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由江;朱红军;郭静波;崔宜斌
【摘 要】采用N-甲基牛磺酸钠与椰油酰氯通过半连续缩合工艺合成了椰油酰基N-甲基牛磺酸钠,考察了反应温度、N-甲基牛磺酸钠与酰氯和液碱摩尔比、N-甲基牛磺酸钠添加量、酰氯滴加速度对酰氯转化率影响,得到了较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采用半连续缩合制备工艺,酰氯选择性在97.5%以上,N-甲基牛磺酸钠转化率在93.0%以上,游离酸在1.0%以内,产品纯度显著高于间歇式缩合工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75%以上. 【期刊名称】《日用化学品科学》
【年(卷),期】油路分配器>茂发跳跳糖2018(041)009
【总页数】4页(P17-20)
【关键词】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椰油酰基N-甲基牛磺酸钠;半连续缩合工艺
【作 者】徐由江;朱红军;郭静波;崔宜斌
【作者单位】张家港格瑞特化学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613;张家港格瑞特化学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613;张家港格瑞特化学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613;张家港格瑞特化学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613
【正文语种】1-甲基环戊醇中 文
【中图分类】TQ423
椰油酰基N-甲基牛磺酸钠作为一种氨基酸表面活性剂,除了具有一般酰基氨基酸温和性特点[1,2],由于其分子中含有电离性强的磺酸基团,溶解性好于一般的含有羧基基团的酰基氨基酸,pH值适用范围更宽,在弱酸性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溶解性,适合弱酸性配方体系[3,4]。
目前工业上生产椰油酰基N-甲基牛磺酸钠均采用间歇式缩合反应生产,由酰氯与N-甲基牛磺酸钠在碱性条件下通过Schotten-Baumann(肖顿-鲍曼)缩合反应而制得,由于其应用于日化领域,一般直接采用水作溶剂而不使用有机溶剂[5-8]。间歇式反应产物中游离酸含量一般为2%~3%,有时达到5%以上,当采用这种高游离酸含量的椰油酰基N-甲基牛磺酸
钠作为主表活生产高档透明洗发香波时,容易出现产品浑浊现象;另外间歇式缩合反应因为投料、反应、放料等工序属于间断式,生产效率较低。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以提高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为出发点,在小规模投入基础上,对间歇式生产方式进行改造升级,主要考察了反应温度、N-甲基牛磺酸钠(NMTS)与椰油酰氯(CC)和液碱摩尔比、NMTS添加量、CC加入速度等参数,以期实现半连续缩合反应制备椰油酰基N-甲基牛磺酸钠(CMT)。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和试剂
椰油酰氯(CC),工业级,湖州沙龙化工有限公司;32%液碱,工业级,江苏理文化工有限公司;N-甲基牛磺酸钠(NMTS,28%),工业级,沈阳普瑞兴化工有限公司;去离子水,工业级,自制。
1.2 实验方法
1.2.1 制备工艺
将CC泵入储罐2内;按照对应配比,在储罐3内泵入NMTS、32%液碱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将一定量的40%的CMT成品通过泵打入缩合反应釜1,加热至30~50 ℃;将储罐2和储罐3物料通过调节阀控制合适流量,同时连续泵入缩合反应釜1釜底;调整二者加入速度,维持缩合反应釜1反应温度为40~70 ℃,pH为8~11;随着反应的进行,物料到达缩合反应釜1的溢流口,通过溢流口将成品送到老化罐4,然后接入到自动包装系统,从而实现半连续缩合反应。过程工艺流程图见图1。
图1 CMT半连续缩合制备工艺流程图Fig.1 Fl ow chart of semicontinuous condensation process for cocoyl N-methyl taurate (CMT)1.缩合反应釜;2.酰氯储罐;3.甲基牛磺酸钠、液碱、水储罐;4.老化罐;5.酰氯调节阀;6.甲基牛磺酸钠、液碱、水调节阀
1.2.2 活性物含量测定
活性物CMT含量按照GB/T 5173-1995 《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阴离子活性物的测定直接两相滴定法》进行测定,平均分子量按照345.3计算。
1.2.3 游离酸含量测定
Schotten-Baumann(肖顿-鲍曼)缩合反应中,除了CC和NMTS反应生成目标产物外,CC会发生水解副反应生成游离酸,最终以脂肪酸皂的形式存在。最终产品中游离酸残留量参照标准沪Q/QBH 4-1987,采用萃取滴定法测定,分子量按照椰油酸(FA)的平均分子量202计算。
