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对天然砂砾物理力学性能研究,拟定了采用天然砂砾作为回填台背材料最大干密度、实测干密度实验办法、合理砂、砾比拟定办法及施工办法对施工人员能起到一定指引作用。 【核心词】砂砾;台背回填;最大干密度实验办法;现场干密度实验办法;施工办法
1、前言
公路桥梁及构造物两头跳车问题是当前国内公路较常用道路病害,并且随着国内公路发展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防止和解决跳车,保持良好路况。《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献范本》规定,构造物台背回填压实度规定从填方基底至路床顶面均为95%,规定回填材料应选用透水性材料如砂砾、碎石、矿力学性能,是作为构造物台背回填抱负材料,但采用天然砂砾有几种工程界始终困扰难题;①最大干密度实验办法;②合理砂、砾比拟定办法;③实测干密度实验办法;④施工办法。笔者通过上海至瑞丽过道主干线梨园至温家圳段124km建设实践,通过不断实验和摸索,获得了大量实验数据,并通过有效实验、施工办法,力求用天然级配砂砾进行台背回填达到可*密实度,以有效消除桥头跳车这个质量通病。
2、最大干密度实验办法
当前工程上拟定材料最大干密度普遍采用原则密度,但虽然采用大试筒也只是合用于粒径不不不大于38mm填料,对于最大粒径不不大于38mm时虽然有校正办法,也是合用于不不大于38mm颗粒含量不大于30%状况,并且校正后最大干密度在实际使用时也偏小,并且依照国内外研究成果表白对于砂、砾这样无粘聚性自由排水材料而言,普氏击实法不是最适当测定最大干密度办法。因此对于台背回填砂砾材料应使用T0132-93粗粒土和巨大粒土最大干密度实验办法拟定最大干密度。本工程中采用砂:砾=4:6比例。分别采用原则击实法与振动台法进行实验,实验成果如下:
砂、
砾比例 含水量薄膜电路
(%) 原则击实法
测干密度 振动台法
测干密度
4:63.11.962.10
4:64.21.992.11
4:65.32.072.15
4:66.92.032.12
4:68.02.002.12
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相似材料、相似含水量,采用振动台法比原则击实普遍高出5.5%,并且在工地现场通过大吨位振动压实装置,碾压至砂砾材料不再下沉为止,实测干密度平均值为2.13g/cm3,充分证明了采用振动台法测砂、砾材料最大干密度是符合实际状况。
3、机理分析拟定最佳砂、砾比例
从级配理论分析,密实天然级配砂砾不不大于5mm砾石含量在77%左右,但事实上由于砾石颗粒粒径偏大(规范规定最大粒径为50mm,但事实上会有某些颗粒粒径达60mm),以及砾石材料级配较差,采用上述比例在实际施工中存在不少问题,因此适当砂、砾比例
应通过实验拟定,把实验获得最大干密度达到最大时砂、砾比例作为施工比例。
依照上述分析,采用振动台法对不同砂、砾比例材料进行最大干密度实验,数据如下:
砂、砾比例 最佳含水量
钢套箱(%) 最大干密度g/cm3电缆架空支架
4:65.502.16
3.5:6.55.302.20
3:75.002.20
2:84.602.18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含砂量在30%-35%之间材料最大干密度最大,并且随着用砂量减少,材料明显浮现空洞现象,但是过多砾石也易导致施工时人工摊铺、碾压困难现象。因此最后核定以砂、砾比例为3.5:6.5作为施工控制比例。
加热平台>ca1854、施工重点
4.1基底解决
基坑底部扰动土、淤泥土均应彻底清除,并用小型振动冲击夯,对基坑底部进行压实,压实度必要达到95%以上。
4.2回填范畴及施工顺序
台背回填施工可与路基填筑同步,台背回填超前路填筑不应超过20cm厚。普通状况下应采用路基施工超前台背回填办法,即先填筑路基然后将没有碾压击实某些进行反挖,反挖成台阶模式,底部距基坑内缘不不大于2m,台阶尺寸对于原始土宽×高为60×60cm,对于回填土宽×高为100×60cm。如下图台阶开挖时,必要检测底部压实度,若底部压实度不合格,则应远离台背方向顺延开挖,直至台阶压实度合格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