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 | 夏 季 | 冬 季 | 新风量 m3/h.P | 人员密度 P/m2 | 用电量 标准W/m2 | 噪音标准 NC |
温度℃ | 湿度% | 温度℃ | 湿度% |
办公室 | 26 | 60 | 20 | 40 | 30 | 0.10 | 18 | 45 |
餐 厅 | 26 | 60 | 20 | 40 | 25 | 0.5 | 20 | 55 |
门 厅 | 27 | 65 | 19 | 35 | 10 | 0.1 | 20 | 50 |
客房 | 26 | 60 | 20 | 40 | 50 | | 15 | 40 |
| | | | | | | | |
| | | | | | | | |
平面度怎么测量
1、工程概况:
(1)设计依据
GB50019-2003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
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
GB50041-92 锅炉房设计规范
GB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33/1036-2007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浙江省标准)
业主及土建专业提供的资料,图纸
(2)设计内容
大楼中央空调设计
通风及防排烟设计
地下室人防工事通风设计
制冷机房、锅炉房的工艺设计
(3)室外气象参数(工程地点:绍兴柯桥)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5.3℃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8.8℃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温度 76%
大气压力
(夏季) 752MMHG
(冬季) 767MMHG
(4)室内设计参数:
(5)、通风换气量标准:
场 所 | 换气次数 次/时 |
冷冻机房,水泵房 | 6 |
厨房 | 20-25 |
变配电室 | 10-12,根据设备发热量计算 |
无窗洗手间 | 10 |
| |
2、空调冷热源:
本工程为150M左右超高层建筑,功能分区地下1-2层汽车库,1`3层裙房商业及酒店配套,裙楼4~9层为酒店客房,主楼4~40层为豪华住宅。10与11层,25与26层之间为避难层。根据目前已建和在建的超高层和大型建筑的能源结构形式,及酒店和住宅的运行特点及管理维护需要,提出以下暖通方案:
酒店采用中央空调系统.设置集中的空调冷热源:夏季采用高效水冷电动冷冻机向各空调系统提供6℃冷水,回水13℃.冬季由2台燃气真空热水锅炉提供不大于数字高清网络摄像机
60℃空调用热水及酒店生活热水; 1台蒸汽锅炉产生蒸汽供洗衣机房及厨房用汽。住宅采用分户设置VRF变冷媒流量空调系统配合每户全热交换器新风系统,调节灵活,管理方便. (2)经估算夏季空调总冷负荷为 7580KW ,冬季空调热负荷为 4550KW .
(3)、酒店夏季拟采用无极调节的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3台,冷媒采用对臭氧层破坏系数为零的HFC134a. 冷水机组均设置于地下层冷冻机房,冷水机组承压1.0MPA;冬各采用真空热水机组共3台供应冬季空调热水及生活热水,一台蒸汽锅炉1T/H,提供洗衣机房及厨房蒸煮消毒用汽。
3 空调水系统设计
本工程空调水系统较大,故设计为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双管制冬夏切换使用。冷冻水初温6ºC,热水初温55ºC。设计水管采用异程系统, 利用静态平衡阀来调节各干管支路流量及自动调节的电动流量平衡阀调节末端设备流量。 考虑到防腐及延长水循环系统运行寿命, 本工程空调循环水管采用镀锌钢管, 其中大于80 毫米的管道采用无缝钢管热镀锌沟槽配管一次安装, 空调循环水管外采用高热阻PVC/NBR橡塑材料管瓦保冷及保温, 外露的空调循环水管外再加铝板保护壳。
4、空调方式:
(1新型混凝土搅拌机)、根据空调冷负荷设计计算结果, 结合以往空调工程运行实际经验。门厅,多功能厅,商场等大空间公用部位的房间均使用内置转轮换热器变频组合式空气处理机在专用空调机房内处理空气。对空气实施冷却、去湿、加热、加湿和过滤净化处理。新风均与排风换热后至表冷器处理,有效降低空调箱负荷.
(2)酒店客房及办公建议采用不同于常规的高档带静电吸尘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新风口
须设置在清洁卫生处.新风经初效及高能吸附灭菌仪净化过滤直接送入室内人员附近,使新风年龄最短,最有效利用新鲜空气.盘管回风口均设超低阻力静电吸附装置,净化室内空气,杀灭部分细菌,弥补传统风机盘管过滤能力的不足,有利于室内人员健康.盘管可内置超声波流量计量装置分户计量。采用水冷媒输送至空调末端,有效降低对建筑层高的要求.
(3)双层玻璃茶杯高大空间可采用冬季地板辐射作辅助供热方式,保证冬季工作区人员热舒适性,夏季采用可调喷口方式送风。
(4)、由于使用时间、要求特殊性,电话总机房、电梯机房、消防控制中心均采用独立分体冷暖两用机。
5、通风工程
(1)、各暗洗手间通风一般均室内设顶棚式排风机,经竖井集中排空方式。风机与竖井间均设防火阀tokyo hot n0808.
