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1-01-24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重点项目(KJ2019A0892);安徽省高校优秀拔尖人才培育资助项目(gxgnfx2019071);安徽三联学院科研基金重点课题(KJZD2020004)
作者简介:牛海侠(1979—),女,山东荷泽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铝合金成形技术、材料加工工程。
7075高强铝合金热挤压态加热过程中的
牛海侠,郭保永,张 琼,吴建美
(安徽三联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运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通过极图(PF)、反极图(IPF)和取向分布函数(ODF)图等分析手段,研究分析了热挤压态7075高强铝合金试样加热过程中微观组织和织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热挤压态7075铝合金在480℃开始发生再结晶,初始态的晶向指数为[1 01],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再结晶的速度不断增大。到580℃,再结晶过程结束,原始的纤维状组织完全生成半固态等轴晶粒。在升温过程中,微观组织中织构的强度逐渐降低,织构种类增多。 关键词:7075铝合金;再结晶;织构;EBSD分析
中图分类号:TG1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90X(2021)05-0005-05DOI:10.19576/j.issn.2096-790X.2021.05.002
MicrostructureandTextureAnalysisof7075HighStrengthAluminum
AlloyduringHotExtrusionHeatingProcess
3d蓝光播放器NiuHaixia,GuoBaoyong,ZhangQiong,WuJianmei
(AnhuiSanlianUniversity,SchoolofMechanicalEngineering,HefeiCity,AnhuiProvince230601)
齿轮齿条转向器Abstract:Inthispaper,theelectronbackscatterd
锌溴电池
iffraction(EBSD)techniquewasusedtostudyandanalyzethechangesofmicrostructureandtextureof7075high-strengthaluminumalloyspecimenduringtheheatingprocessbymeansofpolediagram(PF,reversepolediagram(IPF)andorientationdistributionfunction(ODF)dia gram.Theresultsshowthattherecrystallizationofhot-extruded7075aluminumalloybeganat480℃,andtheo rientationindexoftheinitialstatewas[101].Astheheatingtemperatureincreases,therateofrecrystallizationcontinuedtoincrease.At580℃,therecrystallizationprocesswascompleted,andtheoriginalfibrousmicrostruc tureformedsemi-solidequiaxedgrainscompletely.Duringtheheatingprocess,theintensityoftextureinthemi crostructuredecreasedgradually,andthetypesoftextureincreased.
Keywords:7075aluminumalloy;recrystallization;texture;EBSDanalysis
0 引言
铝合金的半固态成形中,制备出等轴状晶粒的半固态坯料是最关键的一步。目前,常用的制坯方法有:机械搅拌法、电磁搅拌法、应变诱导熔化激活 法和再结晶部分重熔法[1]
。机械搅拌法能产生很
大的切变速率,但在搅拌中容易卷入气体,在搅拌不
到的区域晶粒尺寸不均匀。电磁搅拌法强化搅拌浆
料效果,微观组织为近似球形的等轴晶粒[2]
