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WB无线视频传输关键技术研究作者:张正华 谢敏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13年第11期 摘 要: 为了方便的研究无线视频在UWB传输过程中的丢包率、吞吐量、时延,对UWB信道模型进行了研究,使用NS2构建了UWB双层茶杯的网络模型。网络模型配置了模拟网络拓扑结构、各层使用的协议,确定了链路的基本特性,从而可以模拟无线视频传输的UWB环境。构建的网络模型可以模拟压缩编码后视频流的无线传输过程。 关键词: 超宽带; NS2; 无线视频; 信道模型
中图分类号: TN941.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炉温控制系统2013)11⁃0033⁃03
0 引 言
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是无线电通信及信号处理领域的热点之一。FCC在2002年提出的UWB信号的定义为:在⁃10 dB的带宽超过500 MHz的信号都是UWB信号[1⁃2]。
而信道模型是超宽带通信系统设计和研究的基础。超宽带技术具有隐蔽性好、抗多径和窄带干扰能力强、传输速率高、系统容量大、穿透能力强、低功耗、系统复杂度低等一系列优点,而且可以重复利用频谱。对于无线视频的传输,可以解决频谱拥挤的问题[3⁃7]。本文主要研究UWB的信道模型,并对修正的S⁃V的四种信道模型进行了Matlab仿真及在NS2中构建UWB网络模型。NS构建的网络模型在模拟传输JM压缩后的H.264文件时减小了构建系统的复杂度,NS构建的UWB网络不需要将视频进行调制解调,只需要将H.264文件进行解析,解析完成后会生成一个txt格式的文件。直接传输txt文件形式的trace文件,为视频传输减少了调制与解调带来的复杂过程。
1 IEEE 802.15.3a信道模型
UWB的信道模型主要有两种:路径损耗信道模型;多径衰落信道模型。路径损耗信道模型有:大尺度衰落信道路径损耗模型和IEEE 802. 15. 3推荐的路径损耗模型;多径衰落信道模型有:802.11 信道模型、Rayleigh 信道模型、Saleh⁃Valenzuela (S⁃V)信道模型、Δ⁃K信道模型和修正的S⁃V信道模型[8⁃9]。本文主要对修正的S⁃V模型的四种信道进行了研究和仿真。
电玉粉
IEEE信道模型最终决定采用基于簇方式的模型,IEEE对S⁃V模型进行了一些修改:用对数正态分布表示多径增益幅度;用另一个对数正态随机变量表示总多径增益的波动;最后,信道系数采用实变量而非复变量。
IEEE信道模型的信道冲激响应为:
[h(t)=Xl=0Lk=0K(l)αlkδ(t-Tl-τlk)]
式中:[X]为对数正态随机变量,代表信道的幅度增益;[L]为观测到的簇的数目;[K(l)]为第[l]簇内接收到的多径数目;[αlk]为第[l]簇中第[k]条路径的系数;[Tl]为第[l]簇到达的时间;[τlk]为第[l]led镜前灯簇中第[k]条路径的延时。
信道系数[αlk]定义为:
[αlk=plkβlk]
式中:[plk]为以等概率取+1和-1的离散随机变量;[βlk]为第[l]簇中第[k]条路径的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信道系数,表示为:
[βlk=10xlk20]
式中:[xlk]是均值为[μlk],标准差为[σlk]的高斯随机变量,[xlk=μlk+ξl+ζlk],[ξl]和[ζlk]是两个高斯随机变量,分别表示每簇和每个分量的信道系数变化,[σξ]和[σζ]分别表示[ξl]和flag标签抗体[ζlk]的标准差。
簇幅度和簇内每个多径分量的幅度都服从指数衰减的特点,从而得到[μlk]的值:
[μlk=10lnβ002-10TlΓ-10τlkγln10-σ2ξ+σ2ζln1020]
2 信道模型的Matlab仿真
IEEE 802.15.3a工作组给出了四种不同信道环境,见表1。各信道主要对距离和是否是视距进行了研究。
从图1中可以看出CM1与CM2的传输距离相同时,由于CM2在发射极与接收极之间有障碍物,能量衰减严重。CM3与CM1,CM2相比具有更大的时间弥散。CM4薄荷红茶组合发射能量的时间弥散比前面任何一种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