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系图书资料室
一、地质系图书资料室概况
地质系图书资料室创建于1955年,现有馆藏面积约260平米,设有光盘与网络检索室、地质图件室、阅览室;馆藏各类文献5万余种册,地质系图书资料室在北京大学文献收藏与治理中属大型专业分馆,地质图件资料和专业学位论文收藏与利用是我馆特。馆内文献检索手腕完备,书本式检索工具有美国地质文献提录与索引(BIG)、中国地质文摘、石油文摘、古生物文摘等检索刊物,光盘与网络检索室通过校园网能够进行网上电子资源的阅读和查询。丰硕的专业书刊资料,先进的检索手腕,良好的服务,使图书室在学科建设和理科人材培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质系图书资料室现有两名工作人员,在弄好日常的理与服务的同时,踊跃开展科研活动,几年来完成多项北京大学图书馆组织的科研项目,发表论文多篇。地质系图书资料室在北京大学文献收藏与治理中属大型专业分馆,面向全校师生开放,我馆曾获北京大学图书馆系统的先进单位荣誉 ——关于“两个示范”、“两个服务”工作进展情形汇报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的重组成部份,是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的
重要专业节点,是中国科学院西北创新研究基地和研究生教育基地的科技文献保障系统和信息网络平台。40连年来,在增进国家科研创新和高级人材培育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2002年12月,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又挂牌成立了甘肃省科技图书馆。半年多来,遵循省上领导提出的做好“两个示范”(文
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示范和信息化建设示范)、“两个服务”(服务于地址经济建设、服务于地址文化建设)的指示精神,踊跃开展工作。现将相关工作的具体进展情形汇报如下:
一、增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合作共建甘肃省文献信息协同保障体系
随着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深切推动,配合中国科学院西北创新研究与高级人材培育基地建设,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需要,最近几年来我中心一直在增强相关信息资源的优化调整与建设,并慢慢形成了有特的资源体系。尤其在外文科技文献资源引进与数字化信息资源体系建设方面做了较大的投入。如每一年的资源建设费达到600多万元,另外还每一年投入大量的经费用于网上免费信息的组织与开发。目前累计引进、购买、自建国内外光盘数据库、网络数据库、镜像数据库、网络导航系统、学科门户网站等40多个,网上可提供全文阅览的电子期刊近3000种。这些资源目前都是面向全社会开放的,任何一个有需求的读者或用户,随时都可到馆查阅或上网检索。
自动拖把在做好自身资源建设的同时,咱们重视与兄弟单位的合作与共建。目前不仅与在兰的众多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信息机组成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还与省内其他地域科研院所的信息机构增强了合作。遵循省
政府办公厅甘政办纪[2002]21号文件精神,在原先合作的基础上,正式推动与兰州大学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甘肃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物理联网,一起构建甘肃省文献信息共享工程;与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兰州商学院图书馆签定全面合作协议,并多次为这两个图书馆义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组织有关专业人员重点就CA、EI、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SCI、SSCI、ISTP、中国专利等光盘版电子资源和WEB OF SCIENCE、剑桥科学文摘、UMI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ELSERVIER公司的ScienceDirect、SPRINGER LINK、CATCHWORD、ECO PSP、ACM等网络全
文数据库的利用方式与技术进行精心教学和上机实习指导,帮忙兄弟单位提高业务工作水平,深切开展相关工作。
咱们的这些作法不仅博得了兄弟单位的好评,而且取得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的认同,决定在咱们中心设立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兰州镜像站,这也是目前科技部确信在全国设立的第一个NSTL镜像站。该镜像站确信将于今年9月份挂牌。pbs配方
尔后,咱们将继续增强和省内外兄弟单位的合作,继续抓好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完善的资源进展模式与业务流程,尽快实现从“我有什么”到“我能提供什么”的转变,尽可能地知足本地域用户全方位、多途径获取信息的要求,在甘肃省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起好示范作用。
二、推行技术带动战略,增强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
