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季节滑子菇袋式栽培技术(5)

阅读: 评论:0

反季节滑子菇袋式栽培技术
滑子菇又名滑菇或珍珠菇,在植物学分类上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丝膜菌科、磷伞属。正季滑子菇生产周期为春季23月制盘(袋)接种,秋季911月出菇管理。本项技术所谓的反季节滑子菇即秋冬季10月下旬—11月下旬制袋,春季封盾4—11月出菇的模式。目前我县反季滑子菇的栽培数量达2500万袋。
一、反季节滑子菇的生活条件
滑子菇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要充分了解滑子菇的生物学特性,并掌握滑子菇对营养、温度、湿度、空气、光照、酸碱度的要求,对栽培与管理有着重要作用。
(一)营养:滑子菇是一种异养型腐生真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完全依靠菌丝体从培养基中摄取碳源、氮源、无机盐类和维生素等作为自己生存的营养物质。在栽培过程中,以陈旧或发酵的软硬阔叶杂木搭配为好,松柏树锯沫用量不可超过10%,因油脂抑制菌丝生长。
(二)温度:菌丝生长温度528℃,适宜温度1520℃,反季栽培时,日平均气温应稳定在58℃时开始生产,温度过高容易污染,不利于菌丝体生长,根据我县气候条件应于10
下旬11月下旬开始栽培,此时平均气温基本稳定。
(三)湿度:滑子菇培养料的水份要求在6065%,含水量过大料的密度随着加大,透气性不好,易酸料感染;含水量小,不利于菌丝生长,菌丝灰白,密度差。出菇期的培养基含水量要达到7075%,空间湿度达到8595%。水份不仅是构成滑子菇自身物质的重要成份,还是新陈代谢吸收营养必不可少的因素。
(四)光照:菌丝生长阶段对光的需求不高,在暗光下菌丝生长正常,但子实体分化和形成期,必须要有一定的散射光,光线不足菇体畸形、柄细长、盖小、肉薄、质差、黄、适度的散射光(在棚内能看清报纸的字为宜)是促使子实体早熟丰产的重要生态条件。
(五)空气:滑子菇或其它菌类一样属于好气性真菌,只有在氧气足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如果棚通风不良,CO2 浓度达到0.1%以上时,对子实体就有抑制作用,不易形成菇盖,品质差。
(六)酸碱度:培养基中要求滑子菇的酸碱度在5.56.5之间。
二、生产设施及用具要求
(一)栽培场地及出菇棚
一个良好的栽培场地是滑子菇正常生长生育的基本条件,反季节栽培滑子菇主要利用温室大棚做培养室和出菇棚。出菇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培养室的环境和出菇棚设置(如:通风、光照等)。因此为满足滑子菇生长发育要求,栽培场所应具备以下条件:⑴保温保湿,不易因受外界气候条件影响而使温度发生剧烈变化;⑵冬暧夏凉,提高发菌成品率,延长出菇期;⑶通风条件好,没有直流风;⑷无直射光,但必须有较强的散射光,能满足子实体生长发育需要;⑸地面不粘、无积水、无秽物;⑹菇房内外清洁,远离污染物,靠近水源。
(二)灭菌设施:采用蒸气锅炉充气的灭菌方式,可用砖垛打底,上面使用钢管焊接的简易灭菌锅。
三、栽培技术
(一)配方:粗木屑40%、细锯沬41%、麦麸18%、石膏1%
(二)拌料:按照配方准确称量各种原料,使用拌料机搅拌,拌料要均匀,含水量达到60
%—65%
(三)装袋:菌袋通常采用18×55cm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采用装袋机装袋每台装袋机只需7人,装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①拌好的料应尽量在alo4小时之内装完,以免放置时间过长培养料发酵变酸;②装好的料袋要求密实、不松软;③装袋时不能蹾,不能摔,不能揉,要轻拿轻放,保护好菌袋;④将装好的料袋逐袋检查,发现破口立即用胶带纸粘上。
(四)灭菌:采用蒸汽锅炉充气式灭菌方法,温度达到100℃保持1820小时,再闷2小时趁热出锅,做到灭菌彻底,每台锅炉适宜灭菌量为3000袋。灭菌时要求做到以下几点:①将装好的菌袋及时入锅,合理的摆放。②灭菌时要做到勤看火及时加煤,勤加水防止干锅,勤看温度防止掉温。③烧火时要做到强攻头、保中间、后彻底。
(五)接种:将灭菌完的袋检查是否破孔后,运到接种室冷却到20℃以下进行无菌接种,接种空间消毒采用气雾盒消毒。接种时要做到①取菌块的手要干净无杂菌;②掰下菌块要掰成锥形体;③取下的菌块要堵实菌穴,并略偏大些为好;④每次要将打孔棒用75%酒精消毒;⑤特别注意接种时间不宜过长,要保持在4蒸汽减压减温装置小时以内,防止杂菌感染。