(2)、厨房设独立炉灶排风系统,厨房排油烟经专用油烟净化机组净化后至屋面高空排放。
(3)、变配电室按工艺要求单独设进风和排风系统,换气次数按设备发热量计算。锅炉房按热平衡计算。
(4)、为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多功能厅,等大开间,大面积房间设1-2套上变频排风系统。风量随季节及新风量变化而相应变化。
6、空调自控:
(1)、
制冷机房内水泵与制冷机对应运行,水泵与系统冷负荷对应运行,部分最不利水环路设带压差控制器的电动调节阀旁通管。
(2)、节能角度出发,根据现行国家规范的规定,各空气处理机水侧均装设室温控制的电子式温控器控制的电动调节阀。风机盘管水侧均装设室温控制的电子式温控器控制的电动二通阀。
(3)、该工程设BAS系统,并对冷水机组、空调水泵、空气处理机和新风机组、送风排风
系统进行集中监控。冷冻机房专设机房控系统.空调系统采用集中控制与就地调节相结合的方式。
7、环保
主要污染源及排放(处理)方式
(1)、主要污染源
a、厨房油烟,锅炉烟气及汽车尾气
b、动力设备运行噪声
(2)、排放(处理)方式
a、厨房油烟经专业净化机组处理达标后,至屋顶高空排放。地下汽车尾气根据CO传感器控制排风机组风量,至屋顶高空排放。锅炉烟气均独立设置调节风门,验证抽力后至屋顶高空排放。
b、所有空调设备和风机选用低噪声型。
c、通风机、水泵等尽量布置在专用设备用房内且房内采取隔声吸声措施,并用隔声门或防火隔声门。
d、设备设减振基础及减振支吊架。typec转usb
e、风机进出口与风管采用防腐阻燃软接,制冷机及水泵与空调水管间均设橡胶或金属软接头。
f、空调送、回风管上设阻抗复合消声器,并控制空气流速。
g、新风,回风均设高能低阻力杀菌静电吸附设备,充分保证室内空气品质.
8、消防设计
(1)、空调送、回风管穿越空调机房处均设70ºC防火调节阀,风管穿越防火分区隔墙处均设防火阀。
(2)、浴室、厕所排风支管均设止回阀或防火阀。
(3)、空调风管均用不燃的镀锌铁皮.保温材料采用不燃的玻璃棉板及难燃B1级橡塑.
(4)、面积大于300平方的公共场所及中庭设自然排烟或机械排烟系统。面积大于100平方的无窗办公房间机械排烟系统。商场按500平方划分防烟分区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5)、地下汽车库设机械排烟系统,排烟排风两用风机设置于专用设备间,火警时切入最高速进行排烟.
所有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及合用前室,均分别分段设机械正压送风系统.防烟楼梯间余压40~50PA;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封闭避难层余压25~30PA.
长度大于20米的内走道设机械排烟。常闭排烟口距走道最远点不大于30米.
(6)、中庭设自然排烟,采用与消控中心联动的电动百叶窗,有效排烟面积不小于中庭地面面积的5%.
9、人防设计
本工程设六级人防,按规范及GB50038-2005要求设计.满足战时防护及平时使用要求。人防进排风系统设计满足清洁,滤毒和隔绝通风方式。清洁式6M3 /HP,滤毒式2.5M 3 /HP,隔绝防护时间3小时。二氧化碳浓度不大于2.5%.
10 节能设计及新技术应用
为充分发挥本设计建筑与设备规划整体效果,同时充分利用能源,节约运行费用,本设计特采用以下节能措施。
1、节能设备规划
采用高效率的设备系统,空调系统按区域划分设置以充分满足不同区域的使用功能要求。具备各区域(裙房商业,酒店配套,酒店客房,主楼住宅每户)独立运转的可能。开动所需区域的空调系统以节约运转费用。
采用技术先进低阻力效率高的静电吸附过滤装置,大幅降低空调风机扬程,减少风机电耗.
各空调机设备均设置变频器使风机能够动态跟踪所需风量的变化需求,水侧均设置电动温控平衡阀门,防止过冷或过热。
高能效比电动制冷机组,大小搭配,使设备长时间运行于高能效比区域,节约主机电耗.设置机房控系统,设备智能化管理,减少人工操作,便于及时维护及集中管理.
拟采用高效带烟气热回收燃气锅炉,充分回收高温烟气热量,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2、自然通风与免费制冷(Free Cooling)
春秋季采用空调机送全新风,顶部排风方式运行,一方面可以减少对冷源的依赖,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以利用空调机导入100%室外新风在一定条件下提供免费制冷。过渡季节裙房内区发热量较大需要制冷时可利用冷却塔经板式换热机组间接供冷.减少制冷主机开启时间,节约能耗.
3、沟槽式机械配管系统
采用空调水管道沟槽式机械配管系统加快安装速度,减小了安装劳动强度,易于拆装,连接可靠,实际工程证明技术可行。
4大温差空调水系统及全热回收系统
加大冷冻水供,回水温差大幅减少空调水系统输送能耗。采用高热效率热回收装置回收排风中的能量,取得最佳的节能效益及环境效益。
5 室内空气品质
新风入口设置于北向无污染区域.新风机组均设置低阻高效吸附灭菌装置,保证新风品质.循环处理的空调机组回风口均设置低阻高效吸附灭菌装置,满足国家公共场所的消毒卫生规范要求.充分保证室内空气品质.人员密集场所设置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与新风电动阀门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