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整板单侧免开孔支模施工工法
1.前言
剪力墙结构施工中,墙板模板安装加固方式常采用“标准眼”锁孔固定体系,每一块模板上需预钻9-16个螺杆孔,用于螺杆对称穿入固定模板。在地下室结构中,墙板模板需求量较多,大量的模板被“打眼”、“钻孔”,这些模板后期用于主体结构平台板时,易造成漏浆,既影响混凝土结构质量,又影响表面平整观感;同时,因模板中穿入螺杆,拆模时,模板易损坏,增加模板损耗,增加拆模人工消耗。经市场调查,有将螺杆孔集中设置在小条板带上,从而实现标准模板免留孔的措施方案,但经实践操作后发现,由于板带模板尺寸偏小,平整度不易控制,而且由于板缝的增加,混凝土漏浆风险明显放大,效果并不理想。本工法针对传统墙板结构加固支模体系的不足,采用单侧边锁孔加固制体系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已在多个项目中实施应用,成果稳定,具有可推广性。 2.工法特点
2.1混凝土墙板结构施工中,模板单侧长边位置根据螺杆设计间距模数割出相应凹型槽口,用于螺杆穿入固定,能最大限度的保留模板的完整性;
楼梯组合2.2螺杆孔位于模板边缘处,凹型槽口使得模板安装、拆除便捷高效,整张模板板中没有螺杆孔,所有螺杆孔均在模板拼缝处,混凝土表面观感大幅提升,后期螺杆孔易修补;
3.3配合使用三段式固定螺杆,拆模过程对模板无损伤;模板二次利用只需将长边凹型槽口切除,整板规格齐整,使用率高。
3.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厚度≦400的混凝土墙板结构工程。
4.工艺原理
将传统方案中螺杆间距在模板内均匀布置,改为在模板单侧边设置,以达到消除模板表面转孔破坏的效果,工法将螺杆锁孔位置设置在模板侧边,开孔形状呈凹型,更便利于模板
安装及拆除,大大提高施工工效。
施工前对模板深化设计,验算确定螺杆间距,一般为200-300,形成模板配模方案图纸;模板单侧长边位置根据螺杆设计间距模数割出15×15凹型槽口,用于螺杆穿入固定,能最大限度的保留模板的完整性;
模板二次利用只需将长边凹型槽口切除15宽,整板规格整齐,使用率达98.36%。
图4-3单侧边孔加固体系剖图
5.施工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5.1施工工艺流程
5.2操作要点
5.2.1 模板加工工艺
施工工艺如下:
(1)根据墙板尺寸统计模板需求量。
(2)根据配模方案图纸进行集中加工,分类堆放。
(3)整块模板的加工制作:将多块模板码放整齐后用夹具夹住,再根据螺杆设计间距在模板侧边做出标记并使用墨斗等工具标识出开槽线,使用手提锯开槽口。
5.2.2模板单侧边锁孔安装及加固措施
模板单侧边锁孔的安装及加固方式与常规支模方式类似,具体流程如下:
1、板模及螺杆安装:
钢筋验收合格后,开始模板安装,模板的竖向和横向拼接方式与普通模板相同,拼缝处使用气排钉临时固定,模板槽口侧向下放置;螺杆在每层模板安装后穿插放置。
图5.2.2-2模板安装示意图
金折网>渣油加氢图5.2.2-3模板安装示意图
开关柜测温装置2、竖向背楞:竖向背楞选用50*100方木,间距87mm。
3、横向背楞:横向背楞选用Φ48.3*3.6钢管,在锯齿槽上下各放置一根;在纵向和横向墙体交接的阴角及阳角处,同一锯齿槽位置的背楞钢管,纵横向应各伸出一根钢管在阴角或阳角处垂直搭接,用十字扣件锁住加固。
2、如遇墙体厚度较大,应在底下一排的横向背楞位置添加一排斜向支撑与现有架体有效连接。
5.2.3 混凝土浇筑
浇筑混凝土前,先在底部均匀浇筑5~10cm厚与墙体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墙体混凝土浇筑、
振捣应分层,每层高度控制在50cm左右。墙体应连续进行浇筑,接槎处加强振捣,墙体下部应派专人敲打模板,浇筑过程中随时清理落地灰。
5.2.4 模板拆除
1、拆模时不得使用榔头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模板和结构,拆下的模板不得抛掷;拆模后应及时清理板面铁钉和灰浆。
2、模板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管理,按规格分类堆放。
5.2.5 材料的二次利用
1、墙体模板割去15mm开槽边侧后即可用于上部结构。
5.2.6 螺杆孔修补
墙面螺杆孔排列规整、封堵方便。
压电陶瓷驱动电源
图5.2.6-1螺杆孔修补
6.施工机具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
6.1主要机具仪器使用表
6.2主要材料使用表
7.质量控制
7.1质量要求及质量保证措施
7.1.1质量要求
砼墙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