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距离无线传输解决方案

阅读: 评论:0

远距离无线传输解决方案
2017年7月
目录
综述 (1)
1无线传输的分类 (2)
1.1实现远距离无线传输的三种手段 (2)
1.2远距离无线传输系统的发展 (2)
1.3远距离无线传输系统 (3)
2系统设计目标 (4)
3系统总体方案 (5)
3.1系统描述 (5)
3.2系统拓扑图 (5)
3.3系统功能 (5)
4系统组成 (6)
4.1远距离无线传输系统的主要组成包括 (6)
4.2设备 (6)
4.3终端台 (7)自动喷香机
5系统的特点 (8)
6系统技术指标 (9)
综述
主席在引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擘画中,鲜明提出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其主要核心就是要以高度的集中统一铸牢强军之魂,以聚焦备战打赢扭住强军之要。
野外装备保障训练是训练成果转化为保障力和提升我军战斗力和强军的重要途径和保证。加速推进装备保障训练由营区向野外的转变,是新形势下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中的实践要求,也是装备保障能力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的重要环节。因此,推动装备保障野战化训练水平持续是提升部队作战能力的重要手段提升是必要的,这样可以在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具有爆发的突然性、地域不确定性以及火力打击的高精确度与巨大的破坏性等特点打击敌人,这要求装备维修保障要能做到快速高效,为此要形成一种快速反应的修理保障体系。
再次,从近年来几场大的战争,如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的实践很好的证明了现代高技术战争是高度协同的立体战争。既有建制的装备保障力量,又要有上级加强的装备保障力量;提升军队的装备保障力量,可以在既有武器装备、弹药器材供应力量的基础上,提升装备维护抢救抢修力量,提升装备信息化管理等各种手段,从而提升我军的整体战斗能力。
scr-035>数字重阵1 无线传输的分类
1.1 实现远距离无线传输的三种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有多种通信系统,可以实现远距离在非视距条件下实现语音、图像、数据多媒体信息的实时传输。其中,卫星通信系统、个人移动通信系统(以下简称公网)和专用无线多媒体传输系统(以下简称专网),是三种主流传输手段。
三种传输系统的比较
综上所述,三种传输系统各有优劣。在实际应用中,三种系统互为补充,其效果是:
1.2 远距离无线传输系统的发展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外出现了专用无线图传系统,九十年代中期,专用无线图传系统逐步引入国市场,开始在我国的公安、武警、部队等特殊部门广泛应用。
我公司在无线图传系统的基础上又深入研制出双向通讯系统。
双向通信的需求:在应急突发事件现场或者需临时搭建网络现场,除了上传图像和声音之外,有时还需要实现双向语音、图像、数据等多媒体信息的交互。
双向语音:在应急突发事件现场或者需临时搭建网络现场,指挥中心经常需要和现场图像采集人员实现双向语音交流。如果只能上传声音,现场人员需要手持对讲机或手机,不能满足“解放双手”的要求,实际操作非常不便。同时,对讲机和无线图传都是无线通信系统,存在相互干扰的可能。
双向数据:在应急突发事件现场或者需临时搭建网络现场,有时现场工作和指挥人员需要通过双向数据通
道实现文件上传、数据库查询等工作,保证快速准确地判断指挥。
双向图像:在某些应用场合,需要提供双向图像通道,实现事件现场和后方指挥中心之间的视频会议功能。
因此,在现有的无线图传系统基础之上,双向通讯信息传输系统,是各种应用单位最为迫切的需求。可利霉素作用与用途
1.3 远距离无线传输系统
为满足各种部门实现双向多媒体信息传输、多用户同时使用的需求,欣易晨通信信息技术推出了远距离无线传输系统。移动商铺
远距离无线传输系统由分布式(中心站)和移动台(远端站)构成。每一个可以对上百个移动台进行管理,完成移动台的注册、呼叫、注销、带宽分配等管理功能,并实现双向语音、图像、数据等多媒体信息实时传输。在指挥中心,可以通过GIS系统显示所有在线移动台的地理信息。同时,多个可以同频组网,任一移动台可在授权的条件下在不同的间漫游。系统特别适合要求高清晰度视频传输、双向语音和数据交互、移动台数量大、覆盖围大、通信质量有保障的专网应用。
①支持点对多点组网:
采用TDMA(时分多址)组网模式,单支持最多255个远端站,和所有远端站工作在同一个频点。
调浆桶②支持双向多媒体通信:

本文发布于:2023-06-08 17:49: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316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系统   传输   无线   保障   双向   装备   实现   现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