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机化学中环丙烷反应性质教学探究

阅读: 评论:0

uwb标签大学有机化学中环丙烷反应性质教学探究
作者:魏红涛 李伟娜 刘清芝 徐鲁斌
来源:《亚太教育》2016年第01期
蜂窝纸板托盘
        摘 要:环丙烷具有“小环似烯”的性质,因此环丙烷及其反应是脂环烃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介绍了通过介绍环丙烷的机构与稳定性,以阐明环丙烷不同机理的加成反应以及其化学反应性质。
金属型铸造机
        关键词:环丙烷;结构;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117-02
        1883年佩金合成了环丙烷和环丁烷,发现三元环的反应活性比四元环大,但小于烯键。在本科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通常会以“小环似烯,大环似烷”来总结脂环烃的反应通性。三元环有很大的角张力,键的断裂比相应的烷烃容易得多。环丙烷在450-500℃热解转化成丙烯,与溴反应生成1,2-二溴丙烷,还可被氢化生成丙烷。不对称烷基取代的环丙烷与氢卤酸加成时,符合马氏规则,氢原子加在含氢较多的碳原子上,即加成的位置发生在链接最少和
花生油最多烷基的碳原子间。小环不稳定,虽然它们的分子中都没有不饱和键,能与氢气、卤素、卤化氢等试剂发生C-C键断裂的开环加成反应。教材通常采取角张力和燃烧热来解释,本文通过介绍环丙烷的成键碳的电子云密度,结合其结构,对环丙烷的化学反应性质教学内容设计如下。
桃园采集阿伐那非的作用与功效        环丙烷中,碳原子为不等性杂化。通过NMR耦合常数等证据表明,对通常的碳原子来说,一个s和三个p轨道杂化产生四个大致等价的sp3轨道,各有约25%的s成分。而对环丙烷碳原子来说,这四个杂化轨道并不等价。指向键外面的两个轨道比通常的sp3轨道的s成分多,而环上用于成键的两个轨道所含的s成分较少。这是因为它们所含的p成分越多,就越像正常的p轨道,而p轨道较适合的键角是90°,而不是109.5°。由于环丙烷的小角张力是杂化轨道形成的角度和实际角度60之差,因此额外的p成分缓解了部分张力。向外轨道含有约33%的s成分,所以大体上接近sp2轨道,而向内轨道含有17%的s成分,所以可近似称为sp5轨道,环丙烷的三个C-C键都是由两个sp5轨道重叠形成的。而分子轨道的计算表明这些键没什么s成分[1]。

本文发布于:2023-06-15 16:04: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398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轨道   反应   杂化   成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