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墨水化学概述

阅读: 评论:0

第1章墨水化学概述
1.1墨水的概念与分类
1.1.1 墨水的概念
只要提到墨水,一般人首先想到的是钢笔墨水,甚至有人把墨水的概念完全局限于钢笔墨水,这就有点坐井观天了。实际上墨水的含义广泛的多,从组成上看,墨水是一类含有颜料或染料的液体,此外还含有各种助剂;从功能上讲,用来书写文字、绘制图案、标记符号或印刷材料的一切液体都可以称为墨水。在生活领域,墨水是人们在一切社会活动中所必须的功能材料之一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1]
我国有时把溶剂为水性的、粘度较小的墨水类产品称为墨水,溶剂为有机溶剂的、粘度较大的墨水类产称为油墨。但也并不是如此严格,如以水为溶剂的印刷墨水有人也称为油墨,而以有机溶剂为溶剂的彩墨水也称为墨水。实际上墨水和油墨都属于墨水类产品,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在英文中,墨水和油墨统称为Ink(墨水)。《中国制笔》1997年第4期的“制笔技术词典——书写材料”中写到[2]:“Ink是各种颜的液体或糊状物,通常多为黑或深蓝,
用于书写和印刷,由一种或几种染料或颜料溶解或扩散在液体介质而成。”
新型墨水类产品是书立典型的精细化学品或专用化学品,产品更新快,附加值高,技术秘密性强。在日本,将具有专门功能,研究、开发、应用技术密度高,配方技术能左右产品性能,批量小、品种多、附加值高的化工产品叫精细化学品,现代墨水就是这样一种精细化学品。欧美国家则把日本所称的精细化学品再分为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销售量小的化学型产品称为精细化学品,它们一般成分单一,可用化学式表示,如颜料、染料、试剂等;销售量小的功能型产品称为专用化学品,它们常常是若干化学品组成的复合物,为最终使用的产品,制造方法各厂家互不相同,产品有差别,生产生命期短,产品更新快,附加值更高,技术秘密性强,如涂料、胶粘剂、催化剂等。现代高科技的墨水产品如中性笔墨水、光敏水解墨水、绘图墨水、中油笔墨水、喷墨打印墨水、电子墨水、导电墨水等都是典型的专用化学品。
1.1.2 墨水的种类
墨水的种类很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从使用功能上可分为书写墨水、印刷墨水、电子墨水、导电墨水等;从料的来源上可分为天然墨水和现代合成墨水;从着
材料的性能上可分为颜料型墨水和染料型墨水;从溶剂性能可分为水性墨水和溶剂型墨水。在书写墨水领域,根据调分为黑、红、蓝、绿四大主系,此外还有其它颜,一般无味、无毒、无害。根据笔的种类又分为自来水笔墨水、圆珠笔墨水、记号笔墨水、白板笔墨水、签字笔墨水、水性液粉笔墨水、光敏水解笔墨水等。
自来水笔墨水主要有纯蓝墨水、蓝黑墨水、黑墨水、红墨水、碳素墨水和绘图墨水等。圆珠笔墨水从溶剂性能上分为水性圆珠笔墨水、油性圆珠笔墨水、中性圆珠笔墨水和中油性圆珠笔墨水等;从颜上又有黑、蓝、红、绿等颜。中性圆珠笔墨水从光泽上还有珠光、闪光、荧光等各个品种;从气味上有葡萄香、哈密瓜香、薄荷香、柠檬香、蓝莓香等香型。记号笔墨水的谱更为齐全,有12、24、48等型。印刷墨水领域也有许多种类,本书主要对书写墨水进行讨论。
1.2墨水的产生和发展
墨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使用的天然墨。1980年,陕西临潼姜寨村仰韶文化墓葬中出土了一套完整的绘画工具,有石砚、研石、水盂和黑红氧化铁矿石。使用时用研石压住黑红氧化铁矿石在砚上兑水研磨成墨水来使用。 
人工墨的最早文献记载是《尚书》,《尚书·伊训》中提到:“臣下不匡,其刑墨”;《礼记·玉藻》篇中说:“史定墨······扬火以作龟,致其墨。”这里都提到了墨,并有着不同的用途,说明人工墨的起源,始于甲骨文时期,即我国的商代。1937年,美国化学家曾对甲骨上书写的红字和黑字的颜料作了微量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文字颜料的红材料是朱砂,黑材料是碳素单质,即我们现在制墨的原料,并将其记录在《工业及工程化学》(分析版)上。化验还证实朱砂和墨创始于殷代,即在公元前十二世纪以前,它们已用于书写甲骨文字。
