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数字电视的无线传输技术
董勇
(江西省婺源县文化广播电视局,江西婺源333200)
应用科技
脯要]当前,模拟电视正.迅速向数字电视转换。电视又是我国广大城乡众喜见乐闻的、集娱乐、教育与传布政府法令等资讯于一体的家电。因而围绕数字电视推动多种业务融合,开拓交互业务市场,将是促进信息技衣发展的正确方向。
国∈键词]数字电视;无线传输技术;M M D S
随着我国数字电视发展规划的出台,我国由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的转换已经确定无疑。按照《广播影视科技“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的要求,2015年电视将实现全数字化。电视又是我国广大城乡众喜见乐闻的、集娱乐、教育与传布政府法令等资讯于一体的家电。因而围绕数字电视推动多种业务融合,开拓交互业务市场,将是促进信息技术发展的正确方向。
1电视信号传输信道方式黑导电布>车载卫生间
数字电视系统包含节目采录、编辑制作、信号处理、发送、传输、接收、显示等环节。利用先进的图像压缩技术,误码保护技术,调制技术和高性能显示技术,电视的影像质量可和电影相比拟,达到高清晰度的要求。 电视信号传输信道有卫星、有线和地面无线信道3种。前2种信道的传输特性较好,传输问题较易解决,目前已有几种成熟的标准和方案。地面无线信道十分复杂,不同地区电磁波的传播条件很不相同,特别是用于移动环境时的时于空衰落和多普勒频移等因素的影口向也较难解决,将是研究的重点。
2数字电视M M D S无线传输网总体设计
M M D S(M ul t i channe l M i cr ow ave D i s t r i b ut i on Sys t em)是多路微波分配系统的英文缩写。是一种点对多点信道分布、提供宽带业务的无线技术。早期技术是模拟单向无线宽带接入技术。M M D S接入网建设速度快、投资少,无需在广阔的覆盖区内铺设光缆和电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数字M M D S系统己进入使用阶段,并且相随数字M M D S双向系统也有系统试验。近几年来,数字技术成熟后,M M D S 数字电视无线传输网在国内外得到了日益广泛地应用。M M D S数字电视无线传输网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里仅对其总体设计做一探讨。
2.1准备工作
数字电视广播M M D S无线传输网设计是十分重要的程序。要用最少的投资,选用最佳的系统设备和传输路径实现多功能宽带综合信息业务和尽可能大的覆盖面积,为广播电视提供稳定高质量的传输网络。
根据电视台具体使用地区的特定条件确定系统的前端系统、传输系统、用户终端系统及网络管理系统的总体方案。
根据总体方案按前端系统、传输系统、用户终端系统分配技术指标。
2.1_1设计依据
首先要确认电视台对数字电视广播M M D S无线传输网络运营规划具体的要求,综合信息业务种类、容量和所需覆盖面积等。以及广播电视台已有电视广播网的现状及运营情况。
2.12设计准备工作
耐寒输送带
对覆盖区及附近的电波传播环境了解,有线和无线模拟、数字电视广播网,微波传输网,广播发射台及其他通讯设备等有关调制方式发射频道,发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发射天线位置、有效高度、辐射场型、极化方式等环境状况,以及对覆盖区气象要素等因素进行电磁干扰及储备衰落等方面分析。调浆桶22发射台站的选取
小区停车收费系统
当发射台站地址确定后,根发射台在覆盖区的位置确定发射天线的辐射场型,初选发射设备的发射调制工作模式,发射调制误差率(M ER)、发射功率和发射天线的发射反馈系统(含多功器)增益。确定发射天线的水平辐射场型不同发射天线位置不一定要安置在覆盖区的中心,但是在3600全向辐射场型时要注意发射天线水平方向辐射场型的
不圆度。
发射天线高度应根据数宇电视广播无线传输网所需有效覆盖范围widevine
选择适当高度。发射天线选择高度过高,投资增加外,随之馈线长度增加,馈线损耗加大,室外设备维护工作量也加大,同时发射天线垂直方
向旁瓣零辐射环带区域加大,就是说在靠近发射天线附近阴影区半径加大,反而影响发射天线附近传输信号的场强和信号质量。
如果发射天线架设在高山台站时,注意发射天线除对水平方向辐
射场强和增益考虑外,对发射天线垂直方向辐射波束的倾角也有适当要求,保证靠近发射天线附近近场区覆盖信号强度和信号质量。
如果发射天线安装有若干个平台的铁塔上,应注意平台的屏蔽效
应和平台的反射效应。将在铁塔附近又形成一个阴影区,严重的甚至将
会改变发射天线的场型。
3农村地区无线数字电视网络设计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前面讨论了数字电视M M D S无线传输网的总体设计,对于农
村地区,尤其是山区,在设计时,要收集当地的地图,了解当地的地形,确定主站台址,最好能利用现有的转播台站和铁塔等设施。根据规
划的覆盖面决定铁塔高度和天线的方向图,天线方向应基本符合覆盖地
区地形,发射天线高度只要满足规定范围即可,不宜过高。天线越高,
铁塔成本就高,馈线也越长,而近区的盲区也越大,所以适可而止。具
体来讲,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3.1视距条件与收发天线高度
系统覆盖半径R须满足:R<;视距
假定某山区海拔357m,铁塔高60米,发射天线以400米高度进
行计算,接收天线高度假设为4米,则覆盖视距:D=4.12x(~,危1+、/矿)=90.6。
表明该系统的最大覆盖范围为90.6公里,这个距离对于一个县来讲,一般是足够了。对于接收天线,容易被树叶等遮挡,尽量适当伸高
接收天线,同时又要注意防雷。
32全向发射天线辐射特性
发射天线是利用现有的铁塔设施进行安装的,采用全向辐射天线,
其发射天线的辐射波束向地面倾斜。接收天线波束与发射天线波束之间
的夹角称为主瓣角鹰
当发射机功率为只,天线增益为时G。,距离d公里处的接收点辐
射信号电平见公式如下
Pd=P;+G。--L f l-100.7-201酊垴BW)
3.3传播余隙
电波直视线与地面阻挡物之间的距离为余隙(H)。当阻挡物高出
直视线时,余隙为负值。余隙的计算如下:
H=h,+(h,-ht’丽h3一恭一一只
其中:H为余隙;见为障碍物海拔高度;h,和h。为收、发点天线
高度:h,和地为收、发海拔高度;R为地球曲率半径;k为等效地球半
径因素。
3.4做好系统整体技术参和指标的规划
其中前端和设备的技术指标是整个系统指标的关键。按GY厂『106—96标准规定,C A TV系统要求达到C/N≥(下转第159页)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