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蜡染的审美特征及其创新应用

阅读: 评论:0

2021年第&期•53•贵州蜡染的审美特征及其创新应用
穆慧玲,王秀君
(德州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山东德州253023)
摘要:通过研究贵川蜡染的纹样与文化内涵,探讨了贵川蜡染的造型特点与审美特征,分析得出贵川蜡染具有程式化、抽象夸张和通感互渗等特征。从蜡染的形式、材质与技艺等方面进行创新,拓展新的应用领域,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关键词:贵川蜡染;审美特征;创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TS193文献标识码:A
蜡染是中国古老的染细技艺之一,因用蜡作为遮盖物来实现防染而得名。蜡染的基本制作过程是:先将蜡用高温融化,然后用蜡在棉麻织物上绘制图案,绘好图案后再将织物浸入靛蓝染液进行染,染液不能进入涂过蜡的部分,因而形成“留白”,染完之后将蜡煮掉,便形成蓝白相间的美丽花纹%在画蜡和染的过程中,蜡会部分开裂,染液会渗入裂缝,形成自然的冰裂纹,冰裂纹使蜡染图案具有偶然性,形成了独特的染效果,这也是蜡染与其他染细艺术的主要区别。经过上千年的发展,蜡染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征和民族特,兼具实用和审美的双重功能。伴随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许多消费者开始青睐蜡
染,古老的蜡染艺术重返现代人的生活。但是,传统的蜡染艺术毕竟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要,因此,有必要对传统蜡染艺术进行创新并应用于现代时尚生活,从而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1贵州蜡染溯源
贵州蜡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以前,早在《后汉[•西南夷传》中就有相关记载另外,在唐、宋及清代的文献中也有关于蜡染的记载。蜡染除了满足制作者自己的生活需要外,还有大量精美的蜡染制品作为贡赋缴纳给朝廷,可见蜡染在历史上也是备受各民族的青睐。如今,伴随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蜡染技艺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只在部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存在。
收稿日期:2020-10-22
作者简介:穆慧玲(1974-),女,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服饰文化及植物染等方面的研究,E-mail:dzxymhl@163%
文章编号:1673-0356(2021)04-0053-05
2贵州蜡染的题材与文化内涵
贵州蜡染的题材极为广泛,它不仅是环境事物、生活现象的体现,而且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贵
州蜡染的题材主要包括自然纹样和几何纹样两大类囚%自然纹样来源于自然,但又不受自然形象的约束,往往以夸张、变形的手法进行形象塑造。这些经过夸张、变形的纹样,既生动、准确地再现了自然物象的特征,又体现了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几何纹样则有着悠久的历史,大多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并且这些纹样都有着古老的传说和独特的含义,按照当地的民族文化习俗,这类图案纹样是不能随意改动的。
2.1几何纹
贵州蜡染中的几何纹,一般是由点、线、面构成,这些纹样有的是对大自然物象的临摹,有的是经过抽象概括的自然纹样,有的则是来源于图腾崇拜和民族历史。每个单独的几何纹样都有自身的独特含义,这些单独纹样经过组合形成复杂纹样,又会产生整体性的象征意义。首先,几何纹样来源于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在远古的渔猎时代,人类会受到自然中各种不可抗力的威胁,因而,远古先民就产生了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和崇拜。所以,他们就把大自然中的日、月、水和火等描绘在服装上,以此来祈求大自然的护佑%其次,几何纹样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生活的观察和理解。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人们在驯养动物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各种动物并将其形象应用于服装,以此来表达渴望丰衣食足的美好愿望%虽然这些纹样源于真实的生活,但是大多经过高度的概括和凝练,具有抽象化的意象。第三,贵州蜡染中的几何纹样还来源于民族历史和民
