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4・光明中医2020年12月第35卷第23期CJGMCM December2020.Vol35.23
*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计生委科技计划课题(No.20197387)作者单位:赣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江西赣州341000)
通讯方式:E-mail:284753552@qq 李延萍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综合护理在中风后心脾两虚型不寐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一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中风后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和中医组(实施中医综合护理方法),每组30例。对比2组护理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组的PSQI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中医组的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中医组的护 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0.00%(P<0.05)。结论对于中风后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患者进行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提高睡昵质量,改善失眠、头晕、心悸、多梦易醒等现象,患者的满意度更高。 万寿菊粉关键词:中医综合护理;中风;心脾两虚证;不寐;中医证候积分;护理满意度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20.23.054文章编号:1003-8914(2020)-23-3804-03
不寐又称为失眠,属于一种亚健康疾病,也是中风患者最常见的病症。患者长期不寐会增加其心脑血管、精神疾病发病风险,并直接累及心、脾、胃等脏器,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⑴。药物不寐的
效果较为理想,但药物均会对机体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加上中风患者的年龄大,机体代谢运行慢,药物吸收差,进而导致药物起效慢,并不利于患者长期服用⑵。中医在失眠方面也颇有建树,曾有学者指
出,通过中医综合护理可帮助不寐患者改善睡眠[3'4\基于此,本研究在我院收治的中风后心脾两
虚型不寐患者中实施中医综合护理,获得理想效果,现将结果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中风后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中医组,每组30例。常规组有男16例,女14例;年龄48~78岁,平均(61.25±5.89)岁;病程1~5个月,平均(
2.69±1.14)个月。中医组有男17例,女13例;年龄48~79岁,平均(61.76±5.59)岁;病程1~6个月,平均(2.85±1.34)个月。2组的年龄或病程等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院伦理委员会已同意此次研究的开展。
高频高压电源
压铸机料筒的设计1.2诊断标准患者的不寐症状均为中风后遗症,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⑶中的心脾两虚型不
寐诊断标准相符,伴有失眠、多梦易醒、头晕心悸、心烦神疲、食纳差等症状。1.3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与上述疾病诊断标准相符的患者;护理前半个月未使用过镇静剂的患者;了解本次研究情况,同意签署知情书的患者。排除标准:其他疾病引起失眠的患者;依从性极低者;有精神病史者;伴有皮肤感染者。
1.4方法
1.4.1护理方法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即行常规疾病知识宣教;帮助患者调节灯光亮度、保持睡眠环境的安静;嘱咐患者睡前不可观看兴奋性节目或文章,多泡脚或睡前喝热牛奶,自行听催眠曲放松心情、舒缓情绪等。中医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中医综合护理方法,即:①艾灸护理。选择患者的神门、心俞、内关、三阴交、足三里、脾俞,将艾柱点燃放在圆形铜艾盒中,直至艾柱烧完为止,每天1次,艾灸时间尽量选择中午阳气充足的时候,切不可晚上艾灸,避免阳气刺激神经加重失眠现象。②按摩护理。艾灸完成后,可在相同穴位上进行点按,即用大拇指慢慢施加力量按压,待患者感觉到
所按穴位出现酸胀、胀痛或刺痛时,维持压力5s再缓慢收力,上述动作反复进行5次左右即可,然后利用掌跟顺时针轻揉相应的穴位,缓解局部肌肉。之后再为患者进行面部、头部按摩,主要选择太阳穴、攒竹、百会、坎宫、风府等穴位,太阳穴、攒竹这2个穴位可用大拇指按压,并自上而下交替直推,以患者感到轻微发热为宜;坎宫这一穴位可用大鱼际从印堂推至太阳穴,经过该穴位后停顿几秒即可;百会、风府等穴位则利用大拇指勾压、点按,使患者感觉整个头部有胀热现象即可,可多次点按,以患者的舒适度为主,按摩每次30min左右,一天1次。③中医情志护理。通过“以喜胜忧”的方式,与患者讲笑话、谈以往趣事、回忆
光明中医2020年12月第35卷第23期CJGMCM December2020.Vol35.23•3805•
成就事迹等,或者播放喜剧、小品、综艺节目等,转移其注意力,使其保持心情愉悦,避免忧思忧虑。④中医辨证施乐。为患者播放《音乐草本》的五大处方乐曲或宫调(对应脾)、徵调(对应心)为主的乐曲,例如《百鸟朝凤》《草木青青》《梅花三弄》《昭君怨》《渔樵晚唱》《紫竹调》等,在每晚睡前1h左右播放,每次30min即可,播放时要注意病房环境,避免嘈杂,且还要让患者保持坐卧位,全身放松,不让任何人干扰。⑤中医饮食运动调理。通过望、闻、问、切帮助患者判断其体质,再根据其体质调整饮食,如肝火扰心者应多食用当归、黄英汤等;痰热扰心者则应多食用生姜、陈皮水等。指导患者进行八段锦、太极拳锻炼,修养身心,每天锻炼30~60min即可。⑥中药泡脚。护理人员每天晚上可帮患者进行中药泡脚,在纱布袋中放入艾叶、伸筋草、生姜、大葱等材料,并放入
