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线路设备安全评价
线路班
输配电线路设备安全评价
⼀、概述
1、评价程序
企业⾃评价与整改→专家评价和整改→复评价与整改
(1)企业⾃评价与整改
1)成⽴评价领导⼩组,制定评价计划。
2)将评价项⽬层层分解,明确各⾃应评价的项⽬、依据、标准和⽅法,将责任落实到⼈。
3)⼯区、班组⾃评价:发现的问题登记在“安全性评价检查发现问题及整改措施”表,(P142、附录四)⼀般⼯区、班组⾃评价不要求打分。
4)分专业开展评价活动,提出专业评价⼩结和安全⾃评价发现的主要问题、整改建议及分项评分结果(P141、附录三)。5)可聘请有关专家进⾏指导。
6)整理评价结果,提出⾃评价报告包括总结、安全性评价总分表(P138、附录⼀)、评价结果明细表(P139、附录⼆)、专业评价⼩结和安全⾃评价发现的主要问题、整改措施等,县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扣分项⽬整改结果统计表(P143、附录五)。
(2)专家评价程序
(3)整改程序
(4)复评价程序
2、周期
安全性评价以2~4为⼀周期,通过“评价—整改、在评价—再整改”循环渐进的进⾏。
3、评价各部分的标准分分别为:⽣产设备系统5000分、劳动安全与作业环境1200分、安全⽣产管理1400分
⼆、输配电设备安全性评价
输配电设备安全性评价共分为四部分内容:
输配电设备评价标准分为1320分。其中35KV及以上架空线路为360分;10(6)KV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510分;低压配电线路及设备180分;电缆线路270分。
以下讲解每⼀部分内容的评价项⽬、评价依据、查证⽅法
(⼀)35KV及以上架空线路
1、设备技术性能及运⾏维护状况
评价项⽬:P59、2.5.1.1(1)
(1)评价依据:
依据1:《架空送电线路运⾏规程》(DL/T741—2001)第3.6条。
依据2:《架空输电线路管理规范(试⾏)》(国家电⽹⽣[2003])481号)第4.2.1条。
本评价项⽬应符合以下主要标准::每条线路都应明确
管理单位和专责⼈;
橡胶衬套
运⾏设备的管辖范围分界点明确,不得出现空⽩点,并有⽂字依据;并具备签订线路维护分界协议书。
(2)查证⽅法:查阅资料,现场核查
评价项⽬2:P59、2.5.1.1(2)
(1)评价依据:
依据:《架空送电线路运⾏规程》(DL/T741—2001)第4部分及附录A
本评价项⽬应符合以下主要标准::
杆塔:
①⾦属构件⽆较⼤⾯积锈蚀情况;②杆塔结构完好;③杆塔倾斜度符合标准;④铁塔主材相邻结点间弯曲度符合标准;⑤横担扭斜度符合标准;⑥螺栓穿⼊⽅向正确、紧固符合要求;⑦混凝⼟杆保护层⽆腐蚀脱落、钢筋外露;⑧普通混凝⼟杆裂纹要求。 杆塔基础及接地装置:
①塔基础表⾯、钢筋等情况;②塔脚保护帽完好;③杆塔及拉线周围环境;④拉棒锈蚀情况;⑤接地电阻值⼤⼩情况;⑥接地引线情况;⑦接地装置情况。
拉线:
软膜布①拉线松紧度合适;②拉线⽆锈蚀;③UT型线夹和楔型线夹与拉线接触紧密;④拉线弯曲部分情况(松股、尾线长
度,断头扎线等);⑤UT型线夹螺杆露出长度,⑥UT型线夹防盗措施
导地线:
①导地线损伤情况(锈蚀、断股、电弧烧伤、打⾦钩等);
②跳线⼸⼦情况(歪斜、变形并沟配置、带电体距离等)③导地线上⽆异物;④导地线弧垂及相间不平衡值
①瓷质绝缘⼦损伤情况(裂纹、损伤、瓷釉烧坏等);
②玻璃绝缘⼦损伤情况(⾃爆、闪络等);③合成绝缘⼦损伤情况④绝缘⼦钢帽、钢脚损伤情况;⑤绝缘⼦串开⼝销⼦、弹簧销齐全;⑥绝缘⼦串局部⽆放电;⑦绝缘⼦串⽆严重倾斜。
⾦具:
①⾦具损伤情况(变形、锈蚀、烧伤、裂纹等);②防振锤、阻尼线、间隔棒等防振⾦具情况;③屏蔽环、均压环异常情况;
④接续⾦具(裂纹、烧伤、滑移、弯曲、过热变⾊等);⑤⾦具上的螺栓、开⼝销完好。
线路防护区:
①线路防护区内⽆危害线路安全运⾏的设施、化学品等;②导线与树⽵的安全距离要求;③防鸟设施;④防护区内作业情况;
⑤线路的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符合要求;⑥线路防洪、防⽕情况;⑦线路防护区标志。
(2)查证⽅法:
核对性现场巡视检查,检查地下部分开挖,抽查不少于3条线路
评价项⽬三:P60、2.5.1.1(3)
(1)评价依据
依据1:《架空送电线路运⾏规程》(DL/T 741-2001)第3.12条
依据2:《电⼒设施保护条例》(1998年1⽉7⽇国务院令239号)第⼗⼀条
依据3:《电⼒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1999年3⽉18⽇国家经贸委、公安部第8号令)第9条。
本评价项⽬应符合以下主要标准:
线路杆塔标志设置标准有统⼀明确的规定
每基杆塔的双重编号清晰、醒⽬、正确、完备
同杆共架线路的标志或双重称号(双重编号⼗线路排列⽅式)清晰醒⽬、正确完备
按规定设置必要的相序标志
按规定设置必要的防护标志:
在必要的架空电⼒线路保护区的区界上,应设⽴标志,并标明保护区的宽度和保护规定
对在架空电⼒线路导线跨越重要公路和航道的区段,应设⽴标志,并标明导线距穿越物体之间的安全距离
地下电缆铺设后,应设⽴永久性标志,并将地下电缆所在位置书⾯通知有关部门
⽔底电缆敷设后,应设⽴永久性标志,并将⽔底电缆所在位置书⾯通知有关部门
架空电⼒线路穿越的下列地点应设置安全标志:⼈⼝密集地段;⼈员活动频繁的地区;车辆、机械频繁穿越架空电⼒线路的地段;电⼒线路上的变压器平台
各类标志位置统⼀、规范,符合设置
(2)查证⽅法:
查阅设备标志规定,抽查变电所进出线段和中间地段的线路设置情况。
评价项⽬四:P60、2.5.1.1(4)
(1)评价依据:
依据:《架空送电线路运⾏规程》(DL/T 741—2001)第6、7部分。
本评价项⽬应符合以下主要标准
1)接地电阻测量:
有接地电阻测量周期规定(⼀般线路杆塔接地电阻测量5年⼀次,发电⼚变电站进出线1~2km及特殊地点2年⼀次;线路避雷器检测2年⼀次,依据运⾏情况或设备的要求可调整时间
按规定周期和要求测量接地电阻,相关记录齐全、正确、
规范
接地电阻不合格的应及时处理,并有记录可查
2)导线弧垂、对地距离、交叉跨越距离测量:
线路投⼊运⾏1年后测量1次,以后根据巡视结果决定;
应有导线弧垂、对地距离、交叉跨越距离测量记录。
snis872
3)杆塔地下⾦属部分(⾦属基础、拉线装置、接地装置)锈蚀情况检查
有抽查杆塔地下⾦属部分(⾦属基础、拉线装置、接地装置)锈蚀情况的周期规定(⼀般5年抽查⼀次;包括挖开地⾯检查)
严格按周期进⾏检查,相关记录齐全、正确、规范
有不合格的应及时处理,并有处理记录
4)零值绝缘⼦
有绝缘⼦绝缘检测周期规定(⼀般2年⼀次,投运第⼀年开始,依据绝缘⼦劣化速度可适当延长或缩短周期。但要求检测时应全线检测,以掌握其劣化率和绝缘⼦运⾏情况)按规定周期检测,相关记录齐全、正确、规能
有绝缘⼦测试记录汇总表
零值绝缘⼦更换及时,准确,相关记录齐全、正确、规范
5)导线接续⾦具的测试
有导地线连接器及线夹检查(测试)规定(直线接续⾦
具4年⼀次,不同⾦属接续⾦具及并沟线夹、跳线连接板、压接式耐张线夹每年⼀次,且应在线路负荷较⼤时抽测)严格按规定进⾏检查(测试),相关记录齐全、正确、规范
对导、地线连接器及线夹检查(测试),发现有问题的应及时处理,并有处理记录
6)绝缘⼦清扫
有线路清扫周期规定(⼀般每年⼀次,应依据污秽情况、盐密测量、运⾏经验调整周期)
严格按线路清扫周期开展清扫⼯作,相关记录齐全、规范
7)绝缘⼦盐密测试
应选点定期测量盐密,对重污区应增加检测点,且有盐密测定分布表(或图)
对盐密定期、定点进⾏监测,相关记录齐全、正确、规范。
做好测试分析⼯作,针对不同性质的污秽物选择相应有效的防污闪措施。
(2)查证⽅法:
查阅检修记录,线路停电申请和⼯作票
评价项⽬五:P60、2.5.1.1(5)
