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的三套装置进行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 已知:15℃、101kPa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 (1)A和B中的塑料瓶容积相同,且充满CO
2.将A的瓶盖打开,加入体积约为塑料瓶容积1/3的蒸馏水,旋紧瓶盖后充分振荡;向B中注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充分振荡。
①A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②B中塑料瓶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
(2)C装置用传感器测量瓶内气压变化。
①某同学检验C装置气密性时,进行了操作,得到如下图甲所示的气压随时间变化图象,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2,通过注射器向瓶中注入液体。下图乙是C装置测定的加入同体积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气压变化图象,其中表示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曲线是(填①或②)。 【答案】
解:(1)A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塑料瓶变瘪;B中塑料瓶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1体积水溶解1体积CO2,压强变化不明显,因为没有该瓶盖;故答案为:①瓶子变瘪;②1体积水溶解1体积CO2,压强变化不明显,因为没有该瓶盖;
(2)甲中图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该同学进行的操作是:缓慢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操作,得到如下图甲所示的气压随时间变化图象,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表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曲
线②,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后,加强几乎变为零。故答案为:①缓慢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②:②;
2、饮用雪碧时,小雨同学对“二氧化碳的溶解性”产生了兴趣,他和同学们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在通常情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请写出二氧化碳溶于水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双面斜纹布【提出问题】在实验室条件下,1体积的水究竟能溶解多少体积的二氧化碳呢?
【进行实验】(1)将蒸馏水煮沸后,置于细口瓶中,立刻盖上瓶塞,冷却至室温,备用。将蒸馏水煮沸的目的是。立刻盖上瓶塞后再冷却的原因是。(2)制取二氧化碳,以软塑料瓶为容器,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验满后备用。
a.定性实验
(3)实验①:取两瓶盛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分别倒入250毫升水,立即盖紧瓶盖。将其中一瓶静置,一瓶充分振荡。观察到,静置的一瓶几乎没有发生形变,而振荡后的塑料瓶。得出结论:振荡,可以加快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
b.定量实验
透视望远镜(4)实验②:取2支医用注射器分别抽取10mL空气和10mL备用的蒸馏水,用胶管连接(如图1所示),交替推动2支注射器的活塞,反复多次。
强开始缓慢减小,约10秒后振荡烧瓶,观察到压强明显减小,一段时间后压强几乎不变,最终烧瓶内压强为106.51KPa.压强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
【答案】
解:【查阅资料】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填:CO
2+H2O=H2CO3;
【进行实验】(1)将蒸馏水煮沸的目的是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赶走蒸馏水中溶解的气体,减小对实验数据的影响;立刻盖上瓶塞后再冷却的原因是防止气体进入,影响实验;故填: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赶走蒸馏水中溶解的气体,减小对实验数据的影响;防止气体进入,
影响实验;(3)取两瓶盛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分别倒入250毫升水,立即盖紧瓶盖。将其中一瓶静置,一瓶充分振荡。观察到,静置的一瓶几乎没有发生形变,而振荡后的塑料瓶发生形变。得出结论:振荡,可以加快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故填:发生形变;
(4)反复交替推动注射器活塞的作用是让气体和水充分溶解,故填:让气体在水中充分溶解;
【得出结论】表中数据可知:10mL水中只能溶解(20mL-13mL)=7mL二氧化碳,即二氧化碳的溶解性为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0.7;故填:0.7;
【反思质疑】(1)实验中迅速将注射器里的蒸馏水全部压入烧瓶中,造成烧瓶内的压强迅速增大,即BC 段压强上升;故填:将注射器里的蒸馏水全部压入烧瓶中,造成烧瓶内的压强迅速增大;
(2)因为1体积水只能溶解0.7体积的二氧化碳,所以加入的水也占有一定的体积,因此反应后压强略大于反应前容器内的压强;故填:1体积水只能溶解0.7体积的二氧化碳,所以加入的水也占有一定的体积。
3、因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二氧化碳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
二氧化碳气体究竟能否用排水法收集呢?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两套装置进行了深入地探究。
【拓展应用】利用传感器对二氧化碳性质再探究。
步骤1:如图2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三瓶250mL的烧瓶内收集满CO
2气体,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等体积的液体(分别是水、饱和石灰水、氢氧化钠浓溶液)。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器。氟化钠和牙齿长得碳酸钙反应生成氟化钙保护层,使牙齿和酸性物质接触面积小,反应的碳酸钙少
步骤2: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等体积的液体(水、饱和石灰水、氢氧化钠浓溶液)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
步骤3: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观察传感器定量实时地传回烧瓶内气压变化形成的图象情况如图3所示。
简易信号发生器【查阅资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均可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1)导致曲线AB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注射器中液体加入烧瓶中时速度太快,而反应程度较小,导致压强。
嵌入式硬盘录像机
(2)图中曲线1中段气压的变化是由于充分振荡烧瓶导致的。
(3)利用现有的装置,在不使用其他试剂的情况下,请你写出除振荡烧瓶外继续降低E点的操作方法
【答案】
解: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定性实验】酸性溶液能使紫的石蕊试液变红;而取几次实验后的液体样品,滴加紫石蕊试液,均无明显变现象,这可能是由于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较小造成的;故填:红;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较小;
【定量实验】设总体积是100mL,氧气含有4.2%,所以氧气是4.2mL,则空气体积是:4.2mL÷21%=20mL,所以空气的体积分数是20%,则二氧化碳是80%;故填:80%;
【实验反思】利用装置 I和装置 II收集到的二氧化碳都会混有少量空气,原因是装置本身含有空气;故填:锥形瓶中的空气随二氧化碳气体进入集气瓶(合理答案即可);
【交流讨论】证明排水法比排空气法所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纯度更高,可以选择如下方法向两集气瓶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变浑浊的程度;故填:向两集气瓶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变浑浊的程度(合理即可);
【拓展应用】(1)注射器中液体加入烧瓶中时速度太快,而反应程度较小,导致压强突然增大,所以曲线AB段气压增大;故填:突然增大;
(2)振荡烧瓶会加快二氧化碳的溶解,所以图中曲线1中CD段气压的变化是由于充分振荡烧瓶导致的;故填:CD;
(3)使烧瓶内物质冷却,温度降低压强也会减小或抽气也会造成压强减小;故填:使烧瓶内物质冷却;(4)曲线3表示了装置内的气压减小最大,所以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曲线2与曲线3差异较大的原因是氢氧化钙微溶于水,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的量很少,影响了二氧化碳的吸收;故填:二氧化碳的吸收。
4、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从哪些视角可以证明CO
2与NaOH 溶液发生了反应?
【作出猜想】猜想一:从生成物的视角;猜想二:从的视角;猜想三:从能量变化的视角……
机床罩壳
【实验探究1】第一组同学分别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按如下四种方案实验:
A.滴加酚酞试液,若变红则说明没发生反应;
B.滴加BaCl
2溶液,若有白沉淀生成,则说明发生了反应;me0407
C.滴加澄清石灰水,若有白沉淀生成,则说明发生了反应;
D.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若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说明发生了反应。
①该小组同学通过讨论,一致认为方案是不正确的,原因是。
②若方案B正确,请写出此方案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探究2】第二组同学利用压强传感器和CO
2传感器设计了如图甲、乙两个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得到了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