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变压器练习题含答案

阅读: 评论:0

高中物理:变压器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在ab间接入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T理想变压器,A为理想交流电流表,R为定值电阻,副线圈的中间抽头将副线圈分为两部分。开关S分别接通“1”“2”时,A的示数分别为I1I2,则副线圈两部分的匝数n1n2之比为(  )
A.    B.
C.    D.
2.如图所示,一理想自耦变压器与三个电阻连接,为定值电阻、为滑动变阻器,当原线圈两端接交变电压时(  )
A.仅将向上移动,原线圈中的电流变小
B.仅将向上移动,中的电流变小
C.仅将向上移动,中的电流变小
D.仅将向上移动,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变大
3.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偷拍设备端接电压稳定的交流电源,副线圈接一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均视为理想电表。不计小灯泡电阻的变化,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B.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大
D.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流之比增大
4.如图所示的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所有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原线圈接一发电机。如果发电机内的磁感应强度B变为原来的一半,发电机线圈内阻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电表的读数均变为原来的一半    B.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为原来的一半
C.R消耗的电功率变为原来的八分之一    D.交变电流的频率变为原来的一半
5.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经常用于火警报警装置。如图甲所示是一火警报警器的电路示意图,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副线圈与理想电压表、理想电流表、热敏电阻及报警器P(有内阻)组成闭合电路,流过报警器P的电流超过时就会发出警报声。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变压器原线圈两端交变电压
B.当RT所在处出现火情时,变压器输入功率增大
C.当RT所在处出现火情时,电压表示数增大
D.在时,电流表示数为0
6.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b是原线圈的中心抽头,图中电表均为理想的交流电表,定值电阻R=10Ω,其余电阻均不计。从某时刻开始在原线圈cd两端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1.1V
B.当单刀双掷开关与b连接且在0.01s时,电流表示数为零
C.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时,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变大
D.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时,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变为25Hz
7.某种手机的无线充电原理如图所示。已知发射线圈的两端电压为,电流的频率为,接收线圈的两端电压为。充电时效率大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线充电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
B.接收线圈中电流的频率为
C.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匝数比为
D.充电时接收线圈始终有收缩的趋势
8.光缆接线盒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电压如图甲所示,输出端并联2只相同的小灯泡L羟基氧化钴1metal dome,L2,如图乙所示,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0V,额定功率为10W,电路连接了两只理想电流表A1,A2,导线电阻不计,开始电键S断开,L1恰好正常发光,则(  )
A.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n2=3:1金属净洗剂
B.流过灯L1的电流方向每秒改变5次
C.电键S闭合后,灯L1变暗
D.电键S闭合后,电流A1的读数变大,A1与A2的比值不变
9.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4:1,原线圈与一理想交流电流表串联
后,接入一正弦交流电源(电压的有效值不变);副线圈电路中定值电阻的阻值为5Ω,当电阻箱的阻值为25Ω时,理想电压表示数为5.0V;现将电阻箱的阻值调为5Ω,此时(  )
A.电压表的示数为4.5V
B.电流表的示数为0.6A
C.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2.4W
D.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3.6W
10.2020年9月,中国发布“双碳战略”,计划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电力作为远程输送能量的载体,特高压远距离输送清洁电能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
若保持输送电能总功率、输电距离不变的情况下,从原来的150kV高压输电升级为1350kV的特高压输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A.若输电线不变,则输电线中的电流变为原来的9倍
B.若输电线不变,则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变为原来的

本文发布于:2023-06-07 21:41: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305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理想   变压器   原线圈   电压   副线圈   电流   线圈   所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