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内容
本次语言活动的主题是《动物气象台》,主要介绍不同动物对不同天气的反应和应对方法,培养幼儿对天气的认识和观察能力,增加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背板制作 二、活动准备
准备好以下材料:
1.图片: 天气变化的图片、不同动物在不同季节的照片;
2.模型:不同动物的模型玩具;
3.工具:讲义、白板、马克笔、柿子、海报纸、胶水,以及贴纸、切割器、胶纸等DIY工具。
三、活动过程
爬墙式
1.引入
1.1 起床时间
老师问孩子:“今天早上几点起床的?”孩子们用手比划时间,老师可以辅助提醒。 1.2 天气
随后,老师会引导孩子谈天气:“今天是个什么天气?”孩子们可以用简单的词汇表达,如:多云、晴天、雨天、雪天等等。并通过图片或动画与孩子们一起感受不同的天气。然后老师将孩子们带到着装区,让他们根据不同的天气选择适合的衣物。
2.主题介绍
老师展示图片,讲解不同季节中不同动物对天气的反应和行为。比如,“冬天,北极熊会在海冰上打滚,寻食物;春天,蛤蜊会挖洞,趁潮水退去搜寻食物,夏天,企鹅会快速脱掉身上的毛,以便散热,而秋天,大熊猫则会准备好足够的食物储备。”
3.动物气象台
3.1 模型展示
老师拿出不同的动物模型玩具,比如北极熊、企鹅、大熊猫等等,并在玩具的身上贴上天气贴纸,包括多云、晴天、雨天、雪天等不同类型的天气。
3.2 游戏环节
老师将动物模型派发给孩子们,让他们分成小组,为自己手中的动物模型制作气象预报海报。
3.3 制作贴纸卫生香
孩子们会用DIY工具自制不同种类的气象标志,比如阳光、多云、雨、风、雪等等。
老师发给孩子们海报纸、某些气象标志和贴纸,然后为小组提供一些模板或草图帮助他们更好地设计海报。
4.小结
光纤熔接示意图 老师提醒孩子们这些动物如何在不同的季节应对不同的天气,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建议和指导,然后要求孩子们归纳总结。
四、活动目标
1.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知,增加语言表达能力;
2.理解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和不同动物的应对方法;
中央控制>等电位端子箱 3.学习观察不同的天气变化和适应生活的方式。
五、活动时长
本次语言活动时长为6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