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专用夹具改进设计
在后桥主动齿轮的加工过程中,齿轮外形的加工虽然不是最关键的工序,但是它的轮廓线比较复杂,如图所示: 外部实线轮廓是齿轮的毛坯件,通过粗车和精车工序后,变成内部的虚线轮廓。粗车是在仿形车床上通过靠模进行加工的,目的是把大部分余量切割掉,便于精车。而精车则在数控车床上加工,加工的余量虽然比较小,但是精度好,加工效率高,能够实现柔性加工。它不象仿形车床,对于不同的轮廓需要制造不同的靠模,有的仅仅是尺寸上的微小差别,就需要设计制造相应的靠模,因而它的互换性不好,机
动性不高。而对于数控车床,加工不同的品种时,只需要改变存储的程序和相应的数据,就能进行加工,因而准备时间短,机动性很高。
现有数控车床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定位夹紧,后顶尖顶住主动齿 轮中心孔,作轴向夹紧。如图所示:
这种装夹方式结构比较简单,夹紧定位方便,它的外圆跳动精度主要靠自定心卡盘三爪的同步来保证,它不足之处:○1由于品种不同,要不断调整三爪尺寸,每次需修磨三爪,费工时。○2使用寿命短,正常每一年半更换一只。○3夹紧时三爪同步性不好,导致产品外圆跳动超差,跳动误差达到0.1m
m。采用夹紧小头外圆,实际上是用小头的外圆轴线定位,这与齿轮车加工齿坯图定位基准不一致,造成了基准不统一。如图所示:
锻造操作机
车加工齿坯图是以齿轮公共轴线作为基准的,实际上是用两端的中心孔来模拟公共轴线,所以从理论上讲采用两顶尖定位是最理想的。经过分析,决定采用两顶尖作径向定位,定位套作轴向定位,用离心卡盘的三爪夹紧工件。离心卡盘与夹具法兰盘可以自由转动,当与主轴连接的法兰盘转动时,离心卡盘由于惯性相对与法兰盘会逆向转动,带动卡爪,从而夹紧工件。如图所示:
夹紧小头
1.挡圈
2.法兰盘
降香黄檀树
3.内六角螺母
4.紧固螺钉
5.螺钉
6.弹簧座
7.弹簧
8.顶尖座
9.套桶
10.螺钉11.顶尖12.圆柱销13.卡爪14.转盘15.圆头螺钉16.定位套17.螺钉
由于精车余量较小,所以切削力也很小,三爪产生的夹紧力能够满足
多媒体网络中控
夹紧大头
mrxj
要求。
1.径向定位:套桶9与机床主轴小过盈配合,顶尖座8与9是锥度配合,弹簧座6通过螺纹与8旋紧,然后装上弹簧7、顶尖11,最后用旋上螺钉5,螺钉10用于限定顶尖行程。由于机床主轴与9,9与8之间无间隙,所以径向精度由顶尖座8,顶尖11及8、9同轴度控制,
8与11采用H7(+0.021
0)/h6(
-0.013)配合,最大间隙为0.034mm,8、
热轧镀锌
9同轴度分别为0.008、0.0025所以理论上加工完的齿轮外圆跳动最大为(0.034+0.008+0.0025)/2=0.02225mm。2.轴向定位:轴向精度由定位套16保证,齿轮端面靠16端面定位,在数控程序中设定好工件零点,即可加工同一批零件。定位套主要保证同一批齿轮的左端面在同一个面上,其误差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另一部分轴向误差由机床在Z轴方向上的误差产生,两部分产生的误差总和与齿轮的轴向公差相比很小,基本在1/10以内。如图所示:
现有X、Y两个零件,在端面加工完后,其总长误差为S(图1)。以左端面定位,粗车外圆到T1面(图2),以右端面定位,粗车小头,加工到T2面(图3)。由1-3可以看出,总长误差留给了小头和大头长度。精车以大头端面定位(图4),精车距离a(图5),以图4加工的小头台阶端面定位精车大头端面到T3,由图可知总长的公差留在了小头,其它的轴向公差由数控机床保证,从而保证了齿轮的轮冠距。实际加工齿轮先以齿轮大端面定位,加工小端,然后以小端螺纹台阶面定位,加工大端。齿轮大端无小头时,可以用斜爪夹紧斜面,卡爪的夹紧位置可以由定位套的长短控制。
滴水架法兰盘2通过三个内六角螺母(件3)与机床主轴配合,转盘14靠在法兰盘内端面上,转盘与法兰盘在径向有6mm间隙,轴向靠三个挡圈(件1)限制,挡圈用螺钉17固定在法兰盘上。卡爪13一端用圆头螺钉15与转盘相连,一端用固定在法兰盘上的圆柱销12与卡爪上的滑槽配合。当机床主轴旋转时,零件1、2、6、8、9、11、12、16与主轴同步旋转,而转盘与法兰盘之间不固定,转盘不会与法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