双层水晶玻璃杯在强化资源建设的同时,我中心十分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引进与应用。例如:
(1)为了提高中心的网络信息综合服务能力,慢慢支持开展个性化和特化的信息服务,今年投资近40万元购入了北京TRS公司开发研制的一套数字图书馆建设平台,目前系统已大体安装到位,并已开始部署相关的应用系统。该系统提供跨平台、跨异构系统的整合检索,能够支持面向广大科研人员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提供灵活的专题门户建设平台,支持开发个性化和特化专题门户;提供全文数据库建设与信息发布平台,支持开发各类型全文数据库;提供多类型资源的整合平台,能够支持对目前应用较多的数十种类型文档的归并处置;提供智能化的网络信息搜集系统,支持对因特网资源有目的的自动搜集、分类、标引与组织;等等。
(2)投资20多万元购入了北京北邮电信公司开发的现代化电子图书馆治理系统,该系统除具有传统的图书馆自动化治理系统的功能外,还增加了对文献内容进
食物模型
行深层揭露的功能,支持馆藏期刊目次的发布与报导,和印本文献与相关电子资源的集成治理。目前已经完成了整个系统的升级切换工作,进一步提高了中心文献信息的自动化治理水平,可提供网上预约、续借、远程文献查询、新书报导、期刊目次报导、在线参考咨询、信息推送等全方位的网络信息服务。
(3)引进了基于开放链接技术的西文数字化资源整合系统,建成面向社会全面开放资源与信息服务
的技术支持与治理系统。
(4)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工作“十五”进展计划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创新计划方案指导下,依照国际先进水平计划建设具有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学科特的科学数字图书馆和科技信息门户网站,和该领域的一些特专题信息门户系统。已经建成的有“全世界转变研究网络信息导航系统”、“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信息导航系统”等;在建的有“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资源环境学科信息门户”、“地球科学数据信息导航系统”、“青藏高原研究专题信息门户”、“沙尘暴研究专题信息门户”等。这些系统目前已部份上网提供服务。
我中心在这方面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各类学科信息门户、特专题信息门户和导航系统的建设,慢慢成立起数字化的资源基础和服务平台,并通过一种普遍联合、协作的机制与平台,在整个网络环境中对多种类型、多种来源的资源、工具和系统通过应用层或用户层的灵活集成,慢慢构建起一个完善的数字化信息服务保障体系,并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机制与环境,从而保证使信息服务完全摆脱地域、行政区划、物理资源不一样因素的制约;借助于“系统集成、机制创新、结构重组和角变换”,最终促成信息服务模式、内容的创新,使信息服务更好地融入社会,从而构建与知识经济和网络时期相适应的新的信息服务能力结构与形态。这种进展也将促使咱们以适应数字化网络化学术交流体系需求的视角来从头
凝视自身,并对自己的核心能力建设与进展模式从头定位,慢慢从以具体资源和具体机构为基础的服务转移到以能力为基础的知识化服务。
另外在网络建设方面,我中心不仅能够通过治理良好的科技网(CSTNet)与外界联系,而且还开通有独享10M(目前实际运行能力已达到百兆)的铁通网通道和1000M的CERNet通道,能够全力保证天天24小时不中断的网络服务。同时为了增强网络安全治理,今年还投资20多万元购买安装了东软的NETEYE5200型千兆防火墙。
在做好自身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咱们也十分重视为地址相关单位或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实质性的支持与帮忙。如继2001年受委托完成定西地域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和会宁县科技信息网络中心建设以来,我中心一直义务承担着这两个系统的后续运行保护、技术支持和工作人员培训等工作,并协助和指导其工作人员做好相关网页设计与信息发布工作,为增进本地农业信息化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展定单农业、推动县域经济进展服务。还受张掖市人事处和科技局委托,与张掖市信息中心合作,我中心前后派出7人次赴张掖,举行了五期张掖地域高级公事员信息化培训班,集中就运算机基础知识、互连网操作技术、专业信息检索方式与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教学与培训,前后有130多人参加了培训。另外,还常常为本地及省内其他地域的兄弟单位(如陇东学院图书馆、天水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等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出谋献策,义务提供技术咨询与帮忙。
编织软管三、深切开发信息资源,支持地址经济建设
连年来我中心一直十分重视为西北地域专门是甘肃省的经济社会进展服务。例如:
(1)早在1997年末,本着为张掖地域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中心与张掖地域
多功能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