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4 0 0 7 1 6 )
7 .3
et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泛指两个苯环通过三个碳原子相互联结而 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包括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查尔酮、异黄 酮类等化合物[1]。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的重要次生代谢产物,也是一些保健 品和中药材的有效成分之一。黄酮类化合物的定量方法常用的有HPLC法和分 光光度法[2—4]。在实际生产和科研过程中,考虑到方法的简便、快捷以及 可行性,对总黄酮的测定,多采用NaNO2—Al(N03)3—NaOH体 系分光光度法。由于天然植物的组成非常复杂,且各种黄酮类物质性质也存在差
摘要:通过对NaNO2—Al(N03)3—NaOH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总 黄酮含量的研究,发现用6 0%的乙醇进行溶解定容效果是最好的,同时试验证 明该方法不适用于对葛根素含量丰富物质的总黄酮的测定。关键字:总黄酮;分 光光度法;芦丁中图分类号:TS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 1 | 0 0 | 5 — | 9 9 8 9 | ( | 2 | 0 0 | 7) | 0 | 3 — | 0 0 — | 2 3 | 0 — | 0 2 |
Study | o | np | ro | blem | s | l | nd | et | e | rm | lnl | ng | to | talfl |
avono | l | ds | by | 域名管理 | | | | | | | | | | |
spect | r | op | ho | tome | t | r | y | | | | | | | |
CHENJ | l | ng | ,MElGu | a | n | g, | FUC | ha | ng — | yu | | |
(Food | S | cl | en | ceCo | 雨水口施工l | l | eg | e, | S | ou | thw | es | tU | nlver |
slty, | C | ho | ng | qlng | 4 | 0 | 0 7 | 16 | ) | | | | | |
Abstr | 全自动粉皮机a | ct | • • | | | | | | | | | | | |
Throu | g | hr | es | earc | h | o | fd | et | e | rm | lnl | ng | to | talfl |
avono | l | ds | by | usln | g | t | he | me | t | ho | dof | sp | ec | troph |
otome | t | ry | ln | the | | | | | | | | | | |
NaNO2 | 一 | Al | (N | 0 3)3 | 一 | N | aOHs | y | st | em, | th | ea | lcoho |
lof60%ha | st | hebe | s | 募捐箱t | ef | fe | c | tl | ndl | ss | ol | vlnga |
ndfll | l | ln | go | fsam | p | l | es | .A | n | dt | hls | me | th | oddoe |
sn ‘ tfi | i t | :fort | :hedet | :ermlnl | i ngoft | :ot | :al | .flavo |
nolds | w | hl | ch | cont | a | l | na | lo | t | of | pue | ra | rl | n.Key |
words | • • | to | ta | lfla | v | o | no | ld | s | ;s 咖啡加工 | pec | tr | op | hotom |
| | | | | | | | | | | | | | |
r y;rutin
别,这就使分光光度法在实际测定过程中产生一些问题,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本 文通过对标准物质和总黄酮初提物样品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对分光光度法中存在 的几个问题进行详细研究,发
收稿日期:2006 — 09 — 01
现其均能引起较大测定误差,由此总结出一些在分光光度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 提出了改进方法,以期为将来的研究者提供参考。1方法和原理1.1试验原理 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图上主要有两个吸收带:环肉桂酰系统引起的吸收带I
2—),女,重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食品安
( 3 0 0 — 5 5 0 nm)和环苯酰系统引起的吸收带n( 2 4 0 — 2 8 0 n m)。若加人铝盐,则铝离子与黄酮化合物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带n会明显向长 波方向移动(红移)[5];在NaNo2的强碱性溶液中,其在510nm处 吸光度值最大,从而为分光光度法测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1.2试验方法 作者简介:陈静(19 8 全与质量控制。
2 3 0
3.
吸取一定量的已定容样品乙醇溶液于2 5mL容量瓶,加0 .3mL NO2 摇匀放置 6mi n,再加入0 .3mL10%Al(N03) 6mi n,最后加入4mL1mol/L的NaOH再以一定浓度的乙醇定容到
2 5mL,放置15mi n,以芦丁为标准品,在510nm处测定其吸光值 [6 — 7]。
在查阅参考文献时发现各文献使用的样品黄酮提取溶剂 乙醇的浓度不一
致,为了确定各浓度乙醇是否会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及各浓度乙醇提取的效果, 本试验对各浓度样品乙醇溶液进行了观察和测定。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
样品中的黄酮类型对吸光值产生很大影响,故对其也进行了详细的试验。2试验 仪器和材料
葛根总黄酮初提物芦丁: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其它常用试剂:分析纯; JA 2 0 0 3电子天平、FA 2 0 0 4电子天平:上海精天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10 1-3-5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RE52CS—1 旋转蒸发仪、B — 2 6 0恒温水浴锅、SHZ — m型循环水真空泵:上海亚荣生 化仪器厂;UV— 2 4 5 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3试验与结果 3.1溶解定容用乙醇浓度的选择3.1.1 溶解定容用乙醇浓度对吸光值的影响
根据
所查资料,常用的乙醇浓度为3 0%和6 0%,故测定这两种浓度乙醇对样品溶 解性和吸光值的影响。
称取一定量的葛根总黄酮初提物分别以3 0%和6 0%乙醇定容到100 .0m L和5 0.0mL,再取1mL样液如1.2所述方法进行测定,再分别用3 0%和6 0%的乙醇定容在100°C烘至恒质量的芦丁标准物质至25.0m
L,再分别取标准液0.0、1.0mL、2.0mL、3.0mL、4.0m L、5.0mL,如1.2所述方法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和标准曲线函数见表 格兰注塑机射咀头1。
表1不同浓度乙醇溶解样液的吸光值
样品号30%13 Abs0.139
Y( ug/mL) 含量(g/1
0.47
0.014
0.449
18 0 3 2
16.04
0.12
分析检测
品其稳定性都较好,
0%230%3
0.1450.
6 0%16
14
6 0.
0%2
1
7 5 0.1 7
g)标准偏差
6
0
8
9
2 0
5 5
0 4
9 9
8 11
3 0.
6.3
9 8
9.5
0 15
3 4 0 6 1
56 2
8 5 2
610.
60.015
20.599
0 17 7 19
9 5 8 9 3 2
37370.0
9
3 0%的乙醇样液稳定性相对比60%的乙醇样液差,同时
0.200g之间时就出现30%乙
在试验中发现,在称样量在0.1 00g
醇溶解的样品出现混浊且溶液最上层出现悬浮物,虽然后来取出1mL样液加入
25.0mL的容量瓶进行反应并定量后混浊现象消失,但是从中不难看出,从 这个不稳定的溶液体系中吸取的1mL样液中的总黄酮量是不稳定的,这必然给 测定结果的平行性和真实性带来影响,而使用6 0%乙醇溶液进行溶解定容时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