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容器安全操作规程

阅读: 评论:0

电力电容器安全操作规程
电力电容器安全操作规程之相关制度和职责,一、高压电容器组外露的导电部分,应有wang状遮拦,进行外部巡视时,禁止将运行中电容器组的遮拦打开。二、任何额定电压的电容器组,禁止带电荷合闸,每次断开后重新合闸,须在短路三分钟后(即经过放电后少许时...

 
一、高压电容器组外露的导电部分,应有wang状遮拦,进行外部巡视时,禁止将运行中电容器组的遮拦打开。
二、任何额定电压的电容器组,禁止带电荷合闸,每次断开后重新合闸,须在短路三分钟后(即经过放电后少许时间)方可进行。
三、更换电容器的保险丝,应在电容器没有电压时进行。故进行前,应对电容器放电。
四、电容器组的检修工作应在全部停电时进行,先断开电源,将电容器放电接地后,才能进行工作。高压电容器应根据工作票,低压电容器可根据口头或电话命令。但应作好书面记录。
篇2:电容器安全操作规程


    1、正常情况下全线路停电操作时,应拉开电容器的开关,后拉开各路出线的开关。正常情况下,全电路在复送电时,应先合上各路出线开关,后合上电容器开关。
    2、全线事故停电合,应拉开电容器的开关。
炒茶机    3、电容器断路器跳闸后不得强送电,熔丝熔断后,查明原因之前不得更换熔丝送电。
    4、电容器不允许在带有线余电荷的情况下合闸,否则会产生强大的电流冲击。电容器重新合闸前,至少应放电3 分钟。
    5、为了检查、修理的需要,电容器断开电容后,工作人员接近之前,不论该电容器是否装有放电装置,都必须用可携带的专门放电负荷进行人工放电。 转向助力油管
篇3:变压器及电力电容器安全操作规程

