Weusedtop—downdesignmethod.TheMCUisdescribedwithveriloginRTLlevelandimplementedwithFPGA(APEX20k200ALTERA).Weanalyzedthetimingandareaofsynthesisresult.
miankongqu
TheMCUdesignis7timesfasterthan80C51throughtheverificationonsoftwareandFPGA.
Keywords:CISC:Pipeline;DataPath;CarryLookaheadAdder(CLA)
lI
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
人承担。
作者签名:8l胡日期:20045月31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南理工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回。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4”)
作者签名:导师签名:穹则
啦磊窜
日期:矿吖年6月何日
石月Ⅳ日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1.1MOU的发展状况
MCU(MicroprogrammedControlUnit,微处理器)的出现的初衷是面向工业控制,出于它集成度高,功能强,体积小、功耗低、使用灵活方便和价格低廉等一系列优点,目前它已经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中。民用方面可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工业过程控制、智能化仪表、家用电器、汽车电器和环境监测等;军用方面可用子卫星、导弹、飞机、舰艇、声纳、坦克、高炮、雷达等控制系统和军用通讯等.总之,MCU应用干各个领域及各个行业。“没用电脑的产品,不是真『F的产品”,这是同本工程界的一句名言,也是同本电子产品风靡世
界的一个真实写照…。我国应用MCU技术的发展也很快,尤其是1988年以后,8位MCU应用于各个行业,并取得很大成功。1991年开始采用16位MCU,如8098、8096等用量也在不断增加。
1971年美国INTEL公司推出4位微处理器4004,尔后很快相继推出了多种4位MCU,但功能简单,仅适合干家用电器等简易控制之用。1976年9月INTEL公司又推出了8048(MCS--48系列)MCU,属于低档8位MCU,不带串行I/o口,寻址范围在4KB以内,片内RAM、ROM容量也不大,只适用于简易的工业控制和早期智能化仪表。1978年MOTOROLA公司推出了680l,Zilog公司推出了280,均属于高档8位MCU,内含串行口,寻址范围64KB,有多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多级中断源、较大容量的RANI和ROAI。1980年INTEL公司推出了比MCS--48系列功能更为优越的8位MCU--8051(MCS一51系列)。1982年MOSTEK公司率先宣布了第一个16位MCU68200。1983年INTEL公司又推出了CMOS型80C5l、16位MCU--8096(MCS一96系列)。1987年INTEL推出了性能高于8086两倍的CMOS型80C19616位MCU。1988年又推出了带EPROM的87C19616位MCU。1989年MOTOROLA公司推出了准32位MCU68300。1990年该公司才推出了16位MCU一一68HCl6,INTEL公司推出了准32位MCU一80960。1991年MOTOROLA公司
稀疏编码推出了32位MCU—MC68331FC,INTEL公司推出了采用了RISC技术设计的16位McU一一A80960KA和32位Mcu一一TA80960KB。1992年以后世界上众多的公司先后推出了采用RISC技术设计的32位MCU、64位MCU,这表明RISC技术在MCU设计中得到长足的发展…[41。随着现在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的成熟,MCU也在向SoC方向发展。1,按系统要求不断扩展外围功能、外围接口以及系统要求的模拟、数字混合集成。例如,ADI公司引入8051内核后配置自己的优势产品一信号调理电路,构成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了用于数据采集的SoC;Cygnal公司则为8051配置了全面的系统驱动控制、前向/后向通道接口,构成了较全面的通用型SoC”1。
尽管MCU的设计的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处理能力越来越强,从4位到8位,再至q16位、32位,甚至出现了64位机,但有一个现象却十分有趣,8位MCU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后,却依然显示出强大而旺盛的生命力,其市场占有率一直高居榜首。
表1一l1991~2000全球微器件市场发展(单位:亿美元)
Tablel—lDevelopmentofglobalMCUmarketfrom199ltO2000
\销售韧
产品\1991199219942000
45MCU16.5516.518.217
8位MCU26.9529.848.5592
16/32位McU3.253.758.349
DSP3.754.509.9532
资料来源:ICE与从8位机迅速向16位、32位、64位过渡的通用计算机相比,8位单片机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诞生至今,虽历经从单片微型计算机到微控制器、MCU和SoC的变迁,8位机始终是嵌入式低端应用的主要机型,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旱,仍会保持这个势头。这是因为嵌入式系统和通用计算机系统有完全不同的应用特性,从而走向完全不同的技术发展道路”3。嵌入式系统嵌入到对象体系中,
并在对象环境下运行。与对象领域相关的操作主要是对外界物理参数进行采集、处理,对外界对象实现控制,并与操作者进行人机交互等。而对象领域中的物理参数的采集与处理、外部对象的控制以及
人机交互所要求的响应速度有限,而且不会随时间变化。在8位单片机能基本满足其响应速度要求后,数据宽度不成为技术发展的主要矛盾。因此8位单片机会稳定下来,其技术发展方向转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对象的采集、控制、可靠性和低功耗等品质要求。鉴于嵌入式低端应用对象的有限响应要求、嵌入式系统低端应用的巨大市场以及8位机具有的速度潜力,可以预期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8位机仍然是嵌入式应用中的主流机型。
在8位单片机中,80C51系列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历史最长,长盛不衰,众星捧月,不断更新,形成了既具有经典性,又不乏生命力的一个单片机系列。总结8051系列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单片机的3次技术飞跃。

本文发布于:2023-06-18 22:48: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439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进行   系统   控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