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轻断食,吃饱了再减肥,3个月减重10斤(2)

阅读: 评论:0

16+8轻断⾷,吃饱了再减肥,3个⽉减重10⽄(2)
三个⽉来⼀直在不断地尝试、探索、调整饮⾷,寻⼀种合理的、健康的、适合⾃⼰的、能减重⼜能够长期坚持的饮⾷模式。
⼀、计算热量阶段重金属快速检测
,下载了薄荷健康,经历了⼀段计算热量的⽇⼦。
5.21-
6.15,下载了薄荷健康,经历了⼀段计算热量的⽇⼦。
医用手套5.21-
6.15
每顿饭前不厌其烦地称重、计算热量,控制⼀天的总热量。如果当天热量超标,晚上就去加⼤运动量来换取热量余额。
这段经历让⾃⼰开始了解各种⾷物的营养成分,了解⾷物的热量值和GI值(升糖指数)等,让⾃⼰有了
焙烧回转窑
健康饮⾷的意识。
计算热量的⽅法虽然不错,但实在⿇烦,也不可能长期这样做。每天算着吃,享受美⾷的⼼情都⼤打折扣,感觉⼈⽣也少了许多乐趣。
⼆、尝试“千⼈减肥计划”的⾷谱
在这期间,因为单位有些同事参加医院组织的“千⼈减肥计划”,效果⼤多不错,认识的⼏个同事都减了10⽄左右,所以向他们要了⾷谱。
他们的⾷谱是营养师根据每⼈的状况制定的,也是控制每天的热量总量。为了计算⽅便,每顿控制每类⾷物的重量。我执⾏了两天,觉得受不了⽽放弃了。
这个⾷谱的主⾷量太少,⼀天主⾷的总量(熟⾷)在200克左右,早餐四五⼗克,中餐和晚餐都是七⼋⼗克左右,蔬菜量也不太多,相对⾁⾷类⽐较多。
⼀个⼤的⽟⽶可能就把⼀天的主⾷量⽤光了。偏偏我⼜特别爱吃主⾷,感觉每顿都不敢吃,执⾏了两天,就狂想吃馒头、⾯包等主⾷。
过分的克制反⽽会更加饥渴。
这类⾷物平时也并不是⾃⼰爱吃的⾷物,但是因为突然不能多吃了,就变得特别渴望了。所以,许多时候,过分的克制反⽽会更加饥渴。
每个⼈喜欢的⾷物不太⼀样,本⾝不爱吃主⾷的⼈执⾏起来可能⽐较容易,但对我来说实在太困难。
就像你让嗜糖如命的⼈控糖实在太艰难了,你让爱喝饮料的⼈戒饮料也是困难重重,但是对我这种本来就⼏乎不喝咖啡、奶茶、饮料的⼈来说压根
裤衩裙
不值⼀提。
所以,我觉得这个⾷谱完全不适合我,就果断放弃了。
三、只控制8⼩时进⾷时间、不管热量阶段
开始不再计算热量。之后,就是只控制8⼩时的进⾷时间,⾷物种类、⾷物量都不管。
6.16开始不再计算热量。之后,就是只控制8⼩时的进⾷时间,⾷物种类、⾷物量都不管。
6.16
采⽤16+8轻断⾷之后,最开始因为担⼼晚上饿,8⼩时内会吃⽐较多,特别是4点那餐经常会吃很多。⼀⽇三餐,另外上下午中间还会有加餐,就感觉整天在不停地吃东西。
整个轻断⾷期间,体验过2次强烈的饥饿感,都是上长班的时候,从早上到晚。我在⾷堂吃饭,总觉得不耐饿,因为没有家⾥吃的量多。所以从那以后,只要上长班的时候,我都带充⾜的⾷物,宁愿吃不完,也不要少带。
但是,⼜带来另⼀个后果,经常会吃撑。因为吃撑的感觉经常是滞后的,所以等到发现吃撑的时候已经没有办法补救了。经常到晚上睡觉的时候还不舒服,甚⾄到第⼆天早上还觉得腹胀。
刚开始执⾏轻断⾷的时候,只要控制好时间,以保证⾃⼰不挨饿为原则。忍饥挨饿就会导致即使如此,我也是宁愿吃撑,也不愿挨饿。所以刚开始执⾏轻断⾷的时候,只要控制好时间,以保证⾃⼰不挨饿为原则。
下⼀顿暴⾷,或者晚上坚持不下去⼜开始⼤吃⼤喝,那就是前功尽弃。
努⼒做到吃饱⽽不吃撑,准⾃⼰的⾷量。
后来就再也没有过挨饿的经历了,然后慢慢调整,努⼒做到吃饱⽽不吃撑,准⾃⼰的⾷量。
四、早上、中午多吃,晚上少吃,减重效果好
⼀天只要管住晚上⼀顿就容易多了。
早上、中午尽量多吃,晚上少吃,体重就减得⽐较快。既不会饥饿也不会吃撑,⽽且⼀天只要管住晚上⼀顿就容易多了
慢慢地,发现早上、中午尽量多吃,晚上少吃,体重就减得⽐较快
现在晚上很少吃⽶、⾯类的主⾷,主要是⽜奶泡麦⽚、⽟⽶、红薯、鸡蛋、黄⽠、番茄、⽔果及熟的蔬菜等。
早上、中午都正常吃,尽量多吃点。尽量保证营养均衡,每天保证⾁类、蛋类、蔬菜、⽔果、主⾷等都吃。
早上、中午都正常吃,尽量多吃点。尽量保证营养均衡,
螺钉输送机主⾷多加⼊粗粮,现在家⾥很少吃纯⽩⽶、⽩⾯。煮饭都加⼊了各种⽶、⾖⼦、花⽣等,⾖⼦头天晚上泡好。
⾯⾷也都加⼊了部分全麦粉、⽟⽶粉、⿊⾖粉等等,当然粗粮不能加太多,否则⼝感太粗糙。我⼀般⽤400克⾯粉,加100克粗粮这种⽐例。发现加⼊粗粮后,的确更耐饿,吃的分量也明显减少了。证件识别
多吃蔬菜,少吃⾼糖分的⽔果。
另外,每天吃的⾷物种类尽可能更多更全,让营养更加全⾯均衡。
(未完待续。)

本文发布于:2023-05-30 13:25: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198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热量   时候   计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