土豆炮点火装置    一、变压器
复合托盘    (一)新安装的电力变压器,应进行下列各项检查和试验:
    1.对变压器油进行耐压试验;
    2.测量线圈、轭梁和穿心螺栓(可以接触到的)的绝缘电阻;
    3.测量线圈的直流电阻(各电压分接头均测);
    4,确定线圈的受潮程度;
    5.测量套管(纯瓷质的套管除外)的介质损失角。并检查变压器的高低压套管有无破损和外伤;
    6.对35kV及以下变压器的主绝缘(连套管)做工频交流耐压试验;
    7.测定无负荷电流;
    8.检查接线组别(或单相变压器的极性)和变压比(各电压分头均测);
    9.检查冷却系统;
    10.检查运行中油的再生装置;
    11.检查相位;
    12.在额定电压下合闸五次;
    13.变压器投入运行以后,在热状态下,检查接缝是否紧密,检查衬垫和法兰联接情况。
    对560kVA以下的变压器除3、4、5、7、9、10各项外均需进行。
    (二)变压器油,必须经过耐压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三)运行中变压器与熔丝的配合应符合下列要求:
    1.100kVA容量的变压器,应按变压器额定电流1.5~3倍选用熔丝;
    2.100kVA以上容量的变压器应不大于1.5~2倍。
    (四)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允许上层油温应遵守制造厂的规定,但最高不能超过95℃。为了防止变压器油劣化过速,上层油温不宜经常超过85℃。
    (五)变压器并列运行的条件如下:
    1.线圈接线组别相同;
    2.电压比相等;
    3.短路电压相同。
    (六)安装在发电站和经常有人值班的变电所内的变压器,应根据控制盘上的仪表进行监视,并每小时抄表一次。在巡视时要记录安装在变压器上的温度计所示温度。
    (七)电力变压器应定期进行外部检查,检查的周期一般可参照下列规定:
    1.在有人值班的变电站内的变压器每天至少检查一次,每星期应有一次夜间检查;
    2.无人值班的变电站或室内240kVA及以下的变压器和柱上变压器每两个月至少检查一次。
    (八)变压器外部检查的项目如下:
    1.检查变压器油枕内油面高度,有无漏油;
智能交通信号灯    2.检查变压器套管是否清洁,有无破损裂纹,放电痕迹及其它现象;
    3.判别变压器嗡嗡声的性质,音响是否过大,有无不正常音响:
    4.检查变压器的油温;
    5.检查冷却装置运行是否正常;
    6.检查电缆和母线有无异常情况;
    7.如变压器是装在室内的,则应检查门窗、门闩是否完整,房屋是否漏雨,照明和空气温度是否适宜;
    8.检查防爆管的隔膜是否完整;
    9.检查呼吸器内的干燥剂,当个别结晶体呈现粉红时,应加强监视,而当大部分变成粉红时,干燥剂应更换;
    10.对于柱上变压器除检查上述有关的各项外,还应检查下列项目:
    (1)台架及栅栏是否倾斜腐朽。
    (2)警告牌是否缺少。
    (九)变压器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立即退出运行进行修理:
    1.变压器内部响声很大,很不均匀。有爆裂声;
    2.在正常冷却条件,变压器温度不正常并不断上升;
    3.油枕或防爆管喷油;
    4.因漏油使油面降落低于油面指示计上的限度;
    5.油变化过甚,油内出现碳质等;
    6.套管有严重的破损和放电现象。
    (十)电流互感器的外壳,铁制配电盘及支架必须永久接地。电流互感器有电时,二次接地回路不得开放,以防诱导高电压。电流互感器必须经耐压试验合格子燥后方可使用。
    (十一)柱上变压器的装、拆、修应注意以下几点:
    1.当变压器装设在柱上时,无遮栏裸露导电部分对地面的距离不应少于3.5m;
    2.从地面向变压器台上吊或从变压器台上往下落变压器时,必须完全停电,检查变压器台的结构是否牢固,并将变压器台铁架和架空线完全接地。吊起或放落变压器,应遵守邻近带电部分有关规定;
    3.在柱上变压器上工作时,不论是否已经停电,必须首先断开低压闸刀开关,而后断开高压开关,在停电的高压引线上接地。上述操作在工作执行人监护下进行时,可不用操作票;
    4.在柱上变压器上更换高压保险丝须由二人进行。作业时须戴绝缘手套。雷雨时严禁更换保险丝;
    5.配电变压器停电做试验时,台架上严禁有人,地面有电部分应设围栏,悬挂"止步,高压危险2"的标示牌,并有专人监护。
    二、电力电容器
    (一)高压电容器组外露的导电部分,应有wang状遮栏,进行外部巡视时,禁止将运行中电容器组的遮栏打开。
    (二)任何额定电压的电容器组,禁止带电荷合闸,每次断开后重新合闸,须在断路三分钟后(即经过放电后少许时间)方可进行。
    (三)更换电容器的保险丝,应在电容器没有电压时进行。故进行前,应对电容器放电。
    (四)电容器组的检修工作,应在全部停电时进行,先断开电源,将电容器放电接地后才能进行工作。高压电容器,应根据工作票。低压电容器可根据口头或电话命令,但应作好书面记录。
篇4:电力电容器的安装运行注意事项

