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技术的应用实践

阅读: 评论:0

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技术的应用实践
王琼
【摘 要】深大地下空间工程中采用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即地下连续墙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基坑围护结构)技术被广泛应用,形成了几种不同的布置方式.从深基坑围护设计工程实例介绍,分析了各种不同构造形式的实践结果,以期博采众长,有利于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名称】《建筑施工
【年(卷),期】2014(000)006
【总页数】3页(P656-658)
【关键词】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构造形式;应用实践
【作 者】王琼
【作者单位】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承包部 上海 20008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TU746+.3
1 案例一
某工程地下3 层,(裙房)开挖深度14.7 m,围护结构采用厚1 000 mm地下连续墙,楔槽式接头,墙深36 m。
1.1 “两墙合一”构造形式
本工程地下连续墙作为永久性地下室外墙,与基础底板、楼面结构刚性连接,承担楼面传递来的垂直荷载和地下室墙外的水土压力,在地下连续墙内侧,设置了1 道建筑隔墙,隔墙与地下连续墙之间设置有排水沟(图1)。
图1 案例一剖面
1.2 优缺点分析
本形式的优点:
(a)由于采用了楔槽式接头,施工中设计、制作了相配套的接头箱和接头刷,地下连续墙接头施工质量控制相对复杂接头难度降低,施工过程及成品质量容易受控,实施效果较好;
(b)由于采用了楔槽式接头,接缝抗渗能力较强、抗剪能力提高、抗变形能力提高;
(c)地下连续墙内侧建筑隔墙的布置以及排水沟的设置,使即使产生的渗漏点也能及时检修处理,渗漏的水也能及时排出。
本形式的不足:
(a)由于底板、楼板与地下连续墙的连接采用了预留连续插筋(或接驳器)的方式,但是底板厚度400~600 mm、楼板加上托板厚度仅500 mm,对地下连续墙施工中预留钢筋的布置、固定要求很高,而且对于每一幅墙来说,需要几乎在一个水平面上,对钢筋笼制作、吊放入槽、水下混凝土浇注标高控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地下连续墙施工在非可视情况下进行,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施工控制难度很高。
(b)由于边桩距离地下连续墙比较近,最近处仅200 mm,送桩孔、沉桩的偏差等,都给
地下连续墙成槽带来了困难。
1.3 实施结果
由于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了严格的控制,该形式实施效果达到了设计要求,工程投入使用已经近15 年,在地下室从表面看不出任何渗水现象,建筑隔墙表面干燥,其物业工程部也未就巡检过程中发现异常渗水现象提出投诉。
2 案例二
抽纸盒某工程地下3 层,开挖深度15.7 m,围护结构采用厚800 mm地下连续墙,钢筋外伸式刚性接头,墙深30 m。
2.1 “两墙合一”构造形式
本工程地下连续墙作为永久性地下室外墙,与基础底板、地下室首层结构刚性连接,与地下2、3层结构在竖直方向设隔离层,承担首层楼面和基础底板层传递来的垂直荷载和地下室墙外的水土压力。地下2、3层楼面的荷载由边柱传递至基础底板及桩基,边柱与地下连
续墙之间间距100 mm。在地下连续墙内侧,设置了1 道建筑隔墙,隔墙与地下连续墙之间设置有排水沟(图2)。
图2 案例二剖面
2.2 优缺点分析
本形式的优点:
(a)该构造形式受力明确,传力途径简洁明了,在永久使用阶段,结构首层荷载通过地下连续墙传递到底板及桩基。此外,地下连续墙只承受水土压力,楼层结构仅作为地下连续墙的水平支点,竖向荷载由边柱传递至底板及桩基。
(b)由于上述构造形式,地下连续墙上仅需要预埋与基础底板的钢筋接驳器,施工吊装标高难度降低;
(c)钢筋外伸式接头是按刚性接头设计,有一定的竖向和水平抗剪能力,地下连续墙整体性比较好。
(d)地下连续墙内侧建筑隔墙、检修通道的布置,以及排水沟的设置,使即使产生的渗漏点也能及时检修处理,渗漏的水也能及时排出。
本形式的不足:
(a)由于钢筋外伸式接头的采用,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制作精度、刚度控制要求较高;
(b)钢筋笼吊放入槽、接头清洗难度比较大,控制不到位容易产生接头夹泥等情况。
2.3 实施结果
由于汲取了以往同类工程的经验和教训,施工准备和过程中采取了有力的技术质量控制措施以及组织保障措施。基坑开挖后经观察,地下连续墙接缝处夹泥、渗水现象比较少,该工程投入使用已经近8 年(其一期已经投入使用14 年),在地下室从表面看不出任何渗水现象,建筑隔墙表面干燥。
3 案例三
某工程地下3 层,开挖深度15.0 m,围护结构采用厚1000 mm地下连续墙,锁口管式接头,
墙深29 m。
3.1 “两墙合一”构造形式
本工程在地下连续墙内侧,紧贴地下连续墙设计了一道厚400 mm的钢筋混凝土墙,与地下连续墙一起作为永久性地下室外墙。地下室框架结构自成体系,仅在基础底板和首层与地下连续墙连接。钢筋混凝土内衬复合墙施工前,要求将地下连续墙内侧混凝土表面凿毛,并种植一些拉结兼剪力钢筋(图3)。
图3 案例三剖面
3.2 优缺点分析
本形式的优点:
(a)该形式采用了复合墙结构,在施工阶段地下连续墙承受水土压力,在永久使用阶段,地下连续墙和内衬的钢筋混凝土墙共同组成复合外墙,墙体刚度大,抗渗能力强;
(b)由于构造明确,地下连续墙上仅需要预埋与基础底板的钢筋接驳器,钢筋笼施工吊装
苎麻纱
难度降低;
(c)由于复合墙的设计,采用了传统的柔性的锁口管式接头,该接头施工工艺相对简单,地下连续墙工艺质量控制难度相对较低。
本形式的不足:殡仪馆焚化炉
(a)由于复合墙要求地下连续墙与后浇的衬墙结合紧密,因此需要对地下连续墙表面进行凿毛处理,工作强度和难度较高,对整体施工进度有影响;
(b)由于地下连续墙在成墙过程中有偏差,以及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连续墙变形呈上小下大的情况,因此,内衬墙的厚度控制偏差比较大,一般上下有100 mm左右;
(c)由于内衬墙有一定的厚度和高度,单面封模对模板体系要求较高,对周边施工有影响。点火装置
3.3 实施结果
该工程投入使用已经近10 年,地下室外墙绝大多数表面看不出渗水、结露现象,表面干燥,
仅有极个别地方出现微小渗水。
卫生裤头4 案例四
某工程地下5 层,开挖深度26.7 m,围护结构采用厚1 200 mm地下连续墙,锁口管式接头,墙深48 m,墙趾注浆。
4.1 “两墙合一”构造形式
本工程地下连续墙作为永久性地下室外墙,承担地下室墙外的水土压力。地下室框架结构边柱、边梁与地下连续墙紧贴,并通过地下连续墙上的预留连续钢筋与地下连续墙拉结。在每个地下连续墙接缝处设置了扶壁柱,以提高接缝处的抗剪性能,并抵挡墙缝可能的渗漏水。在地下连续墙内侧设置了1 道建筑隔墙,隔墙与地下连续墙之间设置有排水沟(图4)。

本文发布于:2023-06-09 11:14: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326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接头   施工   钢筋   地下室   形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