(1)评价依据:
依据《架空送电线路运⾏规程》(DL/T 741—2001),本评价项⽬应符合以下主要标准:
有线路巡视周期规定(定期巡视⼀般⼀⽉⼀次,监察巡视每年⾄少⼀次,其他巡视依据需要及时进⾏;可依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进⾏适当调整,但应经本单位总⼯程师批准)对线路特殊区域有重点巡视计划安排
严格按周期和重点巡视计划安排进⾏巡视检查,相关记录齐全、正确、规范
有季节性预防事故⼯作计划,并得到落实
事故巡视组织及时、迅速,能准确查明故障点
巡线记录(含定期、特殊、事故巡视)完整、正确、清晰、规范
缺陷得到及时处理,并有处理记录
(2)查证⽅法:
查阅巡视记录,现场核对性抽查。
评价项⽬六:P61、2.5.1.1(6)
(1)评价依据:
依据:《架空送电线路运⾏规程》(DL/T 741—2001)第8部分
本评价项⽬应符合以下主要标准:
⼤跨越线路:应根据环境、设备特点和运⾏经验制定专⽤现场规程,维护检修周期应根据实际运⾏条件确定;定期
对导、地线进⾏振动测量;⽓象、覆冰、雷电、⽔⽂的观测记录和分析⼯作。
杏仁脱皮机多雷区:检测周期;雷电活动观测记录;雷电调查分析。
重污区:应选点定期测量盐密,应建⽴特殊巡视责任制,做好测试分析,采取相应措施。
重冰区:覆冰季节前应对线路做全⾯检查,做好记录。
(2)查证⽅法:
查阅相关技术资料和⼯作记录
视音频切换器
评价项⽬七:P61、2.5.1.1(7)
(1)评价依据:
依据《防⽌电⼒⽣产重⼤事故的⼆⼗五项重点要求》
本评价项⽬应符合以下主要标准:
每年应制定倒杆塔、断线事故的反事故措施,并在材料、⼈员上给予落实
年(⽉)度防倒杆、断线措施计划和安排得到认真落实,并有记录可查.本年度⽆倒杆、断线事故
评价期内⽆发⽣倒杆断线事故的重⼤隐患
对重要跨越处,例如铁路、⾼等级公路和⾼速公路、通航河流以及⼈⼝密集地区应采⽤独⽴挂点的双悬垂串绝缘
⼦结构
对可能遭受洪⽔、暴⾬冲刷的杆塔应采⽤可靠的防汛措施;采⽤⾼低腿结构塔的基础护墙要有⾜够强度,并有良好
的排⽔措施
严格按设计进⾏施⼯,隐蔽⼯程应经监理单位质量验收后⽅可掩埋,否则严禁⽴杆塔、放线;相关验收资料齐全、真实、规范
城区线路杆、塔有可能引起误碰线区域,应悬挂限⾼警⽰牌
加强导、地线连接点监测,及时发现并消除导、地线发热和断股现象
应集中储备⼀定数量的事故抢修塔。
(2)查证⽅法:
查阅同年度发措计划及完成情况相关资料。
评价项⽬⼋:P61、2.5.1.1(8)
(1)评价依据:
活动顶尖
依据《防⽌电⼒⽣产重⼤事故的⼆⼗五项重点要求》
本评价项⽬应符合以下主要标准:
绝缘⼦爬距应符合相应地段污秽等级要求,重污区线路外绝缘还应留有裕度,各污秽等级下的爬电⽐距分级数值(按额定电压计算值)如下:
0级污秽区(1.60cm/kV);I级污秽区(1.60~2.0cm/kV);Ⅱ级污秽区(2.0~2.5cm/kV);Ⅲ秽区(2.50-3.2cm/KV);Ⅳ级污秽区(3.20⼀3.80cm/KV)
对绝缘⼦爬距不符合相应地段污秽等级要求的采取了
防污措施,临时采取的补救措施应及时改造为长期防御措施。
(2)查证⽅法:
对照污秽等级分别图,查阅线路绝缘⼦爬距。
评价项⽬九:P61、2.5.1.1(9)
(1)评价依据:
依据《电⼒设施保护条例》和《电⼒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架空输电线路管理规范》本评价项⽬应符合以下主要标准:
众护线组织及责任制健全
有年度护线宣传计划和众护线⼯作安排
有对线下建房、各类施⼯作业、鱼池、树(⽵)障碍等外⼒隐患的统计记录,内容真实、全⾯且与实际相符对危害线路安全的外⼒隐患有整改措施,并得到落实,且有记录可查
年度护线宣传计划和众护线⼯作安排得到落实,且有完整的总结材料。
(2)查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