,属于
非接触性搅拌,过程易于控制,污染小,但设备结构复杂,耗能巨大,成本高。应变诱导熔化激活法
(SI
MA)[3]
直接采用金属铸坯制成半固态坯料,工艺工
球头挂环程简单,坯料不受污染,无需专用设备,且坯料中晶粒球化效果好,组织分布均匀,但效率较低。再结晶
第23卷 第5期
Vol.23 No.5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JOURNALOFHUANGHES&TCOLLEGE
2021年5月
May2021
部分重熔法(RAP)与SIMA法类似,是在低于再结晶温度对铸态坯料进行塑性变形,晶粒的细化效果和微观组织不够理想。
7075属于高强度超硬铝合金,其强度值为500~700MPa,可通过热处理强化,屈强比和比强度高,是飞机结构件的主要材料。经过热挤压,7075铝合金内部产生了较大的塑性变形,足够的塑性变形量使棒料储存较大的应变能,在升温过程中能制
得球化效果较好的晶粒。H.J.Bunge[4]
指出,材料
中织构的分布状态影响了其性能的2
0%~50%。因此,掌握半固态坯料在加热过程中的微观组织变化及织构的分布情况,研究半固态制坯中微观组织的演变机理,对于制备性能优良的坯料非常重要。本文以热挤压态7075铝合金为对象,探究坯料在加热过程中的再结晶规律及织构演化规律。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实验所用材料是在400℃以下以9 1挤压而成的Φ150mm的棒料,利用PW4400光谱仪分析材料的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
将棒料沿挤压方向切成若干个5mm×10mm
×12mm的试样,放入箱式电阻炉从室温开始加热,达到240℃、280℃、320℃、360℃、400℃、440℃、480℃、500℃、520℃、540℃、560℃和580℃时,分别将试样取出淬火,以保留加热后的组织状态。将淬火后的试样水磨、金相抛光后用电解抛光设备制作EDSB试样,进行微观组织分析。
表1 7075铝合金热挤压棒料化学成分表
%Zn
Mg
Fe
Cu
Cr
Si
Mn
Al
6.02.3
0.031.560.170.260.27余量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坯料加热过程中的再结晶
图1为再结晶前后坯料的微观组织。图1(a)为棒料的初始组织。可看出,沿挤压方向,微观组织呈纤维状。在加热过程中,纤维状组织逐渐发生变化,出现了再结晶组织,图1(b)中的亮点所示。再结晶过程是固态金属中大角度晶界的产生和迁移过程,其驱动力是位错能的降低。温度上升到540℃时,图中亮点较多,明显看到再结晶晶粒,说明此时
再结晶已经进行。
图1 再结晶前后试样的微观组织
为了更加精确地分析加热过程中坯料的再结晶情况,选取480℃、540℃、560℃和580℃下的4个试样进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检测。得到试样在不同温度下晶粒取向散布图(GrainOrientationSpread,GOS),如图2所示,红代表变形组织,
蓝代表再结晶后的晶粒,黄表示亚晶组织。图2(1)中大部分呈现红,仅有少量黄,几乎没有蓝。由此可知,480℃时坯料的显微组织仍然保持着纤维状形态,此时仅有极少晶粒发生再结晶转变成亚晶组织。图2(b)中蓝区域有所增加,可知,
540℃时,部分纤维状组织发生了合并粗化,部分晶粒发生再结晶逐渐形成细小的晶粒。图2(c)中蓝区域占绝大部分,仅余少量黄和红区域,说明560℃时绝大部分晶粒已经发生了再结晶,只有少部分晶粒是仍为变形组织;图2(d)几乎全部为蓝,说明580℃时,几乎所有晶粒均已发生再结晶转变成等轴晶。整体可知,坯料微观组织在480℃时已经开始再结晶,只是进展较为缓慢,直到540℃时,再结晶进程明显加快。加热温度越高,晶粒的再结晶获得的能量越多,促进了再结晶的进程。
6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电机支架
图2 不同温度下淬火后的晶粒取向散布图(GOS)
2.2 坯料加热过程中的织构变化
图3为不同温度下淬火后的反极图(IPF)。坯料中绝大部分晶粒取向一致的现象称为织构,即晶
粒的择优取向。研究加热过程中晶粒的织构变化对于把握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意义重大。由于受到挤压力的作用,棒料中的晶粒沿挤压方向变形,最终成纤维状,晶粒的取向基本一致,晶向指数为[101],
如图3
