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古镇的龙灯胜会

阅读: 评论:0

河上古镇的龙灯胜会
作者:吕洪年
来源:《杭州·生活品质版》 2013年第4期
    河上镇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南部,古称长山乡。因五代时位于里谢村的广福寺寺产自给有余,和尚便将豆腐、果蔬等运至永兴河之畔开店贸易兼施舍众生,故名“和尚店”,后称“河上店”,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四周山叠翠、清流蜿蜒,民风淳朴,温文尔雅。
    每年春节期间,特别是元宵节前后,河上镇的十几个村庄都会自发扎制龙灯、马灯、高照、高跷等民间工艺品,在集会、商贸的同时遍游村道、集市、祠堂。村民采取本地出产的木、竹、绸、纸等素材亲手制作灯具参与胜会,灯会期间家家户户摆香案、备供品、焚纸钱、放爆竹迎祭神龙,众参与性很强。
    河上龙灯胜会自五代末开始接受宫廷艺术熏陶,承载着历史事件、民间传说等宝贵信息,《嘉泰会稽志》、《侯鲭录》等宋代以降的历代文献多有相关记载。
热镀锌线槽    河上龙灯胜会覆盖面积广,镇内各村都有自己的专长和特。老龙、二龙、三龙、青龙、黄须龙、红去污水
须龙、带子龙、马灯舞、背马纸罗伞、走高跷、背炉子、背搁、十八般兵器,在以往的时空里曾经各显精彩,名冠东南。时至今日,除溪头村老龙外,其他种种大都处于濒危的边缘,改革开放以后陆续有所复兴。
    溪头村老龙造型独特,具有很高的工艺美术价值。龙面如佛,雍容华贵、慈祥天真,老百姓亲切地称之为“龙头菩萨”,龙灯胜会与周边地区以龙为内容的其它各式活动截然不同,可谓无偶有独。龙段多达100来节,需200多人参与起舞,场面极其盛大。开光盛典和绞龙浆万众云集,情沸腾,尽显盛世繁华。舞龙阵式精妙丰富,匠心独具,令人叹为观止。
    河上龙灯胜会历经起源、发展、整合、繁盛、式微、重振的演变历史,至今尚存老龙一支凭藉强劲的生命力革故鼎新,以鲜活的生存发展态势传承民族精神、展示时代风貌,实乃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名列第三批省级非遗名录。ee22
    河上龙灯胜会为期5天,此制与钱王(弘俶)“纳土归宋”有关。北宋赵令畤(1051-1134年)《侯鲭录》卷四云:“京师元夕放灯三夜,钱氏纳土进钱买两夜,今十七、十八夜灯,因钱氏而添之。”萧山长山乡(今河上、楼塔)人张亮曾任吴越国刑部尚书,其子张夏以父荫被授郎官,后以工部郎中任两浙转运使,主理浙江海塘整修,以石砌钱塘江塘堤,死后被追封宁江侯、护堤侯等。张氏父子省亲将宫廷灯节礼仪带回家乡,民间延续至今。
红外线测高仪
    河上龙灯胜会中的溪头老龙世称北龙(黄龙),以“泾河老龙”(也有称“金鳌老龙”的)为原形。传说泾河老龙被魏征斩为五截,索命唐王无果,追至天廷,玉帝准其复活,一日复原一截,五日始成,故灯期为5天。电机线圈绕线机
    河上龙灯胜会的马灯舞与传说中的“泥马渡康王”有关,马灯舞中那匹白马,即是康王赵构坐骑。
发泡技术    明末清初,传统民间文化艺术走向繁荣,走高跷、背炉子、背搁、十八般兵器等民间艺术也相继传入河上,成为“迎神赛会”的表演节目,至今也有300多年了。
    河上龙灯胜会内容丰富、雍容华贵、法度严谨。基本内容包括开光大典、出灯、闹元宵、化灯四大部分。
    开光大典早先在正月十三举行,时下,为照顾外出务工人员计,提前至正月初五。是日上午,溪头村操场上彩旗招展、人头攒动。舞台上,龙头连着龙尾和一截龙段端置台口,台下摆设香案、蜡烛。“宝马”列队、“高照”林立。村民自发组织的秧歌队、腰鼓队和铜管乐队纵情展演。
    “抢水队”一早去钱塘江、富春江、浦阳江汇合的“三江口”取来开光圣水。时辰到了,场上开始鸣炮、奏乐、上香、叩拜、致辞,龙灯胜会掌门人手持大把毛笔,蘸上圣水为老龙点睛开光,龙身彩灯一齐点亮。刹那间,龙眼大开、龙光绽放,情欢腾,观众纷纷上前抢取启慧的“开光笔”,场面十分热闹。
    出灯。龙头从舞台上抬下来,接上99段龙身和龙尾,长度在200米左右,气宇轩昂、精神抖擞。接龙成功即可出灯。
    出灯时锣鼓齐鸣,“高照”在前,“宝马”随行。彩旗方阵红绸舞队、腰鼓队、铜管乐队、大锣大鼓队,以及“河上龙灯胜会”的牌,前后排列。有“龙珠”在板龙前迎风旋转,掌门人提着河上龙灯胜会的指挥灯笼为板龙带路。此时,出灯队伍两边已是人山人海,大街小巷被挤得水泄不通。在舞龙队经过的街巷,村民在自家门前摆出方桌,设供品、点香烛迎接神龙,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夹道迎接的民众都会向龙头顶礼膜拜。
    闹元宵活动有四大内容:一是村民自发组织的腰鼓队、红绸舞登场亮相;二是大旗“高照”献技,多乘高照各显神通;三是宝马、生肖灯表演,高大的宝马活脱脱似骏马奔驰,生肖灯则送福人间;四是神龙起舞,这是最精彩的章节,和着粗犷的锣鼓节奏,“神龙抢珠”、“元宝抽心”、“柴爿扣”、“反柴爿扣”、“跑马阵”、“梅花阵”、“四方阵”、“三角阵”、“风炉栅子”等精彩的龙舞阵式,变幻莫测,使人目不暇接。
    化灯,象征老龙上天。正月十七子夜一过,“泾河老龙”五天“还原身”期限已到,该回归大海。人们在溪头沙滩上摆起了香案,舞龙人将龙头、龙身和宝马在这里集中焚化。人们总会从板龙身上扯一些鳞片或者饰品带回家去,家里养蚕一定很顺遂, 蚕茧产量也高, 叫“扯蚕花”。礼花再次绽放,鞭炮又一次齐鸣,鼓乐声震天动地。板龙在大火中化为灰烬,元宵节也便拉下帷幕。
    龙灯胜会与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对老百姓而言,能够有效地滋养心灵和调节心态,发扬光大这个民俗习惯,有利于弘扬时代精神,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龙灯胜会具备很强的合作性、娱乐性和交谊性,老百姓通过参加和观赏灯会增强团队精神,重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型人际关系。活动能够凝聚人心,尤其是外出务工者每年必定在此期间回乡赴盛。龙灯胜会保留、展现和传承民间手工艺术,有利于保护濒危的独门绝技。开展和保护这项民俗活动有利于老百姓强身健体、科学养身。

本文发布于:2023-05-29 19:52: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190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龙灯   胜会   开光   腰鼓队   村民   艺术   有利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