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病中医诊疗方案

阅读: 评论:0

滦县中医医院中医诊疗方案
腰  痛  病
推拿科钢筋塑料垫块
2012年7月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滦县中医院推拿科(2012)
腰痛病是由于感受风寒湿邪或劳损,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以腰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病证。腰痛病包括西医多种疾病,本诊疗方案特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而制定。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
完美分割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部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CT、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
(三)证候诊断
1.血瘀气滞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
2.寒湿痹阻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vb连接sql数据库3.湿热痹阻证:腰筋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肝肾亏虚: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阴虚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阳虚证症见:四肢不温,行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等症。
二、方案
(一)手法
采用太极内功正骨推拿手法,首先根据病情的阴阳虚实进行整体调节: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使其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然后在适当时间进手法复位,具体方法略述如下:
1、准备手法:
双脚开立,双膝微曲下蹲,松腰,开胯圆裆,松肩垂肘,坠腕,气沉丹田,以心行气,气贯掌指,梢节领劲,用意不用拙力,达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松沉渗透而病人不知其苦。
2、手法
(1)太极内功劲力松解法:一体化机芯
此法为基础手法,每次必行此手法,具体操作:医者两脚开立,沉肩垂肘,含胸拔背,
气沉丹田,气贴背行于掌指,以松沉、深透之力点按椎旁压痛点,循经点按推揉腰及下肢的穴位;肾俞、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阳陵泉、足三里、太冲、三阴交、涌泉等松解肌肉挛缩、温通经络,解痉止痛。
(2)开合劲曲伸复位法:
超滤器曲膝、曲髋、压腹、旋转、摆动、滚摇法:此手法能起到拔伸腰椎后纵韧带、调整椎间隙使之达到前窄后宽、使突出的髓核回纳的作用。
患者俯卧,腹部悬空。在患者呼气的同时医者运气于手拇指作用于突出部位,用松沉之力颤压数次,使腰部震动、过伸。此手法使腰椎间隙变成前宽后窄挤压后纵韧带,迫使突出的组织回纳或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之间的位置关系。
(3)仰卧膝顶抖颤法:
患者仰卧于医者膝上全力放松,令患者深呼气的同时医者气沉丹田运气于膝上进行抖颤。此法降低腹内压,减少腹内阻力,抖颤还可以使脊髓压力变动,有利于突出物的回纳。
(4)对抗牵拉定点复位法:
此手法刚柔相济、渗透力强。具体操作;患者俯卧位,全身放松。在人工对抗牵拉的同时,医者气沉丹田,气贴背行下手指,令患者作深呼气,此时医者在病变部位作快速的颤压,此手法拉宽椎间隙,降低盘内压力,甚至出现负压,扩大椎间孔和神经根管,减轻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
(5)螺旋劲复位法:
此手法取决于太极拳的松腰坐胯,开胯圆裆,旋腰转背,气沉丹田,沉肩坠肘,此动作身手合一,“弹劲”和“韧劲”强大,传导力深透。松解软组织粘连,调整后关节紊乱,具体操作方法:患者左侧卧位,左下肢伸直,右下肢屈曲放在左膝关节上部;医者站在患者前面,令患者头部胸问右转至极限后,医者左肘内侧放在患者右髂骨之后外缘,右肘顶在患者右肩部,让患者呼气尽时,左肘向内,右肘向外同时用一短、快之寸劲加强旋转,伸展腰部肌肉、韧带,调节腰椎、神经根及周围组织之间的位置关系。
  2手法注意事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忌用或慎用手法:
  (1影像学示巨大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或病情较重,神经有明显受损者,慎用手法;
  (2体质较弱,或者孕妇等;
  (3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肝脏等疾病患者;
  (4体表皮肤破损、溃烂或皮肤病患者;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
  (二)辨证用药
  1.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血瘀气滞证
  治法: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推荐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川芎、当归、五灵脂、香附、甘草、羌活、没药、牛膝、秦艽、桃红、红花、地龙等。
  中成药:七厘胶囊、腰痹通胶囊、独一味分散片、龙血竭含片等。
  (2)寒湿痹阻证
  治法: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推荐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党参、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芍、桂枝、茯苓、细辛、防风、秦艽、蜈蚣、乌梢蛇等。
  中成药:小活络汤等。电子除垢器
  (3)湿热痹阻证
  治法:清利湿热,通络止痛
  推荐方药:大秦艽汤加减川芎、独活、当归、白芍、地龙、甘草、秦艽、羌活、防风、白芷、黄芩、白术、茯苓、生地、熟地等。
  中成药:二妙散等
  (4)肝肾亏虚证
  治法: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阳虚证推荐方药:右归丸加减。山药、山萸肉、杜仲、附子、桂枝、枸杞子、鹿角胶、当归、川芎、狗脊、牛膝、川断、桑寄生、菟丝子等。
阴虚证推荐方药:虎潜丸加减。知母、黄柏、熟地、锁阳、龟甲、白芍、牛膝、陈皮、当归、狗骨等。
中成药:独活寄生胶囊、健步虎潜丸等。
以上4型患者均可采用采用本院制剂—龙脊活络丸。
龙脊活络丸药物组成: 杜仲,桑寄生,狗脊,牛膝,伸筋草,地龙,全蝎, 蜈蚣,葛根,丹参,白芥子,党参,海风藤。
龙脊活络丸具有补肾固本,祛邪通络,活血化瘀的功效,对各型腰痛病患者,均有较好疗效。
2.中药辨证外治:
中药腿浴: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将煎煮好的中药汤剂,放在恒温桶中浸泡足和小腿部每
日一日,每次30分钟。

本文发布于:2023-06-13 10:15: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368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患者   手法   突出   腰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