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人员掌握汽柴油性质、危害特征、容器使用要求和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一、汽柴油的性质
它的主要成分是含9到18个碳原子的链烷、环烷或芳烃。它的化学和物理特性位于汽柴油和重油之间,沸点在170℃至390℃间,比重为0.82~0.845kg/l。热值3.3*10^7J/L沸点范围和黏度介于煤油与润滑油之间的液态石油馏分。易燃易挥发,不溶于水,易溶于醇和其他有机溶剂。是组分复杂的混合物,沸点范围十六烷值有180℃、370℃和350℃、410℃两类。
二、危害特征
毒性和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入;毒性:属于低毒;健康危害:轻度中毒,头昏乏力皮肤粘膜有刺激症状;中度中毒:头疼、眩晕、咽干、胸闷、呼吸困难;重度中毒:昏迷、、可导致急性肾脏损害。
一旦发生泄漏可能引发火灾事故,大量泄漏可引起人员中毒。
罐车发生翻倒事故时,呼吸阀不应损坏或泄露介质。
安全泄放装置应设置在罐体顶部,应能防止异物进入。 排放能力应保证在发生火灾和罐内压力出现异常等情况时,能迅速排放。 当罐体完全处于火灾环境中时,各个安全装置的组合排放能力应足以将罐体内的压力限制在不大于罐体的实验压力。 排放系统应配有能防止由于罐体翻到而引起液体泄漏的保护装置。 (一)紧急切断装gcr15热处理工艺置
1、一般由紧急切断阀、远程控制系统、以及熔塞自动切断装置组成,应灵活可靠,便于检修。
2、应尽可能设置在罐体根部、不应兼做他用,非装卸时应在关闭状态。
3、应能防止任何冲击或意外所致的无意识打开。应设置辅助机械打开装置。4、远程控制系统的关闭装置应设置在人易于到达的位置。
(二)罐体对整车的安全要求
1、车辆必须配备不少于2个与所载液体相适应的灭火器或有效的灭火设施。
2、罐车必须在驾驶室顶部配时子环置“危险品”标志灯,车身尾部右侧配置“危险品”标志牌,并符合GB13392的规定。
3、所载易燃液体的罐车必须配备导静电接地装分布式光学孔径系统
置,并符合JT/T230的规定。 4、罐车应安装火星熄灭器,且排气管出口应安装到车身前部,并符合GB13365的规定。
丰年虾孵化器5、载易燃液体罐体的泵送系统距发动机排气管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1.5m。8418模具钢
6、载易燃液体的罐体,当蓄电池安装在罐体下方时,必须有专用的箱和盖,并关闭良好。
(三)罐体及其附加设备的导静电要求
罐体内外任一点到导静电橡胶拖地带和车辆连接点的导电通路电阻值不大于5Ω。
①严格执行出入库和作业区的有关规定。禁止穿钉子鞋或掌铁的鞋进入油库,更不能攀登
油罐、油轮、油槽车、油罐汽车和踏上油桶,并禁止骡马和铁轮进入库区。
②不准用铁质工具去敲打出容器的盖,开启大桶盖和槽车盖时,应使用铜扳手或碰撞时不会发生火花的合金扳手。
③在库房内应避免金属容器相互碰撞。更不能在水泥地面上滚动无垫圈的油桶。
④油品在接卸作业中,要避免接卸鹤管在插入和拔出槽车口或油轮舱口时碰撞。凡是有油气存在的地方,都不能碰击铁质金属。 防止静电1、静电的产生油品在收发、输转、灌装过程中,油品分子之间和油品与其他物质之间的摩擦,会产生静电,其电压随着摩擦的加剧而增大,如不及时导除,当电压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两带电体之间调火(即静电放电)而引起油品爆炸着火。静电电压越高越容易放电。电压的高低或静电电荷量大小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灌油流速越快,摩擦越剧烈,产生静电电压越高。②空气越干燥,静电越不容易从空气中消除,电压越容易升高。③油管出口与油面的距离越大,油品与空气摩擦越剧烈,油流对油面的搅动和冲击越厉害,电压就越高。④管道内壁越粗糙,流经的弯头阀门越多,产生静电电压越高。油
品在输转中含有水分时,比不含水分产生的电压高几倍到几十倍。⑤非金属管道,如帆布、橡胶、石棉、水泥、塑料等管道比金属管道更容易产生静电。⑥管道上安装滤网其栅网越密,产生静电电压越高。稠毡过滤网产生的静电电压更高。⑦低压成型机大气的温度较高(22-40℃),空气的相对湿度在13-24%时,极易产生静电。⑧在同等条件下,轻质燃料油比润滑油易产生静电。2、防止静电放电的方法①一切用于储存、输转油品的油罐、管线、装卸设备,都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及时把静电导入地下,并应经常检查静电接地装置技术状况和测试接地电阻。油库中油罐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包括静电及安全接地)。立式油罐的接地极按油罐圆周长计,每18m一组,卧式油罐接地极应不少于二组。②向油罐、油罐汽车装油时,输油管必须插入油面以下或接近罐底,以减少油品的冲击和与空气的摩擦。③在空气特别干燥、温度较高的季节,尤应注意检查接地设备,适当放慢速度,必要时可在作业场地和导静电接地极周围浇水。④在输油、装油开始和装油到容器的四分之三至结束时,容易发生静电放电事故,这时应控制流速在1m/s以内。⑤船舶装油时,要使加油管出油口与油船的进油口保持金属接触状态。⑥油库内严禁向塑料桶里灌轻质燃料油,禁止在影响油库安全的区域内用塑料容器倒装轻质燃料油。⑦所有登上油罐和从事燃料油灌装作业的人员均不得穿着化纤服装(经鉴定的放静电工作服除外)。上罐人员登罐前要手扶无漆的油罐扶梯片刻,以导除人体静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