通过游离酸(FA)残留量可以得到酰氯转化率,酰氯转化率以W(CC)表示,计算公式为:
W(CC)=(n(CC)-m(FA)/202)/n(CC)×100%式中:n(CC)为椰油酰氯投料物质的量,mol;m(FA)为产品中脂肪酸质量,g。
1.2.4 N-甲基牛磺酸钠含量测定27.5g bt
产品中NMTS残留量参照标准沪Q/QBH 4-1987,采用二硫化碳法测定。通过NMTS残留量得到其转化率W(NMTS),计算公式为:
式中:n(NMTS总)为NMTS投料物质的量,mol;m(NMTS残留)为产品中NMTS质量,g。
锁时之盒
2 结果与讨论
2.1 反应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
固定n(NMTS)∶n(CC)=1.05∶1,n(NMTS)∶n(32%NaOH)=1.1∶1,NMTS质量分数为28%,CC加入速度6 kg/min,考察反应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Tab.1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conversiont/℃ w(FA)/%CC转化率/%30 2.2 2.4 28.8 85 89.3 45 1.2 1.6 30.4 89.7 94.2 50 1.2 1.9 40.5 91.1 95.6 60 0.4 1.3 41.9 93.8 98.5 70 1.1 1.8 40.8 91.5 96.1 w(NMTS)/%w(CMT)/%NMTS转化率/%
由表1可知,反应温度为60 ℃时转化率最高。文献报道关于Schotten-Baumann(肖顿-鲍曼)缩合反应,低温更有利于提高转化率[9],但本研究发现,适当提高缩合反应温度,有利于反应转化率的提高。这主要是因为产物溶解温度较高,而且随着反应的进行,除了目标产物的生成外,同时还会有椰油酸钠、氯化钠等生成,而且反应体系中还存在未反应完全的反应物,从而形成一个混合体系,该体系在温度较低时呈膏状,流动性较差,甚至不能流动,即使升高温度至50~55 ℃时,釜内物料黏度仍较大,混合效率较差,酰氯与N-甲
基牛磺酸钠接触机会减少,酰氯水解增多,转化率较低;温度升高更高,虽然体系黏度降低,但酰氯水解速度加快,导致酰氯水解增多。
2.2 N-甲基牛磺酸钠与酰氯投料比对转化率的影响
固定反应温度60 ℃,n(NMTS)∶ n(32%NaOH)=1.1∶1.0,NMTS质量分数为28%,CC加入速度6 kg/min,考察NMTS与CC投料比对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见表2。
表2 N-甲基牛磺酸钠与酰氯投料比对转化率的影响Tab.2 Ef fect of n(sodium-N-methyl taurate)∶n(cocoyl chloride) onconversion(n(NMTS))∶n(CC)CC转化率/%0.95∶1.0 2.1 2.4 39.5 88.0 92.4 1.0∶1.0 1.05 1.68 41.3 91.7 96.3 1.05∶1.0 0.43 1.25 42.3 93.8 98.5 1.1∶1.0 0.37 1.22 42.4 86.0 98.7 1.15∶1.0 0.38 1.22 42.3 82.0 98.7 w w w(FA)/%(NMTS)/%(CMT)/%NMTS转化率/%
从表2可知,随着NMTS与CC投料比的增加,CC转化率逐渐增加,但达到1.05∶1.0之后,CC转化率增加较少,而NMTS转化率下降较快,因此二者投料比优选1.05∶1.0。这主要是因为增大NMTS与CC投料比,NMTS过量较多,有利于反应向着目标产物进行,提高CC转
化率,降低游离酸含量,但NMTS残留较多,降低了其转化率,造成了成本的浪费。本研究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调节阀控制流量使单位时间内NMTS与CC的投料比符合设计。
2.3 N-甲基牛磺酸钠与液碱投料比对转化率的影响
b型钢固定反应温度60 ℃,n(NMTS)∶n(CC)=1.05∶1.0,NMTS质量分数为28%,CC加入速度6 kg/min,考察NMTS与NaOH(32%)投料比对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见表3。
表3 N-甲基牛磺酸钠与液碱投料比对转化率的影响Tab.3 Effect of n(sodium-N-methyl taurate)∶n(32%NaOH) on conversionn(NMTS)∶n(32%NaOH)CC转化率/%0.95∶1.0 2.85 2.89 38.3 85.6 89.9 1.0∶1.0 1.30 1.85 40.9 90.9 95.4 1.05∶1.0 0.60 1.37 42.0 93.2 97.9 1.1∶1.0 0.45 1.27 42.3 93.7 98.4 1.15∶1.0 0.99 1.64 41.4 91.9 96.5 w w w(FA)/%(NMTS)/%(CMT)/%NMTS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