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2.1《电和我们的生活》练习

阅读: 评论:0

2.1《电和我们的生活》练习
一、    填空题
1、    生活中使用的电都是由    提供的。
2、    1879年,    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
3、    墙壁插座内的电是发电厂通过    输送到各家各户的。
二、    判断题,对的打丿。错的打X
1•通电后,电器就能工作。(    )
脱模剂原料
2.生活中一旦触电能致人死亡。(    )
3.手机、石英钟是由电池供电。(    )
4.发电厂发出的电直接送到千家万户。(    )
耐高温润滑油
5.关于电的知识,我们没有不知道的。(    )
三、    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下列家用电器使用的电由电池提供的是()
A.遥控器 B.洗衣机 C.空调
2. 科学实验时使用的电是由()提供。
A.插座 B.发电机 C.干电池
3.下列电器使用的电()不是由发电厂提供的。
A.手电筒发的光    B.电冰箱 C.电视
4、    ()是属于安全用电的做法。
A.不靠近变电器 B.用湿手触电器 C.用湿布淸洁开关
5、    下列电器使用的电源与其他电器不同的是()
A.灯泡 B.手机 C.电煲锅
蓄电池 普通电池 纽扣电池 光电池
五、材料阅读题
现在我们使用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照相机等电子数码产品使用的电池大多数是锂离子电池和锂聚合 物电池。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其内部所使用的电解质不同,锂离子电池使用的是液体电解质,而聚合 物锂离子电池则以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来代替,这种聚合物可以是固态的,也可以是半固态(胶状)的。 经过多年的发展,锂离子电池的技术相对来说已经非常成熟,大批量的生产已经让其制造成本非常低 廉。所以锂离子电池在价格上要比锂聚合物电池更具优势。而锂聚合物电池有着更髙的能量密度,也 就是说在相同体积的前提下,锂聚合物电池有着更轻的重量和更髙的容量等优点。
(1)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可以知道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是    的,锂聚合物电池的电解质是
    或    的。
(2)分别说出两种电池的优点。
六、问答题
1、家底中使用的电器,电源来自哪里?通电后能做什么?
2、我们怎么才能做到用电安全?
全部视频列播放表本站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电源
2、    爱迪生
3、    电网
二、    判断题
1J 2J 3J 4X 5防鼠器、彩印业务X
三、    选择题
1A 2C 3A 4A 5B
四、    连线题
蓄电池 普通电池 纽扣电池 光电池
五、    综合题
(1)    液态:固态;半固态
(2)    锂离子电池成本更低。锂聚合物电池能虽密度更髙,在相同体积的前提下,它有着更轻的重量
和更高的容量。
六、    问答题
1、    电灯一一电厂一一照明
手机一一电池一一打电话、上网
洗衣机一一电厂一一洗衣服
2、    ①墙壁插座内的电是发电厂通过电网输送到各家各户的,一旦触及能引发事故、致人死亡,所以 千万不能直接触摸。
2不能用插座中的电任何实验!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只用干电池来做实验。
3不要靠近变压器以及断开或裸露的电线。当看到断开或裸露的电线时,要马上报告家长、老师或有 关人员。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2・1《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课题
电和我们的生活    单元    2    学科    科学
年级 4
教材 分析
本课是《电》单元的起始课,教材采用“头脑风眾”的形式,了解学生们对电的原有认识。 接着让学生们提出他们想知道的''关于电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打 下基础。然后,通过调査家中的用电器来认识不同的电源和电都能为我们做什么,初步建立 电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的概念。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 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寻静电的生活体验中开始思考物体为什么会带电,这虽然是浅层次 的认知,但是建立了静电与生活用电的联系,对电的本质有了了解,这种"点到为止”的认 识是后而探究活动的基础,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教材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聚焦学生对电的前期认识,第二部分探索家庭用电器中供电的种类及安全用电,第 三部分研讨如果没有电,我们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学情 分析
学生对电的认识已经有一泄的生活经验,包括基本的用电安全,但对于不同用电器用的电来 自哪里,通电后的电器如何工作也存在一泄的不足。学生在过去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已经积累 了一定的学习经验。教学中,我们要继续坚持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引导他们 逐渐养成尊重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
学习
目标
1、    科学概念
(1)    生活中的电都是由电源提供的,有的来自于发电厂,有的来自于电池。
(2)    家用电器的使用离不开电。
(3)    使用电时注意用电安全。
2、    过程与方法
(1)    用讨论的方式记录我们对电的认识。
(2)    通过调査身边电器,了解电的来源及其功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电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生活离不开电。
重点
电与生活密切相关。
难点
家用电器使用的电是怎么来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很久以前,人们就开始了对电的探索。1879年, 爱迪生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各种不同用途的 电器从此陆续出现,通电后就能工作,为我们的生 活、学习和工作带来极大方便。
我们对电有哪些了解?
知道哪些有关电的知识?
我们是怎样知道这些知识的?
思考
台风实时监控系统聚焦问题,创设 问题情境

本文发布于:2023-06-17 09:27: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420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电池   生活   使用   学生   电器   科学   学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