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气设备各部分的构成及作用

阅读: 评论:0

模具计数器汽车电气设备各部分的构成及作用
    汽车电气设备包括发动机系统、充电系统、起动系统、照明系统、点火系统、排气系统、电子信号输出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等。
    一、发动机系统
    发动机系统由汽车发动机、汽油泵和燃油系统组成。发动机是汽车最重要的部件,是汽车运行的主动源,它将其他部件及系统各部分的运动能力转化为机械能发动车辆。汽油泵的作用是将汽油从燃油箱中输送至燃油系统,并通过清洁的石棉滤清器过滤汽油,有利于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二、充电系统
    充电系统由发电机、正极、负极以及控制装置组成。发电机的作用是通过发动机驱动,产生供电系统使用的AC电流,并把电流转换为DC电流供用;正极是在充电过程中连接发电机和电池负极之间的金属阴极构件,其作用主要是吸收过载能量;负极构件除安装在电池另一端外,还可将发电机的电动机接到电池上,从而控制发电机的工作状态。控制装置的作用是
对整个充电系统进行自动控制,以保证发电机在最佳状态下提供最大功率输出,同时保护电池不受外界电磁干扰影响,保证发电机工作在正常状态下。
    起动系统是汽车上最关键的系统之一,它将发动机启动和停止动作控制。它由起动机、节气门电磁阀、节气门调节器、点火器及控制电路等部件组成。起动机的作用是启动发动机,通过把弹簧力量转化为机械能量,从而启动发动机;节气门电磁阀的作用是控制气门的开合,从而调节气门及燃油量,节气门调节器是控制气门电磁阀开合时间和时针;点火器的作用是提供火花来点燃燃油,从而让发动机正常运转;控制电路的作用是连接各部件,控制起动系统的正常工作。
rs232和ttl
    四、照明系统
    照明系统是汽车上的主要电子系统,主要包括投射灯、前照灯、前倒光灯、尾灯等。投射灯的作用是提供汽车前进时的视野,在深夜和寒冷的季节能够更长距离看清路况,帮助司机驾驶安全;前照灯是汽车正常行车时用以照亮前方路况;前倒光灯是在行车中接近另一辆车时行车者应将分光灯调节为倒光距离;尾灯是一种紧急安全措施,用来指示车后位置,以及便于行车者查看尾灯的车距。
    五、点火系统
    点火系统是汽车发动机正常运行的必备系统,它的主要部件包括高压点火线圈、点火失步、火花塞及传感器等。高压点火线圈是一种设备,用于向火花塞供给电火花以点燃发动机气缸中的燃油,从而产生发动力;点火失步装置的作用是通过控制火花塞来控制发动机的点火时机,是发动机正常运转的保证;火花塞是一种设备,用于在每次气缸循环时发出一个火花,从而把燃油点燃,发动机才能正常运转;传感器的作用是检测汽车的运行状态,并将其发送至控制系统,以维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甲胺基苯丙酮    六、排气系统
徐山泉
    排气系统是汽车发动机运行时产生的废气排放系统,它由排气管、消声器、排气歧管等组成。排气管将废气从喷油器排入大气;消声器是汽车中最重要的部件,它是一种声学装置,用于消除发动机噪音;排气歧管可以控制排气量,从而保持排气流量在正常状态下。
    七、电子信号输出系统
    电子信号输出系统的作用是收集汽车的运行参数,并将其作为信号输出,提供给汽车控回馈单元
制系统使用。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发动机控制单元、发动机性能传感器、点火控制器、排气分析仪、车身控制单元以及多媒体系统等。发动机控制单元负责收集发动机运行参数,发动机性能传感器收集发动机运行过程中的变化信号,点火控制器收集火花塞的点火信号,排气分析仪读取前后通气管中的废气组分含量,车身控制单元收集刹车、车窗、车门等各部件的状态,最后,多媒体系统用于控制车载的多媒体娱乐设备。
    八、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是汽车电气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主要由汽车模块控制器、发动机控制系统、节气门控制系统、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对整个车辆的操作影响很大,是其他系统运行的主导力。汽车模块控制器是负责控制汽车的总控制器,所有的传感器、模块、开关等信号都由它控制;发动机控制系统是负责精确地控制发动机的转速和发动机的功率;节气门的控制系统是用于控制节气门的开合,从而对燃油量及气门的进气量进行控制;燃油喷射系统则是指喷油器,用于控制汽油和气体进入发动机缸体,从而调节燃油火焰强度。
拉丝钢板

本文发布于:2023-06-11 19:15: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356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发动机   控制   系统   汽车   作用   点火   燃油   排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