45七左右的水中浸泡,指导患者每次浸泡双足40min左右。护理人员要注意控制患者白天睡眠的时间,避免患者作息时间黑白颠倒,在泡脚时还可以教授患者按摩足部,点按涌泉穴,促进睡眠。2组的护理周期均为7d。
1.4.2观察指标对比2组护理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以及护理满意度。①PSQI评分一共有24项评定内容,包括睡眠时间、入睡时间、服药情况等,总分越低表明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好。②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标准评定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症状包括失眠、多梦易醒、头晕心悸、心烦神疲、食纳差,其中0分为无症状;1分为症状较轻;2分为症状较重;3分为症状严重;4分为症状非常严重。③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表评定2组的护理满意度,内容包括护理方法、护理手法、护理细节的处理、护理人员的态度等,总分100分。非常满意:>90分;满意:80~90分;不满意:<80分,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与满意率之和。
1.4.3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所有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若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对比护理前,2组的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中医组的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经护理,中医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12组PSQI评分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例,%±5)组别例数
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
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
常规组3053.61±6.4736.84±5.49°17.63±2.5110.58±2.361}中医组3052.26±6.2121.81±5.06°16.98±2.14 5.14±1.18°t值0.759.550.9910.31
P值>0.05<0.05>0.05<0.05注::与护理前相比,<0.05
表2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例,%)组别例数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常规组309(30.00)15(50.00)6(20.00)24(80.00)
中医组3018(60.00)11(36.67)1(3.33)29(96.67)
X值 4.04
P值<0.05
3讨论
dst指数不寐在中医中属于“目不瞑”的范畴,是由饮食不节、情志不调、久病体虚引起机体气血失调、阴阳不平衡、脏腑功能紊乱所致,在中风患者中最为常见,且以心脾两虚型最为典型。所以,临床应以气血调理、平衡阴阳、调节情志等处理为主。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医组的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这表明中医综合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失眠、多梦易醒、头晕心悸、心烦神疲、食纳差等症状,护理效果理想。中医综合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能通过中医辨证为患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而提高护理质量,让患者更满意。此次研究中,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艾灸、按摩护理,可通过与心、脾相关的穴位调节机体气血、促进脏器正常运行,进而缓解失眠的现象。更重要的是,中医讲究“天人相应”,人体的经脉气血运行是和时辰有着密切联系,而且不同的时辰,机体的经脉和气血盛衰也各不相同,在经脉气血充盈时进行或护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⑷。此次护理中艾灸、按摩均选择中午阳气最充足的时候,非常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最大程度调节机体经气运行,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这对患者病情的改善和恢复有重要意义。同时,情志护理、辨证施乐也是提高睡眠质量的一项重要护理措施,不但能帮助患者以喜胜忧,安抚不良情绪,避免过于忧虑影响睡眠;而且能养心安神,
促进情绪稳定,进而改善失眠症状。此外,辨证施乐通常是以五行学说为主要核心,其中的宫调对应人体的脾,徵调对应人体的心,而心脾两虚者通常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消
•3806•光明中医2020年12月第35卷第23期CJGMCM December2020.Vol35.23