在古代,为了携带方便,一般把墨模制成棒状,让它自然风干而成墨锭,需用时加水在砚中研磨成墨汁,后来又出现了商品墨汁,它们都属于书写墨水的范畴,在英文中称为中国墨水(China Ink)。墨锭和墨汁的着材料都是碳黑,属于颜料型素,碳黑的原料取自松烟、油烟,颗粒极细。古人不仅学会了制备微小的颜料粒子,而且学会了利用植物胶、动物胶等对颜料进行分散和稳定化,可以说这是人类最古老的碳素墨水,也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应用最古老的书写材料。
染料型墨水的出现晚于颜料型墨水,最早可以追述到健康枕公元前1200年的古埃及[3]当初是
植物的各种颜汁和悬浮液工业机器人装配为书写用墨水,其中有茜素靛蓝浆果胭脂和乌贼的墨汁等当时,埃及人从浆果、植物和矿物中提取天然染料制成黑水采用埃及和波斯湾一带所产的芦苇管,经过一些简单工艺制作而成的,也称芦管笔,这种书写材料仅适宜书写结构简单的文字。公元400年左右,许多文明社会发明了性能更加稳定的墨水它是用铁盐、橡树树瘿和阿拉伯树胶混合而成这一基本配方使用了几个世纪。
鞣酸墨水是中世纪西方国家主要使用的墨水,起初这种墨水使用的是兽皮中的鞣酸,故称鞣酸墨水;后来发现没食子也可以被应用,又制出了没食子墨水。西方国家的大多数旧式文件都使用了没食子墨水,在美国革命时期,由于供不应求,又出现了其它一些墨水,如在Albanny.NY地区出现的紫红月桂墨水[4]
1848年苏木素墨水开始投放市场,并开始流行,这是因为苏木可以产生鞣酸。1856年出现了淡紫的苯胺墨水,苯胺由煤焦油制得,1867年水溶性苯胺墨水被大量生产。1870年德国科研人员通过对天然没食子酸铁墨水进行研究,提出了新配方,随后便在全世界广泛使用。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还出现了一些墨水,如快干墨水、新型超铬墨水等。19世纪末期又出现了一些由合成料制成的墨水,如淡红的曙光墨水、黑的硫化苯胺墨水、含有
茜草素蓝和苯胺在内的茜草素墨水等。目前,上述墨水的使用成为过眼烟云,已被性能更好的墨水所淘汰。
圆珠笔(ballpen)中最初使用的是能迅速变干的印刷油墨,由于油墨的质量不过关,书写时经常弄得一手油污,产品严重滞销。1944年美国永利公司的老板雷诺请加里福尼亚的化学工程师费兰茨基对油墨进行了改良,加入乙醇等化学物质使它完全克服了原来的缺点,很快生产出第一批笔。由于这种笔的顶端有一个金属小球,所以雷诺命名它为“ballpen”,意为球笔,后来大家叫它圆珠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圆珠笔迅速在全球被使用开来。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书写墨水、印刷墨水,书写工具、印刷设备等都有了快速的发展,其具有的功能特性和使用材料的环保理念,使书写材料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和过去的墨水相比其科技含量已不可同日而语。
碳素墨水的出现融合了表面化学、胶体化学、高分子化学的许多处理技术,其特点是使用了耐光性、耐水性、耐化学腐蚀等性能俱佳的素碳黑作为着材料,同时酸度适宜,避免了蓝黑墨水、纯蓝墨水等由于酸性过大对纸张引起的腐蚀,使得文字档案材料的长期保存成为可能。
粉笔是传统的教学工具,廉价方便,但粉末飞扬,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5]。粉笔的更新换代的途径是变干性书写为湿性书写,即研制可擦性黑板用墨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国外出现了一种取代粉笔与黑板的新型书写材料——白板与白板笔(彩书写笔)。白板笔的笔尖为特制纤维,核心是白板笔墨水。它是可以在表面光滑的非吸附性硬质板上(如白板、瓷面、玻璃等表面)书写,而又容易擦除的新型书写墨水。用白板笔墨水书写具有线条流畅、彩鲜艳、版面调柔和、墨迹可用普通干布或软纸擦除而不留痕迹、长时间观看眼睛不易疲劳、无粉尘等优点,因而在学术交流、教学等领域得到应用。