(六)发菌:发菌期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创造适宜的生活条件,促使菌丝加快萌发,定植、蔓延生长,在5070天之内长满全袋,并有一定程度的转,为出菇打下基础。
培养室条件控制
培养室温度的控制要以袋温来调节,袋温控制在1015℃左右,滑子菇菌丝生长快、健壮。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70%;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充足的氧气;暗光发菌,菌丝洁白,长势旺。菌袋在培养室内呈“井”字形堆放。
管理措施
滑子菇菌丝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每阶段占有的时间,菌落形态与生理特点均有差异,应根据每个时期的特点进行管理。
①菌丝萌发定植期
调节室内温度1015℃为宜,空气相对湿度60%左右,并且结合通风管理。尽量做到恒温养菌,经常检查菌垛,发现有杂菌的菌袋要及时防治。
②菌丝生长蔓延期
菌丝萌发定植后,进入旺盛生长期,调节室内温度15镀铬工艺20℃,加强室内通风管理,发菌期间可根据菌丝生长情况进行刺孔增氧,当菌丝生长缓慢,边缘纤细、颜发黄时可进行刺孔补氧,在菌丝外边缘向里1.5cm处刺68个,孔深11.5cm。如果菌袋装的较松或含水量偏低的可不刺孔。
③发菌成熟期管理
当菌袋发满由白逐渐变成浅黄的菌膜,这表明已达到生理成熟,进入了转后熟阶段,完成转大约需10天左右。菌袋发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是否顺利出菇、产量高低、质量好坏。
(七)出菇管理
菌丝已长满整个培养袋并逐渐转为浅黄,已达到生理成熟可进行出菇管理。用消毒过的小刀割开菌袋两端露出培养基,把菌袋摆成“井”字型,每层23袋,垛高不超过1米。休菌24小时后可进行喷水管理。喷水时要求喷水量不可过大,最好以雾状水为主,每天喷23
遍,增加棚内空气湿度达85%90%,这样管理7天左右可出现菇蕾。出菇后要减少喷水次数,以做到少喷水为原则,调节相对空气湿度80%即可,另外要加强棚内通风,以满足子实体的生长需要。
(九)采收
当菇体成熟时(根据收购标准定)停水及时采收,采收应以不留菇柄在培养料上,不伤菇袋为宜,采完头茬菇后,停水23天,使菇棒上的菌丝恢复、积累养分,使菇袋含水量达到70%,空气相对湿度达85%,加强通风,拉大温差,促使二潮菇形成。
可控硅焊机四、滑子菇病虫害防治
(一)防治原则:常见病虫害防治,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二) 常见病害及防治
1、常见病害:主要有绿木霉、青霉、根霉、红曲霉、黄粘菌胡桃肉状菌等霉菌。
四、滑子菇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常见病虫害防治,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一)常见病害:主要有绿木霉、青霉、根霉、红曲霉、黄粘菌胡桃肉状菌等霉菌。
总的预防措施:(1)切实搞好环境卫生,作好菇棚、地面、工具、器具消毒。(2)严防培养料带菌,必须做到灭菌彻底和无菌条件下接种,接种时必须在低温、无菌条件下进行。发菌时适温培养,最高不超过调漆设备25℃,并加强通风。(3)菌种使用具有旺盛生命力的适龄良种。凡退化种、老化种、杂菌污染种均应淘汰。(4)培养料中,按比例添加麦麸、石膏等营养物,不宜过量。(5)对出现病害的菌袋,不提倡使用农药,可通过温度、湿度及通风来控制,当病害面积超过2/3,并且较严重时,可进行掩埋或发酵后生产草腐菌。
1、绿霉(木霉),几乎危害所有的食用菌。
①侵染症状:菌落初为白,后转为绿或深绿。主要发生在播种以后的菌种块上(尤其麦粒种)和老根上。木腐菌代料栽培中,由于灭菌不彻底和消毒不严格,种块上和料面上均易发生。木霉菌常产生毒素,抑制食用菌菌丝生长。
②发生条件:绿霉适应性广,无处不在。分生孢子靠气流和水滴进行传播。在高温、高湿
和基料偏酸的条件下,很容易萌发和定植。
③防治措施:一是防高温高湿,加强通风换气。二是木腐菌代料栽培时,严格消毒灭菌、无菌操作,提高冷却室的无菌程度;使用优质菌种,增强生物优势和抗逆性;严格控制麸皮,尤其是玉米粉的用量。三是污染点小于2厘米的可将其割开,让污染料在空气中干燥,使绿霉不再扩大。

本文发布于:2023-06-08 08:40: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311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菌丝   滑子菇   条件   生长   灭菌   进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