  电力电容器是电力系统中的无功补偿设备之一,它具有无噪音、消耗能量小、安装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10kV配电线路、变电站10kV母线及配电所400V母线中。它安装在电力系统中,可以补偿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从而提高设备出力,降低功率损耗和电能损失,并改善电压质量,所以在10kV配电线路、变电站10kV母线及配电所400V母线上应用较为普及。在电力系统中多数采用并联电容器作为无功补偿设备。
  一、电力电容器的安装要求
  1)电容器分层安装时,一般不超过三层,层间不应加隔板。电容器母线对上层构架的垂直距离不尖小于20cm,下层电容器的底部距地面应大于30cm。
  2)电容器构架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每台电容器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cm,电容器的铭牌应面向通道。
  3)要求接地的电容器,其外壳应与金属构架共同接地。
  4)电容器应在适当部位设置温度计或贴示温蜡片,以便监视运行温度。
  5)电容器应装设相间及电容器内部元件故障的保护装置或熔断器;低压电容器组容量超过100kvar及以上者,可装设具有过电流脱扣器的空气自动断路器进行保护。
  6)电容器应有合格的放电装置。
  7)户外安装的电容器应尽量安装在台架上,台架底部距地面不应小于3m;采用户外落地式安装的电容器组,应安装在变、配电所围墙内的混凝土地面上,底面距地不小于0.4m。同时电容器组应安装在不低于1.7m的固定遮栏内,并具备有防止小动物进入的措施;
  8)总油量大于300kg的高压电容器组应配备设置专用电容器室。
  9)低压电容器及总油量在300kg以下的高压电容器,可装设在主要生产厂房内,但应设有单独的间隔,且通风良好。20台以下的电容器可装在配电室的单独间隔内,成套的电容器柜应靠一侧安装。
  10)高压电容器组和总容量在30kvar及以上的低压电容器组,每组应加装电流表。总容量在60kvar及以上的低压电容器组应加装电压表。
  11)高压电容器组总容量不大于100kvar时,可用跌落式熔断器保护和控制;100~300kvar时应采用负荷开关保护和控制;大于300kvar时,应采用高压断路器保护和控制。
  二、电力电容器组的巡视检查对运行中的电容器组应进行日常巡视检查,以及特殊的巡视检查。
  1、电容器组日常巡视检查项目:
  1)检查电容器是否在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下运行,三相电流表指示值应平�;
  2)套管完整清洁、无裂纹或放电现象;
  3)各连接线端子应紧密不松动及无发热现象;
  4)电容器外壳无变形及膨胀、渗漏油现象;
  5)电容器内部无异声;
  6)电容器外部无闪络;
  7)外壳接地完好;
  8)电容器室内应通风良好,运行环境温度不超过45℃;
  9)电容器的保护装置相应均全中投入运行;
  10)检查电容器的断路器、互感器、电抗器、放电线圈等应无异常。
  2、遇有以下情况时,应增加巡视次数:
  1)系统电压过高时;
  2)电容器组经检修、改造或长期停用后重新投入运行时;
  3)带缺陷运行及设备异常运行时;
  4)恶劣气候或运行中有可疑现象时;
  5)有重要保供电任务时。
  3、当电容器组发生短路跳闸,熔丝熔断等现象后,应立即进行特殊巡视检查。检查项目除上述各项外,必要时应对电容器进行试验,在未查出故障电容器或断路器跳闸熔丝熔断原因之前,不能再次合闸送电。
  三、电力电容器组投入和退出运行
  1)正常情况下,电容组的投入和退出运行应根据系统无功负荷潮流或负荷功率因数以及电压情况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当功率因数低于0.85时投入电容器组,功率因数超过0.95且有超前趋势时应退出电容器组。当电压偏低时可投入电容器组。
  2)当电容器组母线电压超过电容器额定电压的1.1倍或者电流超过额定电流的1.3倍以及电容室的环境温度超过±45℃时,均应将其退出运行。
  3)当电容器组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退出运行:
  1、电容器发生爆炸;
  2、电容器套管发生破裂并有闪络放电;
  3、电容器严重喷油或起火;
  4、电容器外壳明显膨胀,有油质流出或三相电流不平�超过5%以上,以及电容器或电抗器内部有异常声响;
  5、接头严重过热;
  6、电容器内部或放电设备严重异常响声。
  四、电力电容器组的运行注意事项
  1)三相电流相差不得超过±5%;
  2)电容器的容量偏差不额定值的-5%~+10%;
  3)高压套管爬距应小于350mm;
  4)在使用环境温度内电容器在额定容量下连续运行时,其内部油温不得超过65℃;
  5)正常运行情况下电容器组的操作原则:当变电站电容器组的母线全停电时,应先拉开电容器组分断路器,后拉开该母线上各出线断路器;当该母线送电时,则应先合上各出线断路器,后合上电容器组断路器;
  6)当10kv母线失压后,应待母线电压恢复正常后方可将电容器组投入运行;
  7)电容器组断路器若带电容器组拉开后,一般应间隔5min后才能再次合闸操作;
  8)电容器停用后应经充分放电后才能验电、装设接地线,其放电时间不得少于min,若有单台熔丝熔断的电容器,应进行个别放电;
  9)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不准带电检查该系统上的电容器组;
  10)退出电容器时,必须注意是否会造成主变过负荷;
  11)电容器组断路器跳闸后,不准强行送电;
  五、电力电容器组的运行维护
  1)对电容器外壳应定期进行油漆。
  2)电容器每季应停用清洁检查、测量一次,其项目有:
  (1)测量放电线圈是否通路; 1-甲基环戊醇
  (2)用手触摸验查每个电容器外壳温度情况;
  (3)检查套管、瓷瓶及电容器箱壳是否完好;
  (4)检查构架、遮栏及接地是否牢固;
  (5)进行全面清洁工作包括套管、瓷瓶、电容器外壳、放电线圈、串联电抗器等)。

本文发布于:2023-06-08 20:08: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317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电容器   变压器   进行   检查   运行   放电   是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