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红
119b
【摘 要】结合具体实例对场地积水和地下室及地基渗漏水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指出场地积水和地下室以及地基渗漏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实际施工中应加强设计和施工两方面质量管理,并严把材料关。%Combining with specific examples, the article analyzes leakage causes of site water accumulation and basement and foundation, and explores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points out some views : there are various causes leading to site water accumulation and basement and foundation leakag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actual construction, materials should be strictly controlled.
【期刊名称】碎花刀刀《山西建筑》
钢架连栋大棚【年(卷),期】2012(038)028
【总页数】2页(P95-96)
【关键词】场地积水;地下室;地基;渗漏;维护管理
【作 者】张晓红
钢框胶合板模板【作者单位】长治市房屋产权产籍监理处,山西长治0460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TU753
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物由于设计、施工、材料等原因导致的场地积水和地下室以及地基渗漏水问题相当普遍,成为质量通病之一。地下室既是功能建筑,又是整个建筑的结构基础,既要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又要保证整个建筑基础结构的耐久性,因此本文通过实例分析场地积水和地下室以及地基渗漏水原因及预防渗水是很有必要的。 1 工程概况
某住宅楼始建于1996年,1997年投入使用,为6层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埋深约2.5 m。结构上设置的圈梁、构造柱均不能满足现行抗震等规范的要求。场地1层
~2层土层具有湿陷性,湿陷土层厚约5.0 m,场地湿陷类型为非自重,地基湿陷等级为Ⅰ级,地下水埋深约5.0 m。地基按照90黄土规范仅处理了0.9 m的灰土,而按照2004黄土规范至少应处理1.0 m的灰土,且同时应满足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的湿陷起始压力不宜小于100 kPa的要求。另外尚应采取相应的结构措施和在防护距离范围内采取基本防水措施。因当时各种原因所限,某些方面没有按照黄土规范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使得住宅楼周边长期积水,多处地下室长期渗漏水,最终导致该建筑物发生了不均匀沉降。 志愿预测2 基本概念介绍
空调消声器1)湿陷性黄土或湿陷性土:指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并产生显著附加下沉的黄土或其他土。
2)非自重陷性黄土湿陷性土:土体浸水饱和后在自重作用下不会下沉,但在外加荷载作用下土的结构会迅速破坏并产生显著附加下沉的黄土或其他土。
3)地基湿陷等级:按黄土规范规定,地基湿陷等级划分为Ⅰ级~Ⅳ级,级别越高地基土受水浸湿后湿陷变形越大。
4)湿陷起始压力:土体浸水饱和开始出现湿陷时的压力,开始出现湿陷时的压力越大越有利于工程安全。一般越往深处湿陷起始压力越大。
5)防护距离范围:防止建筑物地基受管道、排水沟等渗漏影响的最小距离。
6)基本防水措施:在建筑物布置、场地排水、屋面排水、地面防水、散水、排水沟、管道敷设、管道材料和接口等方面,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或生产生活用水的渗漏。
3 存在问题
3.1 室外防排水设施失效
1)雨水管下端损坏。建筑物四面沿墙面共设置了10个雨水管,其中大部分下部缺失或接口松开,使屋面雨水下落至地面时对地面产生较大的冲力或沿墙面渗漏水,导致散水下面的地面下陷,形成积水,成为向地基土中渗漏的来源之一。
2)原建筑物周边回填土没有按要求回填。按黄土规范的规定,基础施工完毕,其周围的灰、砂、砖等应及时清除,并应用素土在基础周围(包括室内和室外)分层回填夯实至散水
垫层底面或至室内地坪垫层底面止。其压实系数要求:当填土厚度在1 m以内时,其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3,填土厚度大于1 m时,其压实系数不宜小于0.95。该建筑物完工时为冬季,建筑物周边的回填土在冬季仓促回填,回填土均为建筑垃圾和地基土的混杂物,没有过筛,更不用说按素土施工工艺要求分层(分层回填厚度不应大于0.3 m)夯实回填。随时间增加,没夯实的回填土在自重和水的作用下不断塌落从而导致沿建筑物周边地面陷落。
3)室外散水失效。按照黄土规范的规定,建筑物周边必须设置散水,散水的坡度不得小于0.05,有效宽度不得小于1.0 m。因上述回填土质量不合格,导致建筑物周边地面下陷,散水起不到散水应有的作用,反而倒倾使水向建筑物周边墙根积聚,尤其在雨水管的下端造成严重积水,形成渗漏水源,并沿建筑物周边下陷地面源源不断地通过穿墙管道和其他未夯实部位渗漏到地下室和建筑物下的地基土中。
3.2 地下室渗漏水
长期以来1,2,3,4各单元均有不同程度的渗漏水,尤其以2,4单元较为严重,前些年4单元修理后,渗漏水现象得到了明显的遏制,但2单元西边地下室长期渗漏,一直处于潮湿
状态,近两三年来,尤其是今年,外面一下雨,就造成地下室大量积水,使对地基土的浸泡作用加强。
3.3 建筑物地基不均匀下沉
由于该建筑物地基土长期受水浸泡,已形成了以2,3单元为中心的下陷变形中心。典型的反应就是在1单元~3单元1楼及不同楼层纵横墙面形成了不同程度的不均匀沉降变形裂缝,尤其以2单元最为严重,且在1,2,3单元发现楼梯间1层,2层及地下室的平台梁均有跨中开裂的小裂缝,楼梯间墙面也有不同程度的不均匀沉降裂缝。
3.4 缺少有效的管理维护措施
3.4.1 黄土规范规定的建筑物在使用期间的管理维护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