•54•2021年第4期
族迁徙。贵苗族人相信其民族的生息发战争迁徙,所以何也有对迁徙'的记缅怀。
2.2龙
龙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信仰。在族文,龙是,龙的形象是固,通常为尖爪利牙、头角峥0形象,而且龙是皇帝的专属,与普通百姓不大。贵龙民特,它是普通大保护神,它责是庇子孙,守村护寨。贵龙纹没有固形,变分,,鱼,还有的像蚕,可以说是十分接地气(图1)。3)%
图2鸟纹
图1龙纹
图3蝴蝶纹
2.3鸟纹
鸟是贵州蜡染中的常见题材,在贵州南部的一些地区,几乎每都会出现鸟纹%在,蜡,鸟的造型极为%鸟纹是由完
鸟,是鸟头与其他动物体形成新,其中最为常是鸟龙纹%鸟源于3个方面:一是与贵州少数民族生自
然条件有关,他们多生活在山林中,林各种鸟类,为其提供了创观形象;二是与苗人爱鸟养鸟的生活习惯,鸟在苗人心中是美丽,苗族人按照鸟的形装扮自己,所以就在大量使用鸟纹;三是与苗人崇,他们至今仍保留着对鸟腾崇拜(图2)。
2.4蝴蝶纹
贵蝴蝶纹也崇一部分,苗人认为蝴蝶是万物,也是美丽和生殖的化身,以尊崇囚,在出频率非常高,是贵州主要分。贵蝴蝶姿态,既有写,又有写变化。蝴蝶独特的寓说,深受人们(图2.5鱼纹
贵鱼纹与汉文化中的鱼纹相比,无论是造型是都不同%在族文,鱼
造型舒展大气,具象写实,鱼各种寓意,例如:“鲤鱼跳龙门”象征高达,“鱼戏莲”象征年%在苗族文,鱼与生殖崇,
视为多子⑷。不不同,鱼造型也与文区别,贵鱼纹大都身体肥硕,腹变形用密密点装饰,恰似满腹鱼籽,传达出生殖崇
2.6植物纹
贵物使用频非常高,每
都能到植物纹。但是,通常情况物是作为辅助出现,一般与动物运用。植物种类多,多为常花卉植物,如梅花、杏花、蕨花、桃花花等,其造型手法也是写写。植物纹虽然是辅助,但在构
体发挥着重要作用。植物纹使加灵活,可随物、删减,使为丰富饱满
2021年第4期•55•
3贵州蜡染的造型特点及审美特征
3.1图案造型以饱满、齐全为美
贵造型上还是从构图上,都以饱满、齐全为美%为了追求完整,动物即使是侧面造型,也要眼为了使动物的形满且完整,要将动物也画出来,例如:在物出肠子,在鱼出鱼骨等%从蜡染体看,也是追求、饱满,通常将各种
在一起,形满、完整、和谐(图4)。
图4以饱满、齐全为美的图案造型
3.2蜡染图案具有程式化征
程式化是贵州蜡染的典型审美特征,通过对比不同贵可以发现,虽然经过了上千年的发变,贵规律没有发生改变,因为这种程造型特在。贵染是在处理还是整体上,都是按照民族或 特程完成%因此,不同民族、支系、地域着明区别%例如:丹寨、榕江、安顺物,各有其固造型模式%在构图形式上,各地也不同%例如:安顺蜡形式多以中心为主,丹寨
形是以上称式或左右对称居多(图5)。
图5程式化的窝妥纹
3.3蜡染图案具抽象夸征
贵源于自然形象,但却不是完全模仿自然,而是对自然形大胆变化,常用的方法就是“无中生有”和“大胆舍弃”%“无中生有”是指为了使形象特点更突出,形观,创作者按照自理做加法设计,例如:为了表叶景象,可以将花朵、花叶、花在一,或是用大花套小花的形表花争
景象。“大胆舍弃”是指为了使加简洁,装饰,对形象做减法%例如:为了表达鸟崇拜,强化鸟量感,将鸟躯处理得强壮肥硕,而舍弃鸟的翅膀;为鸟的灵气,就对鸟的眼部造型、提炼,使其比自然界中鸟的形为独特%经过造型已不再是简单模拟,而是与、真实与虚幻的综合体现,是创造者主观与理高度统一。
3.4蜡染图案具有通感互渗征
通渗是贵最普遍的造型手法%所谓通渗,是指人们凭借,将多种动物、植物、景物在一起,创造出超自然物种的新形象%创造依据主要崇拜、生殖崇崇拜%新形象都是不存在的,是不同物生,具限的变化空间%苗族人头龙、叶龙、鱼龙
是通渗典,通过人与物、
物与植物、物与物之接转换,传达出人与自然、物的密。这种造型方法丰富
与,带给人无限空(图6)%
图6通感互渗的蜡染图案
4贵州蜡染的创新应用
贵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特,在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史上发重要作用。但是,伴随发人们高,已不能满足人要,亟待予以创新,开发新的产满足人要%
4.1蜡染题材与形式的创新
由于历史因,
传统贵州蜡染的题材与形式具
.56.2021年第4期
高度的程特点,这种程很强的%年来,这些程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形成固模式%随着社会的发高科技带来冲击,现代人程乏兴趣,他们更渴望看到新%因此,打破.