白板笔墨水最初只有日本、美国、德国和英国等国相继生产,我国的研制起步于八十年代初,1984年曾有试制品投放市场,但没多久便因质量问题而停产。九十年代后期,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普通粉笔的环境污染日益受到重视,白板笔墨水的研制又得到重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以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董川博士为首的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利用有机光化学反应和水解反应的原理,将光化学反应和水解反应原理耦合在一起,经大量实验,制得了不同颜的环保的新型光敏水解褪墨水,书写后只要用湿板擦一擦,字迹就分解为无毒、无味、无的物质,在绿教学方面填补了国内外的空白。
在书写工具领域,具有重大影响的是1984年日本樱花株式会社推出中性圆珠笔,它的性能介于油性圆珠笔和水性圆珠笔中间,用的是胶状的中性墨水(gel-ink),如今已成为风靡世界的书写工具与传统的油性圆珠笔相比问世时间虽还不长投放市场至今才多年的时间但因中性圆珠笔书写流畅手感轻捷舒适字迹清晰明亮,且具有书写字迹耐水、耐晒保存期长等特点所以迅速地被消费者所接受成为新一代书写工具的流行指标另外,由于中性圆珠使玻璃纤维膨体纱墨水已趋多种多样所以用途日趋广泛pttptt除主要用作书写外,还可做标志号、美工、绘画等用。近年来,中性圆珠笔处于持续、快速的发展中国内外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地上升。现在在人们的手中,油性圆珠笔、钢笔已逐渐淡出日常生活,有媒体惊呼:“中性笔清纯登场,钢笔即将谢幕”。
喷墨打印领域,喷墨打印煤层注水器墨水由过去的黑白打印发展到彩打印。特别是随着电子技术和墨水制造技术的进步,电脑彩喷墨水有了长足的发展。日本一家公司研制出一种用可食颜料印制高清晰度数字照片的技术,用这种可食用彩墨可以在八平方厘米的巧克力上印制照片
在电子材料领域,使用导电墨水不仅可以印制RFID的电路,还可以印刷天线,具有与传统
铜线圈同样的性能。比传统的压箔或蚀刻等印刷电路制作工艺更快捷,也更便宜。导电墨水雏形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是为了解决电子产品特别是RFID的成本问题韩国业界预测认为,RFID器件的市场规模有望在2010年达到100亿美元,并取代现有的条形码和磁性防盗设备。与此同时,适用于导电墨水的FPCB的市场规模也将大增,市场份额有望达到1.8亿美元。在此背景下,导电墨水市场前景可观。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因特网的普及,通过计算机等媒介浏览“电子出版物”已成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但电子出版物无法取代日常的报纸和图书,因为前者很不方便,也不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2000年以来由美国马塞诸塞州(麻省)E-Ink公司开发出一种电子纸(e-paper),它是一种用电子墨水显示超轻、超薄的屏幕装置,像报纸一样可以折叠起来而不扭曲,如今有商业化的产品出现。电子纸张屏幕透过无线科技,可呈现黑白与彩的文本依现有格式,已可以在显示器屏幕上接收影像和阅读书籍。消费者将不需要再购买传统报纸,一切将通过无线互联网进行更新。如果你拥有一个轻薄如纸的电子墨水显示屏,开会时不用再带几十页的文案,把电子文档下载到显示屏上带到会议室即可,也可以随时在上面做笔录。外出时就更方便,公文包、笔记本都不是必备物品,只要这一张“纸”,便可承载你所有文件。你还可以预定电子版的报刊,无聊打开显示屏开关,便
可阅读到最新一期的全部内容。晚上累了,在宾馆里躺在床上,就可看到里面储存的书籍,如果你不喜欢,还可以无线下载最新的畅销小说。电子纸的核心技术是表面涂有一种由无数微米级胶囊组成的电子墨水(E-Ink

本文发布于:2023-06-11 03:59: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348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墨水   书写   使用   材料   电子   颜料   圆珠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