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油田开发进入特高含水期,孤岛采油厂抽油井腐蚀偏磨现象越来越严重。本文从综合含水的影响、腐蚀因素的影响、井身结构及杆管失稳因素,生产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扶正技术、旋转技术、加重技术,油管锚定技术等针对性治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 关键词:抽油井偏磨 因素分析 偏磨防治
0 引言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特高含水期,目前孤岛油田存在较严重的抽油井偏磨现象,抽油井生产周期短、偏磨躺井频繁。针对偏磨严重的现状,探索了抽油井防偏磨配套技术。根据偏磨机理,在继续应用常规扶正类技术模式的基础上,发展了支撑扶正类和抗磨油管类技术模式,并与油管在线检测及陀螺测斜等防偏磨辅助技术相结合,形成了油井防偏磨配套技术。
1 抽油井腐蚀偏磨原因分析
1.1 综合含水的影响
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产出液综合含水率不断上升,偏磨井逐年增加。2009二期恒载
年到2011年偏磨井数增加了170口,具体一口油井来说,当产出液含水大于74%时产出液换相,由油包水转换为水包油型。此时产出水直接接触杆管表面,油管内壁和抽油杆的摩擦由于失去了原油的润滑作用,导致磨损速度加快。 1.2 腐蚀因素的影响3d涂鸦笔
随着油田开发含水的升高,产出水直接与管杆表面接触,因产出水中含有采摘网H CO-、CL-、K+、Na+、Ca2+等腐蚀性离子和细菌产物。
因此腐蚀性磨损必然会发生。腐蚀条件下的磨损比单纯的机械磨损更为严重。孤岛油田产出液具有矿化度较高、腐蚀速率高的特点,其中矿化度为10196mg4,CL-含量7831mg4, PH值呈弱酸性,腐蚀速率在0.51mm/a。杆管腐蚀明显的单元主要有河10、河68、河146等断块。
震动报警器
1.3 井身结构及杆管失稳因素
(1)斜井随着钻井技术的发展和油田开发的需要,定向斜井不断增多。这些井的井身轨迹
由于本身就为一条斜线,使得抽油杆在这种斜井的往复运动过程中必然会与油管产生接触,从而造成摩擦磨损。统计2011年出现偏磨情况的189口井中,斜井43叉车称重口,侧钻井16口,直井拉紧装置130口。斜井中泵挂处于造斜点以下,即管杆处于斜井段的43口井,占总偏磨井数的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