沉、忧郁等情绪,通过相应的音乐调理,可起到开郁散结、安神镇静、补益心脾之效果⑴。失眠通常是由于患者的中枢神经细胞在睡眠时过于兴奋,或者其作息时间的平衡状态被完全打破所致,通过音乐这一种有规律性的声音、频率能调节中枢神经和机体的生理状态,促使患者放松、心情愉悦,并消除疲劳,从而改善睡眠最后,再结合辨证饮食、中医锻炼、中药泡脚,可帮助患者由内而外进行调理,从根本上调节阴阳平衡,促进机体各脏腑正常运行,进一步改善失眠现象。中医综合护理蕴含着多种优质护理措施,能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优质、针对性的服务,从各方面帮助患者改善疾病,修复机体,尽最大努力让患者满意。故本研究中中医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0.00%(P<0.05),与上述讨论相符。
综上所述,将中医综合护理应用至中风后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不寐的现象,消除多梦易醒、头晕心悸、心烦神疲、食纳差等症状,保证睡眠质量,患者的满意度高。
参考文献
[1]刘元,张饪•针刺结合耳穴压籽法心脾两虚型不寐临床观
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23):89-91.
[2]朱浩,王桂茂,纪清.近十年推拿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文献分
析[J]•吉林中医药,2019,39(6):805-80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186.
[4]渠乐,周云•沈宝藩不寐病的临床经验总结[J].世界中西医
结合杂志,2020,15(2):260-262,277.
[5]郭淳,裘生粱•从肝论治不寐分型研究[J].浙江临床医学,2019,
led探照灯21(11):1585-1586.
[6]谢晓磊,景静,李静•穴位按压配合中药足浴对心脾两虚证不寐患
者睡眠状况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8,31(11):95-98.
(本文校对:胡莉收稿日期:2020-05-14)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
吞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
梁明明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吞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沈阳市儿童医院2017年9月一2019年9月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脑炎伴有吞咽障碍的患儿40例,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2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病情稳定后,即开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2组均连续护理1个月。对比2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干预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5.00%,且干预组护理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常规组70.00%(P<0.05);护理后,干预组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 <0.05)0与护理前比,护理后2组生活质量评分皆明显升高,且干预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o护理后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常规组45.00%(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重症病毒性脑炎伴吞咽障碍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其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提升患儿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症病毒性脑炎;吞咽障碍;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20.23.055文章编号:1003-8914(2020)-23-3806-03
重症病毒性脑炎是由于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软脑膜弥漫性炎症综合征,后遗症发生率达70%,最常见的即是吞咽障碍,这对患儿早期营养状态形成不利影响⑴。有研究表明⑵,加强对重症病毒性脑炎伴有吞咽障碍患儿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吞咽功能,改善预后。因此,此次研究中,根据有吞咽障碍患儿的护理需求,给予其早期心理护理、基础功能训练、摄食功能训练等,与常规护理患儿进行对比,旨在探讨早期康
作者单位:沈阳市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一病房(辽宁沈阳110000)通讯方式:E-mail:448624698@qq 复护理干预在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吞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安全带插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沈阳市儿童医院2017年9月一2019年9月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中选择40例伴有吞咽障碍的患儿,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20例)和干预组(20例)。常规组中男8例,女12例;年龄4~ 12岁,平均(7.13±1.84)岁;其中经改良饮水试验测试⑷吞咽障碍m级有io例,吞咽障碍iv级有8例,吞咽障碍V级有2例。干预组中男9例,女11例;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