限"创新设计是当务之急。在题材的创新方面,可以采用前瞻式,将当科技、文化前沿信息融入蜡染题材,例如:可以将宇宙太空、海底界、微观世界题材,吸人的目光。在形式创新方面,可以采用跨界式屛、油画、、雕塑、陶瓷等领域形,打破传
程限。通过上述多方式,可使古术焕发出新的生机,满足人
求(图7、图8)。
图7蜡染题材的创新
图8蜡染形式的创新
4.2蜡染材料与工具
多以纯为原材料,一,为了丰富材料的种类,可以尝试、麻、皮革及高科技材料,并利用高科技料再造设计,拓展蜡染材料应用领域。在染料方面,彳也主要局限在靛蓝染料,调以蓝白为主。其他植物染虽然也:试,但是彩种类牢度等方存在诸多问题。
拉丝模激光打孔机
物染研发创新,开发出多I植物染料,方便,染牢度高,将会为
创新提供新。在工具方面,彳工具是蜡刀,蜡刀点是量少,,温度不宜控制。因此,可以借经验,对工创新或。例如:术家发明了蜡壶,可以极大
果。,还可以充分利用电脑件来辅助
,可精取,然用打破重法设计出新,这样能提高精确度,增强市。
4.3蜡染工艺与技
工艺与技术是制约产品开发的“瓶颈”。荷兰、英国、印尼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在蜡染产发上功,在于他们有着强大的科技盾,充分利用技术和工艺,使产品精致丽,物价廉,在世界许多地区深迎。因此,注重蜡技术和工创新,不断工技术。工艺与其他技术和工,产生新术,例如:利用数码印花技术获得术果,也可以工艺与刺绣、扎染、高型等工,开发符人需要产品。
4.4蜡染应用领域
主要应用于服装与服饰,在现代社会,可也充分独特术,将其应用为广泛的领域,如室内设计、家纺产品设计、产装设计、首饰设计和广告设计等(图9)。
图9
蜡染应用领域的创新
2021年第&期•57•
5结语
贵州蜡染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在几千的历史发展中满足了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需要。伴随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蜡染逐步退出人们的生活,但是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在今天仍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亟待对传统蜡染的特和内涵进行挖掘,从各个层面进行创新,使其更符合当代人的需要,同时,在创新中不断传承弘扬这一古老的民间技艺%参考文献:
刘咸,陈渭坤.中国植棉史考略中国农史,1987,(1):
服务器硬件监控
40.
陈怡君.论贵州苗族蜡染纹样之图腾崇拜现代装饰(理论),2013,(7):219.
[3)宋利荣.民族民间美术教学资源的调查研究启示一一以丹寨
苗族蜡染巫术文化调查为例大众文艺,2010,(9):205,
田宇.红瑶服饰文化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2
散热模组
曹伟.现代设计对民间艺术的善用与创新[D).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07.
Aesthetic Feature and Innovative Application of Guizhou Batik
MU Hui-ling,WANG Xiu/un
(Institute of Textile and Apparel,Dezhou University,Dezhou253023,China)
Abstract:By studying the subject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Guizhou batik,the modeling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Guizhou batik were discussed.It was concluded that Guizhou batik ha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ylization,abstract exaggeration and synaesthesia. The batik was innovated from the aspects of form,material and skills ,to expand application field,and meet the aesthetic needs of mCdernpeCple.
Key words:Guizhou batik;aesthetic characteristic;innovation;application
(上接第25页)
表2层压织物综合性能
透气性/mm•s-1耐磨性/次
断裂强力/N
钩子程序
经向纬向
840.5104101526.31123.4
撕破强力/N______________剥离强力/N•(2.5cm)T
经向纬向表层与中间层里层与中间昼183.4171.29.1  5.6
文献:
郭琪,郁崇文.车用纺织品材料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山东纺织经济,2012,(2):53—55.
张阳,沈兰萍,王C.阻燃汽车座椅面料的设计与开发上海纺织科技,2016,44(7):43—45.[3)魏冬,薛涛,胡新超,等.汽车阻燃座套面料的设计
与研究合成纤维,2016,45(10):40—43.
杨付霞.保暖性复合织物层压工艺与性能的探讨研究
[D).青岛:青岛大学,2012.
防爆恒温恒湿
王秀燕.舒适性高档亚麻针织产品的开发[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02.
Study on Sizing Technology of Laminated Composite Seat Cover for Vehicle QIANG Sheng】,GUO Yan1,!,CHEN Lin2,ZHANG Bei-bo3,QIAN Xian1,XUE Tao1,CUI Wei-wei1
支撑梁(1.School of Textil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Xi'an710048,China;
2.Shaanxi Textile Science Institute,Xi'an710038,China;
3.Sichuan Textile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Chengdu610072,China)
Abstract:Threekindsoffabricswithdi f erentpropertieswerebondedtogetherbylaminatingcompositetechnology whichmade themhavemanyfunctions Thepropertiesofthefabricunderdi f erentfactorswerestudiedbysinglefactoranalysis The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process was as follows:laminating temperature150°C,the laminating time80s,the laminating pressure 2.0N/cm2,the TPU hot melt adhesive powder30g/m2and20g/m2,the cross linker KH550concentration2%,gluing by slurry point method,and the slurry point distance was4mm.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ew fabric had excellent properties and c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automobile seat cover textiles.
Key words:laminated composite;bonding;performance;car seat cover

本文发布于:2023-06-08 08:14: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311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蜡染   创新   纹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