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g-ea架构模型的一体化运维体系设计与实现

阅读: 评论:0

REGION INFO    数字地方
摘要:随着全球能源互联网和智能电网的快速推进,公司业务应用呈现“多场景、微应用”的新特点。同时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对公司信息通信敏捷服务、快速部署和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全面推进信息通信运维体系转型,公司结合信息通信运维最佳实践与行业特点,采用SG-EA方法论,参考服务价值链,组织开展了基于SG-EA架构模型的一体化运维体系建设和应用工作,加快了体系落地,推动运维工作从“面向设备”到“面向业务与数据”、从“支撑业务”到“推动业务”的两个转变,提升了信息通信系统的泛在服务支撑能力。
关键词:SG-EA;业务;数据;一体化;泛在
一、前言过店客流统计分析
“一平台、一系统、多场景、微应用”是国家电网公司“十三五”信息化规划的核心理念。按照该理念,公司智能电网边界持续延伸,通信网络边界加速扩展,信息采集终端不断扩充,信息通信运维对象的规模和复杂度越来越高,运维对象在集中度上发生显著变化。同时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对公司信息通信敏捷服务、快速部署和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通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是企业的生命,当前信息通信运行工作在管理效率、运维精益、作业手段、服务成效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
为解决制约公司信息通信运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动适应国家能源转型革命、坚强智能电网快速发展的需求,确保信息通信安全运行“可视、可信、可管、可控”,实现公司信息化“十三五”发展目标,全面推进信息通信运维体系转型,提高运维效率效益,需要正视和解决制约信息通信运维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迫在眉睫。视觉智能识别系统
二、 需求分析
(一)电网发展方式转变需要更加泛在的支撑。随着“互联网+”国家战略全面实施,全球能源互联网和智能电网快速推进,智能电网终端接入呈现面广、量多、泛在的特点,公司整体业务应用呈现“多场景、微应用”的新特点,对信息通信运维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增强信息通信系统服务支撑能力及业务系统服务响应速度,解决信息通信“最后一公里”薄弱问题。
(二)新技术发展为运维体系带来新的机遇。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为主的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是今后公司践行国家“互联网+”战略的重要技术手段。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变化快,颠覆性特点突出,对信息通信运维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量子通信、边缘计算、软件定义网络(SDN)等新技术逐步引入,对信息通信运维管理模式和人员技术水平提出了新要求[1]。
(三)运维对象的变化与现有运维模式不适应性凸显优化。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电e宝、APP掌上业务等系统的广泛应用,一体化“国网云”平台、全业务数据中心建设的快速
雨水回用气压顶杆推进,信息通信运维资源管理将向分层分级管理模式转变。传统运维模式的不适应性逐步显现,公司信息化规模增长与运维人员技术要求矛盾日益突出。主动适应电网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推进信息通信运维体系转型,提高运维效率效益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三、系统设计
(一)SG-EA模型设计。国家电网公司基于TOGAF的EA架构方法,提炼出了基于策略层、管理层、设计层和实施层的四层SG-EA架构理论。SG-EA架构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TOGAF的SG-EA架构模型
策略层:描述高端的架构内容,关注于全局性、整体性。
管理层:描述主要架构内容,关注于关联性、可控性。
设计层:描述各个解决方案的架构内容,关注于可实现性。
实施层:描述具体的落地内容,关注于可操作性。
(二) 一体化运维体系模型设计。依据信息通信运维对象分布特点,参考外部运维成功经验,借鉴国
环视制作者
网企业架构SG-EA及信息通信最佳实践(ITIL V3)服务价值链方法论,参考业界运维体系架构,设计了由运维目标与战略、管理域和资源域等构成的信息通信运维全要素运维体系模型。一体化运维全要素体系模型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SG-EA架构的一体化运维全要素体系模型示意图
基于SG-EA架构模型的一体化运维体系设计与实现
李晓娥    王宇飞
有机冲施肥
信息系统工程 │ 2019.11.20
20

本文发布于:2023-06-10 17:09: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342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运维   信息   体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