(a),480℃时坯料的微观组织仍为初始挤压态。温度升高,晶粒取向逐渐变成无序状态,如图3(b)、(c)、(d)。说明初始纤维状组织开始发生再结晶而生成等轴状晶粒,晶粒取向发生变化。到580℃时,几乎全部晶粒都是等轴晶,原始组织完全发生了再结晶,晶粒的取向为随机分布状态,再结晶进程较为彻底,
从而制得所需的半固态坯料。
图3 坯料在不同温度下淬火后的反极图(IPF) 图4为试样分别在480℃、540℃、560℃、580℃
时{100}、{110}和{111}面上的极图(PF),采用等高线表达了织构分布和强弱情况。由图可知,在温度低于5
80℃时,织构强度最大的面为{111},强度最小的面为{110}。580℃时,{100}面成为织构强度最大的面,但在该面上强度峰值分散,处于峰值的区域数量增加,这说明即使发生了再结晶,晶粒
仍存在择优取向(织构),但织构的强度峰值分布较为分散。由图4还可看出随着坯料温度上升,试样
中{
111}晶面上织构的强度逐渐降低,峰值由480℃时的15.331降低到580℃时的4.934。由此可知,加热温度越高,晶粒再结晶能完全转为等轴
晶,但仍然存在织构,其强度值较低。7
牛海侠,等:7075高强铝合金热挤压态加热过程中的微观组织及织构分析
图4 不同坯料温度下的极图(PF)
图5是7075铝合金加热过程中的恒φ2的ODF图截面图。在ODF图中金属的取向一般集中分布,且取向线越密集(图中颜越深)其密度越大[5]。图5(a)和(b)中取向线比较密集,坯料中的织构密度较大,强度值也较大,最大值分别为23.753和21.579。主要的织构类型是R型{124}<211>织构和Copper型{011}<211>织构,R型织构含量较多,可知热挤压态7075铝合金中微观组织主要为变形织构R型织构。
当升温至560℃时,织构强度下降为12.358。主要是因为此时再结晶进程加快,形成较多的等轴晶,取向线逐渐稀疏,晶粒取向呈现随机分布状,其强度值也降低。此时新增了旋转立方型{011}<110>织构。当温度上升到580℃时,晶粒完全再结
8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晶,图5(d)中存在着多种织构类型,主要有旋转立
方型织构、R型织构、Copper型织构和Goss型织构,
强度峰值为1
1.698。半固态坯料加热过程中,晶粒发生再结晶,再结晶的晶粒中仍然存在多种织构类
型,
但其强度降低。
图5 坯料加热过程中取向分布函数(ODF)图3 结论(1)480℃时,发生再结晶的晶粒数量较少,再结晶的进展速度比较缓慢。到580℃时,再结晶进程进展较为彻底,几乎所有晶粒都通过再结晶生成等轴晶。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再结晶的发展。(2)480℃时,大部分的晶粒晶向指数为[101],随着温度的上升,晶粒取向杂乱无章。580℃时,晶粒的取向随机,热挤压态的原始变形组织完全再结晶生产等轴晶粒。
(3)温度较低时,织构强度峰值所在的面为cap3
{111},强度最小的为{110}面。580℃时,织构
强度峰值面为{100}面,晶粒再结晶后存在择优取向,但其强度峰值分布较为分散。(4)经过加热处理,坯料的织构发生变化,完全
再结晶后,存在多种织构共存,主要有旋转立方型织构、R型织构、Copper型织构和Goss型织构,但强度
峰值由23.753降为11.698。参考文献:
[1]刘政,许鹤君.电磁搅拌时间对半固态A356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J].特种铸造及有合金,2012,32
(9):828-832.[2]陈振华.镁合金(精)[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CHAYONGS,ATKINSONHV,KAPRANOSP.Thixoforming7075aluminiumalloys[J].MaterialsScience&
EngineeringA,2005,390(1/2):3-12.[4]YINA,YANGQ,HEF,etal.Texturalthrough-thicknessinhomogeneityofinterstitial-freesteelanditsinflu
enceonplasticanisotropyprediction[J].MaterialsTransactions,2014,55(12):1847-1851.[5]杨平.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9
牛海侠,等:7075高强铝合金热挤压态加热过程中的微观组织及织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